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作者:魅力碑林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碑林融媒訊 緊急成立了130餘人的應急支隊,由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張勇總帶隊,第一時間下沉到柏樹林街道辦下馬陵、東倉門社群,協助兩社群開展疫情防控及核酸采集工作。在二十多天不分晝夜的奮戰中,他們能吃苦、勇擔當,被群衆譽為“碑林戰疫鐵軍”——他們就是碑林區法院下馬陵、東倉門社群疫情防控應急支隊。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一刻也不敢枕戈待旦

下馬陵社群、東倉門社群位于城牆下的老城區,社群面積廣大,巷道交錯,小區星羅棋布,人口密集,基礎設施不完備,居民素質參差不齊。張勇隊長結合社群實際情況,将應急支隊化分為五個小組,三個值守組負責兩個社群八個點位的日常值守,兩個核酸組負責協助核酸檢測工作,全面開展打赢社群疫情防控殲滅戰。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寒風朔雪、風裡雨裡,每逢核酸檢測日,大街小巷都穿梭着一群碑法“大白”,他們不懼風雨、不畏嚴寒,朝出暮歸,組織帶領群衆進行核酸檢測,確定負責區域21個小區近2500人有序、快速完成核酸采集。随着核酸檢測時點實時動态調整,接到當日核酸工作的通知,往往已是半夜時分,但應急支隊的幹警一刻不敢懈怠,枕戈待旦,經常于淩晨三點收到當日清晨核酸任務後及時互相通知提醒,淩晨六點便起床趕往下馬陵社群。天色未亮,下馬陵二号院門口早已是列隊整齊、鬥志昂揚,而張勇更是早早在集合點等候大家,向每位應急支隊員特别強調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紮實推進“敲門行動”,確定核酸檢測“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核酸檢測過程中,這支隊伍有條不紊、分工負責,有的引導群衆保持安全距離、帶去帶回,有的協助登記蓋章,有的負責通知居民下樓。幹警們穿着不透氣的防護服,上樓下梯、敲門入戶、對着名單逐一核對。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寒冬中一縷縷愛的溫情

對哪家有不滿一歲的孩子、哪家有不便下樓的孕婦、哪家有九十歲卧床的老人……在應急支隊上司和幹警們的心中都如數家珍。每日從早上8點至晚上24點,支隊幹警在小區門口晝夜值守,為小區居民購買蔬菜糧油、生活用品,送藥上門、幫提行李、傳遞物品,第一時間與社群人員協調解決群衆看病就醫。他們積極協調社群安排好回族群衆在轄區内清真寺的喪失辦理工作。得知某小區樓上有處于中考複習中的學子時,帶隊上司要求幹警調低通知居民核酸采集的喇叭聲音,做到不驚民、不擾民。下雨天,皇冠安置樓家屬院排水倒灌,形成了積水,阻擋群衆出門進行核酸采集。支隊幹警就地取材,利用塑膠薄膜等工具将污水外引,排除了隐患,使小區居民順利有序的完成了核酸采集任務。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看到幹警們的辛勤付出,寒風中,水果店店主搬來了自家的“小太陽”、五金店老闆送來了熱水壺和水杯、門房老奶奶拿出了裝滿熱水的暖手瓶、匿名群衆送來暖寶寶.....社群裡滿滿都是魚水溫情。

暖在身上的心靈震撼

“疾風知勁草,戰疫見真節。小憩聽風過,粥食和雨咽”。無論風霜雨雪、黑夜白晝,區法院黨組始終與幹警們一起身處防疫一線,甘苦與共。為保障幹警的用餐,院長張琳明堅持親自每次每頓将飯菜送到每一位幹警手中。為解決值守幹警早、夜班的接送問題,張勇特意安排了車輛及專職司機接送,保障了通勤便利、值守班次的銜接。為使幹警能吃到熱乎的飯菜,張勇親自協調後勤部門送來了的姜湯和熱氣騰騰的包子。時值數九寒天,值守幹部在外站立一會就全身凍透,為解決取暖問題、照顧幹警身體健康,副院長董甯生送來電暖器……每一位幹警在寒冷中都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碑林區疫情防控服務電話

87606857 87606856

新聞熱線

89625572 89625573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緻敬戰疫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碑林區法院疫情防控應急支隊戰“疫”記

圖 文 | 區法院

排 版 | 樂 川

責任編輯 | 劉陳洋子

主 編 | 陳 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