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作者:二三裡資訊

安康人的早點,莫過于一盤蒸面配上一碗稀飯或者豆漿,順便再加個餅。說到餅,許多人對安康城區西大街南馬道這家老古燒餅并不陌生,馬金珍已經将這家鋪子開了30多年。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馬金珍今年52歲,他的丈夫古樹華今年58歲,從90年代開始,夫妻二人就經營老古燒餅直到今天,而這一招牌也是馬金珍從自己母親的手中傳承而來。馬金珍說道:“我母親娘家是東關的,當時1988年從農村下來,也沒有文化,為了維持生活就自己學着賣燒餅。我母親做了兩年我就接手了,那時我才20歲,我丈夫90年代下崗以後也學着做燒餅,現在我們倆一起經營。”

談到堅持這一行的初衷,馬金珍說道:“那個時候打工也不穩定,做一陣不做一陣,一個月沒有穩定的收入。做這個燒餅隻要你好好做,就有收入,生活就有了保障。”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南馬道每天都有不少學生、上班族路過,不少人都會在馬金珍的鋪子前停留片刻,買上一個燒餅做早點,附近的市民也會常常光顧。清晨五點,馬金珍和丈夫古樹華就起床打理,和上一大盆面。和面是個技術活,對面粉的挑選、面和水的比例、和面的手法都非常講究,尤其是做燒餅,花上1個小時耐心和面,慢工出細活是值得的。六點鐘,馬金珍在家門口支起攤子,開始了一天的生意。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将和好的面盤起來,做的時候在案闆上揪成小面劑,裹上調料後揉捏均勻,用擀面杖擀成餅裝,再撒上一層芝麻後上鏊。整個過程中對配料也十分講究,比如加入的花生碎會提前烤上一陣,以保證口感清脆,小茴香、花椒、精鹽等佐料的配比也直接關系到燒餅的口味,獨特的做法、講究的配料也使得吊鏊燒餅和烤馕、蒸馍差別開來。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吊鏊)

這裡的“鏊”指的是“吊鏊”,是過去烤燒餅所用到的重要器具。吊鏊是由鐵匠精心打造而成,外形呈圓形,上下都可以放入木炭,一般可将10至15個燒餅放置在中間烘烤,獨特的設計會使得燒餅上下受火均勻,這也正是“古家吊鏊芝麻燒餅”這一招牌的來曆。“現在用的都是電烤箱在烤,一箱可以燒20個,放進去15分鐘就熟了。”古樹華說道。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此時已經到了中午12點,早晨和好的面也已經用完,這是今天烤的最後一鏊。一位老太太走到鋪子前,還未開口,馬金珍便裝好兩個燒餅遞了上去。“她每天都來買,我記得比較清楚。”馬金珍說道。忙了一早上,馬金珍清掃着案闆上的碎屑,感慨道:“過去九十年代那會兒一個餅才兩角錢,現在都一塊五了。”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據了解,古家吊鏊芝麻燒餅制作技藝在2015年入選漢濱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名錄,分為傳統技藝一類。馬金珍正是這一技藝第二代傳承人,第一代自然是她的母親。

馬金珍告訴記者:“想找個傳承人,但是做這行太辛苦了,沒有人願意幹,現在做燒餅也沒什麼利潤。這麼多年下來,雖然也沒掙到什麼錢,但是好歹把生活拼下來了,每天在自家門口幹活也友善。要是我還能做,我就堅持到最後。”

最後一鏊燒餅已經烤好,打開烤箱的一瞬間,芝麻的氣味混雜着面香潑散開來,讓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多嗅上那麼兩下。對于那些遠在異地、歸鄉團圓的遊子來說,咬上一口老古燒餅,似乎又再次回到了那個熟悉的老城區、老巷道。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吳甯)

傳承三十多年的吊鏊燒餅,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