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張充和驚才絕豔的一生

作者:Jojo的奇妙之旅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張充和驚才絕豔的一生

合肥張家四姐妹和宋氏三姐妹一樣,都是民國女子天團,這四姐妹是文化界的名人,朋友圈裡不知有多少響當當的民國大咖,而且張家姐妹曆經歲月,姐妹深情依舊在。

作為和錢鐘書一樣數學零分的人,能讓胡适和北大招生老師PK,特招入學,也從側面證明了她的才學。

民國年間,大師輩出,陸小曼,林徽因,徐志摩,卞之琳,巴金等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他們之間也不免會擦出火花。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最早聽到這首詩的時候就極為驚豔,心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讓作者久久難忘?

直到多年後才知道被看的主人公就是張充和,才貌雙全,善書法,會昆曲,一代文人心中的女神。

話說1933年,詩人卞之琳到沈從文家串門,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卞之琳一進門便看到了一位頭戴小紅帽的時髦女子,她就是沈從文的小姨子張充和,由于兩人還是北大校友,卞之琳心裡更是拉近了距離。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張充和驚才絕豔的一生

之後,為了表達愛意,寫過數百封信件一述衷腸,然而“愛”這個字卻始終從未從他的嘴裡吐出,他始終用的都是用鴻雁傳書,而民國那些大膽新派的女子不喜歡這種類型,要愛你就大膽說出口,默默地一直寫信的做法不能打動她。其實作在也是一樣,依然有很多男生在初見心儀的女孩後托人或者用其他古怪的方式表達,女孩會認為,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要你何用?

況且,擅長詩書畫,昆曲的張充和身邊不乏追求者,想當年出演杜麗娘,一開嗓便讓山城文化界為之轟動,194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蘇州考察,張充和在拙政園繼續驚夢,連演6場,直到累吐血。

詩人卞之琳再深情,即使這份愛意堅持了至少15年,最後等來的也依舊是張充和嫁給猶太裔學者傅漢思為妻的消息。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張充和驚才絕豔的一生

傅漢思,也是一代大家,語言學家,參與過英文版《二十四史》的翻譯。兩人相戀一年後結婚,遠走美國,在最初的大約10年裡,傅漢思都找不到工作,是張充和做了8年圖書管理者供老公繼續讀書,傅漢思才有機會進了耶魯大學。

葉聖陶曾經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個女孩,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的确如此,無論和誰結合,她們都能把日子過好。

于是傅漢思成了昆曲小生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和知名作家沈從文的連襟。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張充和驚才絕豔的一生

兩人後來都在耶魯任教,多年後,兩人還合作完成了《書譜》、《續書譜》等的英譯本工作。而且在美國期間,張充和也不忘傳播昆曲,在多所頂級大學演繹,傳播昆曲,成立昆曲社,直讓遊園驚夢驚豔海外。

那麼這樣的才女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先看看她的家庭背景,她是兩廣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女兒,從小過繼給李鴻章的四弟之女的叔祖母,幼年時期受到過最古典的教育,後來到了上海又接受了新派教育。

再看她的性情,面對卞之琳那樣浪漫的詩人的數百封情詩的轟炸,她絲毫不為所動,既不綠茶吊着他,也沒有當衆給他難堪,沒有逼迫自己什麼時候嫁出去,而是在34歲的時候才找到了外國老公,那個年代,34歲可以說是大齡。

但是她不缺追求者,也沒有自暴自棄,她的家世和才華讓她接觸到了最有文化的一批人,是以精神也更加獨立,那樣的女子,結不結婚都是一樣會幸福。即使到了百歲的時候,依然是早期寫字,讀書,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沒有争鬥之心,永遠淡然處之。

2015年6月18日淩晨,被譽為最後的才女的張充和走完了102年的歲月,駕鶴西去。她的一生,沒有像林徽因那樣有争議,也從來沒有張揚過,她一直緻力于讓中華文化在海外開花結果,所謂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說她這種女子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