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鎖卿:一個梨的故事

作者:拂曉哨位

編發:拂曉哨位(fxsw2021)

作者:姜鎖卿 推薦:王皇義

姜鎖卿:一個梨的故事

1981年的秋天,我有機會回到了闊别30多年的故鄉——山東省海陽縣東坊塢村。這裡與盛産萊陽梨的萊陽相鄰。此時正是梨園收獲的季節,在家住了幾天,飽嘗了30多年未吃過的家鄉梨。當地駐軍的政委、我夫妻馮福林同志的親密戰友,也是我在部隊的首長徐春陽同志,得知我回到家鄉,特意派車接我去他家作客。去時,我給他帶去了一簍家鄉梨。可一到他家,首先款待我的竟然也是梨。我說這幾天的梨吃得太多了,實在不想吃了。徐政委對我說:“這個梨你一定要吃,我還要給你講一個梨的故事。”接着,他講述了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

那是在1947年的秋天,國民黨軍進攻膠東解放區,占據了解放多年的萊陽城。就在這一年的12月上旬,我軍發起了收複萊陽城的戰役。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五師十三團三營營長馮福林、教導員徐春陽,率領全營擔負水頭溝(今萊西縣城)東南七、八華裡鳳凰頂防禦任務,阻擊由青島去萊陽增援的敵人,這是華東戰場上著名的水溝頭阻擊戰的組成部分。敵人為了打通增援萊陽的道路,動用了飛機、坦克和大炮,但三營的全體官兵在自己的陣地上,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憑借小米加步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成功地阻擊了敵人,有力的保障了萊陽戰役的勝利,并首創了華野二縱以步兵成功地阻擊敵人坦克的光輝戰例。

姜鎖卿:一個梨的故事

在這次阻擊戰中,人民群衆給予部隊的支援,當地的鄉親們冒着生命危險,把能夠拿得出的食品送到我軍陣地,并向每一個戰士敬上一杯酒。最感人的是,各家各戶都在為了讓子弟兵能嘗到當地盛産的萊陽梨而忙活。但由于萊陽梨不能久存,有一個村隻找到了一個梨,村幹部把這個飽含深情厚意的菜陽梨,送給了徐春陽教導員。徐教導員手捧着這個梨,如同捧着鄉親們火熱的心,他怎麼能舍得吃下去,便交給一位負傷的戰士。這位因流血口幹的戰士,此時多麼需要這個香甜的梨啊!但就在他離開陣地的時候,把梨硬塞在班長的手裡。就這樣,班長塞給排長,排長又塞給連長。連長說,馮福林營長從戰鬥開始,一直顧不上吃喝,應該送給他吃。可是,馮營長接過梨後又送給了一位傷員。這位傷員從徐教導員身旁路過時,又悄悄地放在徐教導員面前。此時戰鬥已接近尾聲。徐教導員把這個梨放在馮營長的手上說:

“老馮,這個梨轉了一大圈,又轉回來了,還是你吃了吧!”

馮營長第二次拿到這個梨,深有感觸地說:

“這個梨雖不大,可它既是群衆的心,也是同志的情。為什麼我們能夠戰勝強于我們數倍的敵人?這個梨就是答案。你是做政治說服的,還是由你來處理這個梨吧!”

姜鎖卿:一個梨的故事

此時,一副擡傷員的擔架正好路過他們身邊,徐教導員咬下一大口梨,喂進傷員的嘴裡,接着,把這個梨塞到這位傷員的手中,沒等傷員反應過來,擔架已擡着他離開了陣地。

戰鬥勝利了。像“水頭溝鳳凰頂防禦戰”在我軍軍史上留下光褲的一頁一樣,一個梨的故事,永遠銘刻在當年華野二縱五師十三團第三營全體官兵的心中。

姜鎖卿:一個梨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