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作者:小陳茶事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二十四節氣裡,大寒排在最末尾。

《春秋繁露》裡講,大寒而物畢藏。

一年中最冷的那麼幾天,已經在小寒挨過。

寒冬雖漫長而斂藏,但到了大寒,就距離春天不遠了。

時節流轉,總是周而複始。

虎年的農曆新年與立春,已在不遠處等候。

臘月裡,大寒至。

現如今,各處已經充滿濃濃的年味。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唐朝曾有詩人寫,願保喬松質,青青過大寒。

天寒地凍,保持本質,不凋謝。

大寒來臨之際,更能體驗到冬日的清冷之美。

你看,大寒過後便開啟新一年,一股平和喜氣在歲末裡生長出。

天氣雖冷,但大家在備年貨、收拾屋子、忙裡忙外地忙年”氣氛中,倒也格外踏實!

臘月大寒迎新年,适合多喝熱茶暖身。

煮一壺甘醇味美的老白茶,再好不過。

不過,比起直接煮幹茶。

村姑陳認為,煮泡淡的葉底會是更好的選擇。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2》

蓋碗沖泡,是好茶的最佳歸宿。

喝老白茶時,逐次沖泡,慢慢欣賞每一沖的茶湯滋味肯定要優先于煮茶。

畢竟,大壺煮茶在友善之餘,卻會損失細膩之美。

就像這次喝的《含香》。

作為五年陳的老白茶餅,它的稠、滑、香,尤為醉人。

從茶名便可知,它的茶香精彩極了。

有沉郁且不失清雅的藥香,蓋碗沖泡時,趁熱一揭蓋,便熱乎乎地冒出。

帶有幾分防風、紫蘇的味道,在寒冷的三九天裡聞起來,隻感覺特别暖心。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緊随藥香而來的,是棗香和甜花香。

這股夾着花香的棗香,就像是往一塊軟糯的紅棗糕裡,灑下桂花點點。

香中帶甜,香柔細膩,讓人食指大動。

臘月寒冬裡,喝到如此香滑淳和的老白茶,是件幸福的事。

然而,若是省略蓋碗沖泡,将茶餅撬出薄片就放入壺内去煮。

那前面提到的那些精彩卓絕茶香,可要白白錯過了。

因為,用壺煮茶時,可聞不了蓋香。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另外伴随着壺内不斷加熱,大量茶香分子會随着水蒸氣上揚。

此時,隻感覺鬥室盈香,四周圍都溢滿茶香。

但将煮好後的茶湯倒出來喝,呀,香氣怎麼沒有聞起來那麼馥郁?

試問,茶香去哪了?

不用多說,縷縷香氛已經随風而去。

保留在茶湯内的落水香,自然不如蓋碗沖泡時,來得那麼美妙。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3》

泡茶與煮茶,各有千秋,各美其美。

而煮葉底,可将兩大品茶賞味環節,綜合起來。

如此,既能嘗到泡出來的茶味。

到最後,又能煮上兩壺茶,徹底喝個盡興。

就像漢樂府裡寫的歎詠,幸甚至哉!

大寒,煮一壺老白茶的葉底,能為好茶畫上完美句号。

古代文人寫大寒,會用到八個字——寒盡春生,否極泰來。

清代的張維屏,曾留下這樣一句詩。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在前人眼裡,大寒的“寒”,深藏有新春的消息,這是一個否極泰來的轉折點。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于一泡老白茶而言,先泡後煮,無疑也是心存期盼的轉折期。

有的茶客在用蓋碗泡老白茶時,泡過了7、8沖後,茶味逐漸淡下來。

這時候,有人會覺得這泡茶已經到了尾聲,差不多可以換下一泡新茶。

不,并非如此!

對絕大部分的老白茶而言,即便在泡淡後,仍舊未能徹底将其茶味解鎖。

尤其是老壽眉,它在茶梗、葉片内還藏有不少膠質、可溶性糖等風味物質。

這些藏在深處的茶味,在簡單、快速沖泡時,可不易乖乖馴服。

多次快出水後,茶味被泡淡,這時有兩大對策可解。

要麼繼續坐杯,将殘留的茶味悶出來。

要麼,添酒回燈重開宴,将葉底撥入壺内煮!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4》

臘月大寒,寒盡春生,是一年收尾處的轉折。

而煮葉底,可為一款泡淡的老白茶重新迎來新生,再次綻放自我!

