天天看點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她從不說自己的真實年齡,也從不告訴别人自己的名字。

當你遊走在90年代日本橫濱大街上,就會看到一位特殊的老人,胳膊上套着純白色的蕾絲手套,身上穿着複古的蕾絲紗裙。

臉上常年塗抹着厚厚的白色粉妝,烏黑濃郁的眼影,嘴唇上塗抹着鮮豔的口紅,站在不遠處就能聞到從她身上發出的香氣。

人們見到她都感到無比的好奇,而周圍的人卻對她避之不及,用充滿鄙視的目光看待她。

她被人們稱為“瑪麗小姐”,是個妓女。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周圍的人對瑪麗的印象并不太好,一個快要年過古稀的老人,卻穿着年輕人的服裝,臉上濃重的化妝打扮得像皇後一樣高貴,讓人覺得怪異和誇張。

在人們千萬種不了解的目光下,瑪麗卻絲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她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

雖然瑪麗已經有七十多歲,隻能佝偻着身子走路,幾乎不可能賺到錢了,但老闆一直沒有把她趕走,還給了她一個專屬的休息地方,就是大樓大廳的一把長椅。

瑪麗心裡很明白,這份工作已經做了60年之久,自己早就拉不到客人了。盡管如此,她始終不願意離開這裡,也許有她自己的想法或者其他原因。

瑪麗自己坦言:“如果說我是一個妓女,那麼我永遠是一個妓女。作為一個妓女的本分,我會一直做下去。”

在人們的眼裡瑪麗是一個不知羞恥的人,但做過她生意的人都知道,瑪麗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女人。瑪麗對客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什麼都可以給你,但是你不能吻我。”

瑪麗有一個漂亮的名字,叫“西岡雪子”。雪子也曾年輕過,也有過青春年華,隻有認識她的人才明白,其實她是在這裡等她的夫妻,希望有朝一日能與夫妻重逢,并一眼就把他認出來。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失足之恨

瑪麗出生顯貴,家庭條件優越,父母為了培養她,還專門請人教她彈琴和畫畫,值得一提的,還是瑪麗說着一口流利的英語。高貴的出身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瑪麗在同齡人當中顯得與衆不同,由内而外散發着驕傲的氣息。

在瑪麗24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打破了一切美好的生活。父親因為戰亂死在了戰場上,母親也傷心過度染上了疾病,不久後離世。

不僅瑪麗的家庭因戰亂遭到迫害,還給無數家庭帶來家破人亡的傷害,由戰争引起的悲催,人們也沒有能力阻止,那個年代正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瑪麗的家庭垮了,弟弟為了争奪家産,狠心地把她趕走。冷酷的家庭變故已經讓瑪麗十分痛苦,由于日本女子地位本來就低,在弟弟的巧言令色下,瑪麗不得不出門尋找工作求生。

無論何時何地,男子總是比女子找工作容易得多。一開始,瑪麗找了不少地方,都是空歡喜而回。在她漸漸喪失心情時,街上的一則廣告讓她眼前一亮,尤其是“包吃住,高收入”幾個字眼,牢牢地吸引了她。廣告的内容是,涉外俱樂部招聘女服務員。

政府官方的背景加上豐厚的待遇,十分誘人,喪失冷靜的瑪麗很快找到該負責人并簽約報了名,讓她沒想到的是,這一去日後就再也沒有能力爬出來。

由于瑪麗多才多藝,很快經過了考核。他們先給瑪麗化好了妝,穿上了豔麗的服裝,同時還給這些應聘者們取了個特殊的名字,叫“慰安婦”,讓她們在房間裡靜靜等待。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沒想到等來的都是美國大兵,瑪麗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被騙了。瑪麗以及這些被騙來的婦女們沒日沒夜地被蹂躏着,漸漸地成為了美國大兵的洩欲工具。這些婦女想跑又跑不掉,想哭又哭不出來,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乖乖地妥協。

既然是打着政府的招牌,為何要騙來這些婦女去伺候那些美國大兵呢,其原因說來既荒唐又可笑。

當時,日本戰敗後企圖向美軍靠攏,隻好把目光集中在美軍身上,最後決定讓美軍進駐日本。日本想利用這些婦女的貞潔,去讨好那些美國大兵。

美軍剛進駐日本時,經常如狼似虎的任意妄為,遊走在日本的街頭巷尾,暴力以及強搶民女的事情時有發生,日本政府得知後,無奈下隻好修建了一個公共場所“慰安所”,再找來一些婦女專門服侍美軍。

