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麗鄉村振興樣本 | 贛州山坳中“空中産業”的秘密

作者:經濟觀察報
美麗鄉村振興樣本 | 贛州山坳中“空中産業”的秘密

“南坑鄉”,難道這個鄉是在一個坑裡嗎?

當我們一行人乘車趕赴南坑鄉時,幾乎車行二三十米就要拐彎,曲曲折折,丘陵密布,層巒疊嶂。領路的老村長告訴我們,兩側的山石,說土不是土,說石不是石,是以山體遇水滑坡是常見的事。

越走越深,走了很長時間,深山幽靜,稀有人煙。這時,從前面傳來一輛機動車的聲音,轉了幾個彎終于看到前面是一輛環保車開了過來,我們的車往後倒了很多,讓出空間,環保車踩下油門開了過去。

美麗鄉村振興樣本 | 贛州山坳中“空中産業”的秘密

興國縣南坑鄉村貌

這個大山裡,連鳥都見不到幾隻,怎麼會有環保車呢?老村長說,從前幾年開始,清理衛生,村村不落,這就是從南坑村開過來的。以前道路旁山澗的小河裡,滿是各種垃圾,這兩年“道路硬化到戶”,衛生搞起來,村子也亮起來了。

又走了一陣,我們終于到了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南坑鄉鄭楓村,南坑鄉林地總面積17.57萬畝,耕地總面積9337.47畝。在這樣的大山裡,能耕種的地塊,僅僅是零星地分布在山根處的山間平地,數量很少。

鄭楓村曾經屬于深度貧困村,從2014年開始,持續的幫扶讓鄭楓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裡蓋起了嶄新的國小校、幼稚園,土坯房改建,網格員每周兩次在村子裡清掃衛生,在基礎環境、衛生一一理順後,從2018年開始的定點幫扶,循序漸進的“産業幫扶”讓鄭楓村過上了不一樣的日子。

2018年,碧桂園決定将廣東英德整縣幫扶模式推廣到甘肅東鄉,江西興國,河北平山、灤平、崇禮區、新河,河南虞城,安徽舒城,廣西田東,湖南平江,陝西藍田、甯陝、耀州等9省(自治區、直轄市)14縣(市、區),并簽訂結對幫扶協定,派出近200人的專職扶貧隊伍,惠及3747個村3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截至目前,碧桂園幫扶項目已涉及至全國16省57縣。

南坑鄉鄭楓村,确實是被四周的丘陵包括在裡面,林業大鄉雖然有17萬畝的林地,但是國家公益林不能動,天然保護林也不能砍伐,不能變更屬性。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村裡曾經搞過猕猴桃種植,飼養肉牛,但是路都沒有走通。

張瑞珍的故事

今年五十多歲的張瑞珍是贛州市興國縣南坑鄉的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當我們沿着陡峭的山路,來到張瑞珍蓋好的新房時,有點腼腆的張瑞珍請我們喝茶。

根據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方軍介紹,2018年,剛剛來到南坑鄉時,由于張瑞珍家住大山深處,山上的地是沙包地(淺淺的一層土地下面是沙質土地),存不住水,是以無法開發梯田,隻能靠養養家畜、家禽變賣來維持生計。但對于家中的開支來講,這些收入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貧困的生活險些将他壓垮。

美麗鄉村振興樣本 | 贛州山坳中“空中産業”的秘密

碧桂園視察蜂場

方軍反反複複地在張瑞珍家的四周觀望,發現張瑞珍家裡面養了四、五箱蜜蜂。周圍這麼密集的樹植,蜜蜂的文章可以做。

2019年初,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給張瑞珍家帶去了二十個蜂箱。

張瑞珍把這二十蜂箱當成了寶,自己學木工做蜂箱,但養四、五箱還可以應付,二十多箱就有點忙不過來了,被蜜蜂蜇是常見的事兒,還有不少蜜蜂去采蜜飛走就不回來了。

養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被問到最難把握的是什麼?張瑞珍說,“最難的是分蜂。”就是當新的一群蜜蜂出生後,其中有一隻是蜂王,如果沒有合适的條件,這隻蜂王會帶領所有的小蜜蜂飛走,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掌握好“分蜂”技術,張瑞珍的蜂箱中,有一些蜂王帶着蜂群飛走了。

蜂群的流失,直接結果就是蜂蜜産量不高。

方軍發現這個問題。通過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的協調,請來了養蜂專家來到了張瑞珍家指導教育訓練。

美麗鄉村振興樣本 | 贛州山坳中“空中産業”的秘密

養蜂專家對張瑞珍進行指導教育訓練

術業有專攻,專家實地就診,帶來的是實際的解決方案。張瑞珍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掌握了招蜂、分蜂、養蜂等技術,蜂蜜産量大大提高。

2021年,碧桂園又幫助張瑞珍将蜂箱的規模從二十箱增加到五十箱。今年張瑞珍已經收獲蜂蜜2000多斤,預計可帶來約3萬元的收入。

從一年僅僅靠打零工、養鵝養雞,一年收入數千元,到現在年收入3萬元,張瑞珍心裡越來越有底,“現在是五十箱,明年可以到一百箱,沒有問題。”

四個孩子送到鎮裡上學,妻子住在鎮上照顧四個孩子,而他在家裡專心養蜜蜂。

張瑞珍在蓋好的新家,高興地與我們攀談,他指着院子裡的硬化地面以及院牆說,“以前這裡是坡,靠我們自己是找不平的,工程太大,後來碧桂園“碧鄉”團隊幫着找平了,還建了水泥院牆。”新蓋的小二樓沐浴在陽光裡,在山坳裡顯得别有風采。

有了張瑞珍這個成功案例,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開始籌劃,小蜜蜂是不是可以飛向南坑鄉的千家萬戶?

