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這裡,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為了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各方推出一系列舉措:發展老年學學科,建立養老服務人員教育訓練基地,提高老年大學師資水準;搭建學習平台,開發優質線上線下課程;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援多主體辦學,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老年大學辦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建設特色學科

培養專門教師

“學了幾期手機網絡課,終于初步掌握了手機支付知識。以後想買什麼東西,打開手機一點就完成,很友善!”經常浏覽廣東開放大學線上課程的林叔表示,時代變化快,老年人也渴望能跟上時代,多學習一些知識,而廣東開放大學提供的學習平台對自己幫助很大。“課程内容符合老年人思維習慣,也會有專業的老師耐心解答,不用擔心學不會了。”林叔說。

随着人口老齡化的加深,老年教育需求日益旺盛,老年大學學位緊張、老年教育從業人員不足等問題也越來越得到關注。

“老年教育有其獨特的地方,它更偏重于生活教育。老年人希望能夠學習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内容,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或是培養興趣愛好。”廣東開放大學教授王建根說:“之前有一位老人,想報老年大學書法班,好久都沒成功,連生日許願都是希望能成功入學。”

廣東開放大學集全校之力,以健康産業學院為基礎,打破傳統學科壁壘,以特色學科建設為主線,發揮資訊技術優勢,創新體制機制,推進7個學院和部門資源整合,彙聚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老年教育服務、科普宣傳等為一體,辦老年人家門口的大學。

廣東開放大學校長劉文清表示:“大力發展老年學學科,要加強實踐研究,提高老年教育理論發展水準,将老年教育與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老齡事業發展等一體規劃發展。”

為了更好地發展老年學學科,學校邀請國内外知名研究專家,組建“老年學學科專家顧問團”,提供專家支援、技術服務、決策參考以及重難點課題研究等。

劉文清表示:“老年教育師資隊伍規模與老齡人口規模不相比對,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較弱、師資兼職化程度高的情況。”為了增強師資力量,廣東開放大學與國内外著名高校共建“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合作高校共同培養老年學研究所學生。此外,學校還建立了養老服務人員教育訓練基地,借助覆寫全省的老年大學,與企業、社工機構等組織合作建立養老服務人員教育訓練基地,針對師資隊伍進行專項教育訓練。近年來,廣東開放大學已培養教育訓練相關專業人才近萬人,目前正在打造廣東省首個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

彙聚優質資源

打造線上平台

今年62歲的學員柳淑琴,是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的學員。上完寫意花鳥課,她又報名了書法班。“來到老年大學,一學就不想走了。在這裡,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她說。

另外一名學員康劍民經常線上上觀看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的直播課,“課程可以回放,随時随地都能學,這種學習方式很适合我!”

在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熱愛學習的老年人還有很多。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老年大學校長劉臣介紹,國家開放大學于2015年正式成立老年大學,目前已初步建構老年教育辦學體系,在30所分部成立省級老年開放大學或專門機構,在基層設立超過4萬個老年教育學習點。線上平台注冊使用者數總計630餘萬人,線下累計開辦10萬個班級,學員超過573萬人次。輻射全國的老年教育網絡,為擴大老年教育覆寫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開放大學已搭建多終端的學習平台,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與公共服務平台的整體建設與更新打下了良好基礎。”劉臣介紹,未來,将利用人工智能、5G、雲計算、區塊鍊等新技術,為老年大學及各類老年教育機構提供線上資源,為老年學習者提供個性化、便捷化、全流程學習支援服務。

豐富的優質資源,則為有效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打下重要基礎。目前,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已集聚九大類38萬分鐘适合老年人學習的優質數字化學習資源,編制《老年教育資源目錄》,整合主題式課程400餘門,并設計開發多類優質線下課程,還策劃了老年學曆教育。

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荊德剛表示,國家開放大學将利用好各方面優勢,激發更多潛力,不斷優化體制機制、擴大老年教育覆寫面、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努力實作老年教育高品質發展。

“未來的國家老年大學既是實體辦學機構,又是系統辦學組織。國家老年大學将成為老年朋友的知識學園、生活樂園、精神家園,成為大陸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中老年教育的領頭羊、老有所學終身學習體系中的國家隊、國際老年教育交流的重要視窗。”荊德剛說。

社會力量辦學

提供多樣選擇

随着大陸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和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老年教育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老年學校向基層延伸的趨勢日益顯現。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支援引入社會力量興辦老年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明确指出,支援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

近年來,在國家積極鼓勵、支援和引導下,各地政府部門積極推動各級各類公共教育機構、企事業機關、社會組織、民間資本介入老年教育,成為大陸社群老年教育的一種新模式,日益顯示出蓬勃生機和活力。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社會舉辦等多種性質的老年大學日益增多。面向社群的新型老年教育機構的快速興起,為老年教育發展帶來新理念、新形式、新活力,形成了多元化的辦學途徑。

在湖南省長沙市,一所由國有企事業機關創辦的“社群嵌入式”老年大學——快樂老人大學吸引了衆多學員報名。據介紹,該學校全部校區選址均在社群,實行連鎖化、品牌化、标準化營運,打造文化養老品牌,受到老年人歡迎,如今實體校區教育訓練學員達2萬多人次。

為失能老人開展入戶教學,為半失能老人開設“輪椅課堂”,為健康老年人開設“蔭涼課堂”“陽光課堂”等戶外教學、養生遊學等課程模式……近年來,随着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迅速發展,由養老機構開設學習班、學習課程的養教融合模式流行起來,為老年教育提供了更多樣化、更有特色的選擇。

“社會力量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是增加老年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豐富教學内容和形式、擴大受益人群的重要管道。”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常務副會長刁海峰說,應探索研究多管道、多形式、多主體辦學,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在加大政府扶持的同時,更多發揮企事業機關、社會組織、基層社群的力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協同發展。

“發展老年教育要不拘一格,更多發揮市場作用、社會力量,舉辦多層次、多形式、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學習教育需求的老年學校。”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說,建議發揮多主體的作用,形成合力,将老年教育融入社群的生活場景中去,通過嵌入式、融入式的老年教育,提高老年教育的覆寫面和可及性。(記者 姜曉丹 吳 月 李昌禹)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0日 第 13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