不過在煮葉底時,又會面臨一個頭疼事。

到底泡到第幾沖,才适合煮葉底?

逐一用排除法,慢慢分析。

蓋碗泡老白茶,才泡一沖、兩沖,肯定是不适宜煮葉底的。

彼時,好戲才剛剛開場,尚未漸入佳境。

急匆匆去煮葉底,未免太心急了。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那麼,泡了三沖、四沖之後呢?也不妥。

如果說前兩次沖泡,算是熱身。

那麼,四沖左右,茶味釋放勁頭正足。

對一款耐泡的老白茶來說,此時正值它的壯年期,煮葉底不必心急于一時。

再繼續沖下去,按部就班,慢慢來。

通常,老白茶要泡幾次才适合煮葉底?并沒有具體答案。

當你覺得茶味已經泡淡,或者蓋碗沖泡下,每道茶湯的滋味已經喝得盡興時。

就可将蓋碗内的葉底,全部撥入壺内。

加水至壺嘴下方,防止煮沸後溢出。

摁下加熱,便可等待一壺好茶的出場!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5》

煮壺老白茶過大寒,一年終章,至此輪回。

茶香萦繞,風日靜好。

閑坐在舒适的小角落裡,慢慢喝着熱茶,這種狀态再好不過。

煮茶時,尤其是煮葉底,有一處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冷水煮茶和熱水煮茶,煮出來的味道全然不同。

撥入葉底後,倒入熱水去煮。

已經帶有一定溫度的熱水,不一會就能煮開。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在煮茶時,可以縮短煮茶時長,避免茶味過多浸出,為下一壺繼續煮茶,保留體力。

而冷水煮茶,适合茶味徹底泡淡的葉底。

冷水下鍋,讓茶和水一起慢慢加熱到滾沸。

在将水燒沸的過程中,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幫助茶味的“榨出”。

這次,在大寒來臨之際,撬了5克的2016白露後壓餅。

老規矩,先用蓋碗泡。

在喝茶時,泡到了8沖才找出煮茶壺,準備煮茶。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第一壺,用熱水煮。

沒一會兒工夫,壺内的熱茶便滾沸起來。

倒出兩大公道杯的熱湯,袅袅冒着熱氣,熱騰騰的。

湯色是溫暖的琥珀色,晶瑩剔透。

發散着濃郁棗香、藥香、陳香,迷人得很。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第二壺,采用冷水煮茶。

此時,茶湯煮出來偏赤金色,比之前略淺。

但茶湯滋味嘗起來,仍舊是清甜柔順的,别有一番風味!

臘月十八,今日大寒,教你煮一壺簡單又好喝的老白茶,溫暖迎新年

《6》

煮茶過大寒,是件頗有儀式感的事。

《易經》中說過,臨者,大也。

對于即将到來的事情,誠心敞開接待,不失為大。

若将二十四節氣拟人化,大寒更像閱曆感頗多的老者,總是在新與舊的交界點,默默守候。

蘇東坡曾經寫,沒有什麼是不變的。

原文是“物與我皆無盡也”,欣然所遇,安之若素即可。

每逢年節,多喝點熱茶。

尤其這麼冷的天氣下, 可以多煮幾次茶。

煮茶,不必花費太多。

選泡淡的葉底,即可。

在靜候一壺茶煮成的慢時光中,自然會有踏實與平和之感,油然而生!

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煮茶時,幹茶和葉底分别怎麼煮,村姑陳出招了,這樣煮茶好喝百倍

白茶怎麼煮更好喝?村姑陳總結4大煮茶誤區,煮茶一點都不難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煮茶時加陳皮更有味,銀壺銅壺煮茶口感好?這些煮茶誤區你還犯嗎

夏天煮白茶,要用開水煮茶好,還是用冷水煮茶比較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