“空中産業”的秘密

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随即展開調查,根據調研資料,南坑可以養8000箱蜜蜂,目前養殖規模不到八分之一,還有較大的拓展空間,這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村民加入到養蜂産業中來。

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聯系到了江西省養蜂研究所原副所長楊柳,并邀請楊所長來到南坑進行為期一周的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從生态環境、蜜源樹、蜂農曆史等多方面綜合調研後,楊柳肯定了南坑鄉發展養蜂産業的方向。

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南坑鄉政府在仔細籌劃之下,将養蜂産業立項為南坑鄉主打産業,并投資興建示範蜂場,該蜂場在今年獲得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授予的“四星級”示範蜂場榮譽。

在蜂場現場可以看到,在蜿蜒的山道一側,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蜂箱,目前蜂箱共計1200箱。養蜂産業成為甜蜜事業。養蜂産業是對資源增效、生态平衡與物種保護具有獨特功能的優勢産業,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不與糧果争農田、不與畜禽争飼料的“空中農業”。

碧桂園每個月,都要邀請楊柳來到南坑鄉一次,對養蜂戶教育訓練,并到實地做各種問題的調研、解答。鄭楓村村書記說,碧桂園引進了技術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對于“老俵”是真幫了大忙了。光有投資是沒有用的,怎麼樣把這個事情變成“老俵”能自己做起來、做成的事,才是真招。

在楊柳提出南坑鄉的蜜源樹層次不夠豐富之後,碧桂園出資采購了蜜源樹新品種,用于改善蜜源樹的結構。

或許哪一天,小蜜蜂在新的蜜源樹上采蜜時會感歎,哎呀,這棵樹上的花味道怎麼不一樣呢?

據南坑鄉政府駐鄭楓村扶貧幹部介紹,全鄉養蜂個體戶為77戶有1500箱,鄭楓村集體有1200箱,總共有2700多箱,2022年會再翻一番,到五千箱沒問題。具體的合作方式是,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結合企業承包、村集體自營、低收入戶集中托管三種經營模式,碧桂園對基地提供資金、技術、品牌宣傳、産品管道等多方位支援。

美麗鄉村振興樣本 | 贛州山坳中“空中産業”的秘密

村民正在收蜂蜜

2021年,南坑鄉養蜂的總産量是5萬斤,2022年産量預計是10萬斤。

但是,這又帶來一個問題,蜂蜜的銷路在哪裡?

以前農民出山,要扛着扁擔,拖着闆車,頂着烈日去集市售賣。現在有電商了,但是農戶自己用電商,在蜂蜜銷售上形不成自身的優勢——碧桂園利用自身的碧鄉商城,将養蜂産業向銷售延伸,并協助南坑鄉打造“蜂夢源”品牌。

在南坑鄉鄭楓村的村頭,村裡的老少中午吃飯之後,一起出來聊天,村民說,現在回村裡住的人越來越多了,以前村子确實不像樣,現在是青山綠水,特别疫情以後,讓很多人把這裡的老宅子又翻修了。高速開通之後,鄭楓村距離興國縣城,僅半小時車程,來往是很友善的。

看得出,鄭楓村村民對于村子裡發生的變化,是心中有數的。養蜂産業,在這裡有了新名詞,稱為“空中産業”,村主任說,養蜂不與其他任何資源産生競争、配置設定問題,是一個純粹的綠色産業,因地制宜,人人相安,老俵們都認可。

南坑鄉鄭楓村的蜜蜂養出了名堂,至目前碧桂園已捐贈4個村1450群蜂13個蜂場,2021年上半年産蜜約3萬斤。

據悉,贛州興國縣撥千餘萬專項款,用于發展養蜂産業。崇賢鄉北勝村、楓邊鄉茅坪村建立多個示範蜂場,潋江鎮、埠頭鄉的實訓點進行現場教學,贛州興國縣農業農村局、碧桂園興國縣鄉村振興項目部聘請江西省養蜂研究所專家顧問,聯合舉辦的興國縣蜜蜂養殖技術教育訓練班,給全縣蜂農做技術教育訓練,到蜂場指導蜂農科學規範養蜂。

就像在興國打造養蜂基地,銷售蜂蜜一樣,碧桂園通過打通消費鍊條實作産業振興的案例比比皆是。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碧桂園累計銷售幫扶農産品3.4億元,直接幫助超11.8萬名農戶增加收入。

經觀鄉村振興課題調研組/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