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企交出亮眼成績單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

“2021年,面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央企業迎難而上、積極作為,經營效益持續增長、再創新高。”在1月19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全面介紹了2021年中央企業經濟運作情況。

經營規模、經濟效益和運作品質穩中向好

2021年,國資央企堅持“兩利四率”(淨利潤、利潤總額和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産率、資産負債率)目标引領,實施提質增效更新版專項行動,努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去年中央企業在經營規模、經濟效益和運作品質保持穩中向好、快中提質的同時,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為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重要作用。

2021年,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成果取得,中央企業發揮重要作用。去年,國資央企聚焦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産業鍊鍊長,全力推動關鍵領域鍛長闆、補短闆。

重大任務勇挑重擔,關鍵時刻沖鋒在前。

保障新冠疫苗生産供應,緊急馳援防汛搶險,做好能源電力保供各項工作,高品質高标準參與冬奧會籌辦、建設及服務保障工作……2021年,中央企業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障人民利益貢獻了重要力量。

參與能源保供方面,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帶頭執行中長期合同,累計向中下遊企業讓利超800億元,全年中央煤炭企業産量首次突破10億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累計組織跨區跨省支援732次、電量53億千瓦時,全年中央發電企業發電量達4.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占全國發電量的64.6%。

年底前全面完成三年行動各項改革任務

2021年,國資央企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層層壓實責任,狠抓落實落地,圓滿完成七成目标任務。

去年中央企業完成一系列重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有力推動了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促進了行業轉型更新。今年,在戰略重組方面,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等目标,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重組,适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專業化整合方面,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标,以優勢企業為主體,積極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等領域專業化整合。此外,還要推動企業深入推進業務、資産、文化等融合整合,加快實作重組協同效益,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021年,中央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實施混改項目超890項,引入社會資本超過3800億元。混改企業堅持以混促改,以深度轉換經濟機制為重點,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中長期激勵、全員績效考核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要確定三年行動各項改革任務在黨的二十大之前基本完成,年底前全面完成。”彭華崗表示。

今年努力實作“兩增一控三提高”

“今年央企‘兩利四率’名額要努力實作‘兩增一控三提高’。”彭華崗解釋:“兩增”,就是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增速高于國民經濟增速;“一控”,就是資産負債率控制在65%以内;“三提高”,就是營業收入利潤率再提高0.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産率再提高5%、研發經費投入進一步提高。

為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務,國資央企将做好一系列重點工作:

堅持把穩增長、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主責主業,壓實保值增值責任,增強效益增長的穩定性、可持續性。落實企業防風險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企業内部監督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充分發揮央企作用,全力以赴穩運作、穩供應、穩暢通。

堅持以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活發展動力。

堅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國家戰略性需求導向,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強行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前沿技術攻關,推動一批重大攻關成果示範應用,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堅持強實業興産業,促進經濟循環和産業鍊暢通。

堅持黨的全面上司,充分發揮中央企業政治優勢,更好發揮黨建工作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引領保障作用。

“把完成穩增長任務和推動高品質發展結合起來,以穩促進、以進固穩,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彭華崗說。(記者 劉志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0日 第 02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