這樣一來,不僅客觀上遏制了美軍肆意遊蕩和殘暴的作風,也讓大多數婦女避免遭受美軍的侵害。

慰安婦們在慰安所裡每天過着狼狽不堪的日子,這些美國大兵就像洪水野獸般地蹂躏着她們,為了自己舒服快樂,從不采取安全避孕措施。

然而,這種糜爛的生活注定不會長久,長期不注意衛生和不檢點的生活,最終讓他們自食惡果,沒過多久,花柳病很快就從慰安所裡傳了出來。

為了控制這種疾病的産生,且有力地切斷這種疾病的傳播性,日本政府關閉了所有的慰安場所。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表面上,日本政府宣稱,慰安婦們的收入不菲,足夠支配她們下半生的生活和消費。實際上,這些慰安婦們得到的卻是微乎其微,連下個月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嘴上所說的高薪基本已經被扣除掉。

愛情的印記

慰安所關閉後,慰安婦們就像垃圾一樣被無情地丢掉。她們雖然恢複了自由,但也讓她們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擊,對她們而言,這種恥辱終身難以抹掉。若要恢複正常人的生活,幾乎是難上加難的事情,注定會受到各種歧視的目光。

包括瑪麗在内的婦女們,想要重新回到生活的軌道,就必須學會生存的技能。瑪麗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為了生活,她選擇了關西的一家風月場所,做起了拉客的生意。

雖然瑪麗再度陷入紅塵,萬念俱焚的她早已心如死灰,唯獨值得她撐下去的是不得不讓已經麻木的軀體繼續活下去。當别人和她攀談時,瑪麗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的人生早就已經死了”。

對生活失去信心的瑪麗,給人的印象很獨特,她經常穿着複古的蕾絲紗裙,拿着白色的雨傘,舉止十分優雅。多數人總是故意擺弄出風韻的姿态,相比之下,瑪麗更顯得千嬌百媚,客人們會更願意做她的生意。

在瑪麗的巅峰時期,客人們會排着長隊等她來挑選,也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稱她為“皇後陛下”。對于一個妓女來說,無非是最風光的時候,并且一直有客人聞聽她的稱号後慕名而來,也經常遭到其他妓女們的嫉妒和眼紅。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盡管如此,瑪麗卻很久都沒有真正地笑過。也許會有很多妓女追求這種榮譽,但在失去靈魂的瑪麗眼裡一切都顯得那麼暗淡無光,甚至已經沒有了生活的目标。

直到有一天,一位美國軍官的出現,讓瑪麗内心裡一潭平靜的死水重新蕩起了波瀾,充滿色彩地重新振作了起來。

從來沒有客人在意過瑪麗的感受,而這位美國軍官卻把她當成朋友一樣無話不談,不僅沒有歧視她,反而顯露出來的卻是真誠。多年來,瑪麗從沒有過這種感覺,她對眼前這個人動了真情。

美國軍官沒有嫌棄瑪麗的身份,時常會來找她,沒過多久,他們就相愛了。這是瑪麗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也是最難忘的一段姻緣,從此,在她心裡就再也裝不下别人。

然而,這份愛情停留得卻很短暫,不久後,美國軍官接到指令,被召喚回國,這對戀人在橫濱街頭的一切過往,隻能封存在對方的記憶裡。

得知他要走以後,瑪麗流下了眼淚。臨别時,美國軍官拿給她一枚翡翠戒指,并告訴瑪麗這是定情信物,等辦完了事情,就會回來娶她。

二人在碼頭擁吻良久,美國軍官遲遲舍不得瑪麗,随着汽笛聲連連響起,隻好匆匆上船。當輪船開動的那一刻,瑪麗瞬間被淚水浸濕了眼眶,目送輪船直至消失不見,嘴角還不時念叨着:“我等你”。

美國軍官永遠住進了瑪麗的心裡,瑪麗再也沒讓任何男人吻過她的嘴。這個約定成了瑪麗的精神支配,但讓瑪麗沒想到的是,這個約定竟讓她苦苦堅守了半生。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容顔老去

自從碼頭分别後,瑪麗就一直留在橫濱,再也沒離開過。随着容顔漸漸老去,五十幾歲的瑪麗已經不再受人歡迎,但她依然穿着那套奇異的裝束,保持着高貴和典雅的氣質。

盡管周圍的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她,對她避之不及,但她不會主動與别人聊天,也不會輕易接受别人的施舍。

