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賀國光關于川軍各路軍固守嘉陵江陣地的指令

作者:林徽因仰望的靈鹫山

賀國光關于川軍各路軍固守嘉陵江陣地的指令①

(1935年3月5日)

一、 蒼溪西北回水壩上遊,亘廣元迤北江防照舊。

四川蒼溪回水壩,這裡也許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有山有水有風景,有廣闊天地間的靈氣

二、 西起蒼溪回水壩,經槐樹驿、 負責。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說起槐樹驿人們并不知曉,但槐樹場早在漢代就是川陝廣元到阆中、南充、重慶古驿道上重要驿站。也是唐朝武則天曾敕命“田道士”到蒼溪的雲台山舉行國醮,将文簡、玉壁、金龍用青絲捆紮,投入雲台山,以祈求社稷平安之要道。從前人們都叫它為槐樹驿。1951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複置鄉時更名為六(包)槐(樹)鄉,于2005年4月30日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陵江鎮,現稱槐樹社群。

三、 自鶴山梁含,經獅子坪、 負責。但千佛岩含以東歸李④部,

四、 自鎮堀廟含,經來龍場、柳林鋪至恩陽河含之線, 負責。

五、 自恩陽河不含,經石門寺、中興場、石門子、草池壩、涪陽壩、 闆橋口、平溪壩,東向梓潼廟、兩河口延伸至陝西之西鄉街、八步石至鎮 巴縣城止,歸第五路⑦負責,并即日抽調一旅至鎮巴接替陝軍防務。但第 五路本陣地帶前方,右翼自沙嘴起,經七星山、仁和場,左翼至兩河口止, 須構築前進陣地。

賀國光關于川軍各路軍固守嘉陵江陣地的指令

六、 孫蔚如部原駐鎮巴之部隊,交替鎮巴防務後,應協同西鄉駐軍, 負責于西鄉縣城至鎮巴不含之線,連接配接川軍第五路陣地之右翼,構築碉堡 工事,形成堅固陣地帶,派兵守備,防紅四方面軍東西遊。

此件引自《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參謀團大事記》。

李,指李家钰。

羅,指羅澤洲。

第四路,

第五路,

以上新陣線,既經規定,嗣後無論何部,倘被紅四方面軍突破防線,向後撤退者, 即按軍法從事,決不稍寬。縱使左右友軍後退,亦不得引以為詞,仍須死 守本部陣地,以待進階司令官之處置。倘能出兵攻擊,代友軍恢複陣地者, 更有殊賞。

鄧錫侯關于穩固嘉陵江江防給陳鼎勳、楊秀春、陳離的指令①

(1935年3月29日)

一、 昨夜十二時,紅四方面軍四五千人由阊、蒼②間之百裡壩、李杜壩西遊過嘉 陵江。劉漢雄部兵力四營及王、羅③兩部三團正前往馳援中。

二、 朝天[驿]暫援〔緩〕攻擊,應先穩固河防,并抽出攻朝天[驿] 之兵力三團,控置于車家壩策應朝天[驿]、廣元。刁④司令率兵三團迅 速回駐劍閣待命。

三、 予親率梓、綿⑤五團進駐金仙場,期與二路軍恢複江防。

我參加了巴山遊擊隊,

曾傳六局長為我主婚,

紅四方面軍一次重要軍事會議

清江渡軍事工作會議 , 紅四方面軍大解密(連載之二十), 通江黑岩坪群衆當年自發修建毛主席紀念碑 , 白山寺慘案中的陳金祥烈士, 抗美援越戰争中的秘密軍規, 連接配接秦漢文明的通衢大道 米倉古道,通江古四賢祠中之“三向”,常駐巴中的老将嚴顔,巴中傳統民居柱礎說略,童謠·童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