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西域僅僅駐軍2萬,為何比宋朝西北駐軍幾十萬都管用?

如果單純考慮人數的話,同屬冷兵器時代,2萬人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幾十萬人的。但奇怪的是,大唐軍人取得的成績,是宋軍所無法比拟的。

這一切,顯然不是某個單獨的原因,所能造成的。

唐朝西域僅僅駐軍2萬,為何比宋朝西北駐軍幾十萬都管用?

一、絲綢之路的衰落

直到唐代之前,西域對于中原的意義非比尋常。張骞通西域之後,經過幾個世紀的開拓,逐漸形成了一條從長安到地中海的經濟紐帶。當時的世界強國,幾乎都被這一條路給串聯了起來。

中原的絲綢、瓷器源源不斷地被交易出去;除了帶回來大量的金銀貨币,還帶回來香料、藝術品、以及各種對國家有戰略意義的動植物。

這樣一條通道,是值得拼死去維護的。大唐在西域駐軍2萬,已經是國力的極限了。

有關資料顯示,往西域運送一次糧草,路上就要消耗6個月到1年的時間。一路上除了人吃馬嚼,可以傳遞的物資往往十不存一。

照這樣算下來,在西域養活2萬大軍的開支,如果放到中原地帶的話,甚至可以養活20萬大軍。

唐朝西域僅僅駐軍2萬,為何比宋朝西北駐軍幾十萬都管用?

不管怎麼說,2萬大軍放西域是不夠看的。為了達成經營西域的目的,西域都護擁有難以想象的權力,對西域諸國拉攏、分化,亦或是宣戰,往往可以一言而決。

這樣便構成了西域經營的,長安朝廷授權都護府威懾仆從軍效命的體系。

雖然效率很高,但不得不說,西域都護便成為了事實上的土皇帝。朝廷對其的制約,也就僅僅隻是他對朝廷的忠誠了。其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安史之亂之後,随着大軍的撤回,絲綢之路逐漸衰落,與之對應的是海運的興起。

宋朝對武将的防備,簡直防到骨頭縫裡去了。顯然不會授予任何武将如此大的權柄,更别說還是為了一個衰落了的絲綢之路了。

二、宋朝奇葩的軍制

宋朝的武器裝備,可以算作是冷兵器時代的巅峰;但與之相對的是,宋朝的軍制層層掣肘,也是扯淡到了巅峰;導緻實力根本發揮不出來。

如果能擺脫掣肘的話,宋朝的軍力也是相當可觀的。就像宋哲宗站在皇帝的角度,堅定向西用兵,打得西夏幾乎滅國。

唐朝西域僅僅駐軍2萬,為何比宋朝西北駐軍幾十萬都管用?

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皇帝并不長命,宋朝的皇帝大都還是堅持“重文抑武”那一套。

凡是行軍作戰,都要搞一個(或者一夥)文官監軍來牽制武将。楊老令公便是死于監軍的瞎指揮,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息。

更扯淡的是,宋朝的軍隊(包含禁軍在内),都沒有自己專門的後勤管理體系。大軍的後勤保障是由朝廷的轉運使和地方來配合完成的。缺乏協調能力的兩個部門,要是能做好保障工作那才怪了呢。

這樣做的唯一好處便是友善朝廷,随時可以卡住不聽話将領的喉嚨,也把軍隊推到了随時斷糧的風險裡面。

反正都是混口飯吃,沒必要給自己找不自在吧。至于什麼大軍躍進、千裡迂回的玩意,咱們就不去玩了啊。

宋軍打防禦戰還不錯,一旦對外作戰就開始拉稀,全是拜這種奇葩制度所賜。

唐朝西域僅僅駐軍2萬,為何比宋朝西北駐軍幾十萬都管用?

三、戰略中心的轉移

經濟中心的南移,以及海運的興起,經濟命脈已經不是非西域不可了。作為一個比較“慫”的正統政權,這自然是會影響國策的制定。

西夏不是打不過,這一點哲宗皇帝已經證明過了。一旦打下西夏通西域之後,就面臨着把大把的糧饷往西域扔,還冒着武将背叛的風險。與其如此,還不如采取守勢呢。

至于遼國,打起來确實難受,而且是宋、遼雙方都很難受。宋朝以步兵為主,遼國以騎兵為主。

燕雲十六州的格局就注定了,遼國一旦主動進攻,就得拿自己的騎兵去攻宋朝的堅城;反之宋朝進攻的話,就得到草原上拿人腿和馬腿賽跑。誰主動誰吃虧!也就隻能采取守勢了。

既然,對西對北都隻能采取守勢,是以宋朝的重心便偏向了東南。南方的經濟發展、泉州的海運開啟,都為宋朝帶來不菲的收入。這樣一來,更沒有向苦寒之地發展的動力了。

簡直形成了一個無解的循環:人在邊關混日子,心卻早就飄到了繁華的東南。打仗嘛,做做樣子就得了。

唐朝西域僅僅駐軍2萬,為何比宋朝西北駐軍幾十萬都管用?

寫在最後:

武器裝備堪稱巅峰,兵員素質也相當不錯的宋朝,成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戰五渣,從宋朝建國“重文抑武”的思路中,就已經注定了。

華夏大地是個不缺乏奇迹的地方,隻要你想就一切皆有可能。

想不想打?敢不敢打?敢放權多少?這都是決定戰鬥力的因素啊,可惜在這點上,宋朝做得确實很不好。

而這一切,又決定了周遭異族對你的敬畏程度。幾十萬的西北駐軍都比不上唐朝的2萬西域駐軍,也就毫不奇怪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