有一次,瑪麗走進了常去的發廊,老闆娘用懇求的語氣,勸瑪麗以後不要再來了,理由是其他客人不願與她使用同一套理發工具。瑪麗感到很費解,理完發便一聲不響地離開了。

當瑪麗經過咖啡店時,咖啡店的老闆娘偶爾會透過玻璃向瑪麗招手,請瑪麗進來坐坐,瑪麗也明白她的意思,但還是把頭扭了回去,繼續往前走。

因為咖啡店裡的客人也嫌棄她,隻是老闆娘看她可憐而已,還特意為她準備了一個專用的咖啡杯,而瑪麗不肯進去的原因,則是不想連累對她心存善意的人。

瑪麗走過商店門前,在窗外深情地看着一瓶香水,久久不肯離開,似乎就像看到了戀愛一樣。雖然她把感情隐藏得很深,但從外表上看來,依然是那麼的孤傲而清冷。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再遇知己

當瑪麗已經接近晚年的時候,70歲的瑪麗又結識了一位叫“元次郎”的年輕人,但這位年輕人和瑪麗并不是想象的那種關系,而是在瑪麗身上看到了自己母親的縮影。

在元次郎小的時候,得知母親是一名娼妓時,十分痛恨母親的工作,也是以與母親鬧得不可開交,直到母親離世後,元次郎依然對母親存有芥蒂。

後來元次郎為了生活,走上了母親的舊路,做了一名男性娼妓,才明白當年母親所做的一切,其實是被生活所迫,多是為了别讓兒子受委屈罷了。

元次郎很珍惜與瑪麗的這份友誼,一直把她當做親生母親看待。元次郎會在瑪麗面前為她唱歌,敞開心扉陪她聊天,像親兒子一樣孝順瑪麗。

瑪麗的事情被傳開以後,有導演特邀她拍攝紀錄片,瑪麗并沒有拒絕,此後瑪麗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1995年,一場紛飛的大雪過後,瑪麗卻突然消失了蹤影。在橫濱街頭再也看不到這位老太太,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街道附近的人隻覺得好像比平常缺少了些什麼。

74歲的瑪麗決定從此結束站街生涯,從此不再拉客。這次出走,任何人都不知道,隻是一個人默默地踏上了回鄉的列車,消失在衆人的視野。

幾年後,身患絕症的元次郎突然收到瑪麗的來信:“我想回橫濱了……”。得知瑪麗的位址後,元次郎不顧身體,用僅有的時間火速趕往瑪麗的故鄉。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再次與瑪麗相見時,元次郎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

瑪麗離開橫濱的那天,知道自己等不到心愛的人了,把多年來的長裙以及一些胭脂水粉一同丢棄在了橫濱,決定做一位普通的老人。

而這次瑪麗的樣貌也發生了巨大改變,不再是那個喜歡穿戴衣服的瑪麗,臉上也不再化妝,看上去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

元次郎一如既往地在瑪麗面前唱歌,瑪麗面帶微笑地欣賞着元次郎的表演,最後,元次郎攙扶着瑪麗的手,相約一起活到100歲。

2005年,84歲的瑪麗永遠離開了人世,手指上仍然戴着那個翡翠戒指。

橫濱的瑪麗

紀錄片《橫濱瑪麗》上映後,這部以凄慘的故事作為背景,又以一件讓人回味無窮的愛情故事為線索的片子,曾引起無數人紛紛讨論。

那個年代,由于日本女性身份低微,以瑪麗為代表的隻是一個例子,而背後那些被抛棄甚至犧牲掉的女性們,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殘餘碎片。

随着這部紀錄片公之于衆,瑪麗的形象受到無數日本人的尊敬,人們也明白了日本看似繁榮自強的表象下,隐藏着的卻是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就像千萬把尖刀,紮進了每個日本人的心中。

74歲日本煙花女子,拉客60年仍站街,卻深受日本人的尊重

拍攝接近尾聲的時候,鏡頭裡可以明顯看出瑪麗已經滿頭銀絲白發,臉龐也蒼老了許多。拍攝人員很好奇,本想采訪她,當見到瑪麗那一刻,又不想說什麼了。

瑪麗直到暮年,也沒有埋怨什麼,為了美國軍官的一句承諾,卻換來瑪麗一生的等待,不知道那位送瑪麗翡翠戒指的男人,是否也同樣在思念瑪麗呢?在美國會不會看到這個片子呢?

-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