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達沃斯:為全球治理把脈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月17日—21日,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又稱達沃斯論壇)視訊會議舉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複,世界經濟沉疴未去、新憂不斷的大背景下,“世界形勢”成為今年會議探讨的主題。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商業領袖及國際組織和社會組織上司人彙聚雲端,縱論天下大勢,為複蘇世界經濟、應對全球性挑戰尋找共識和良方。

如何戰勝疫情?如何建設疫後世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本次視訊會議并發表演講,就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給出中國答案——“攜手合作,聚力戰勝疫情”“化解各類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複蘇”“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摒棄冷戰思維,實作和平共處、互利共赢”。中國聲音響徹達沃斯論壇,又一次為處在十字路口的世界撥開迷霧。

危 機

又到一年“達沃斯時間”。此刻,疫情陰雲籠罩下的世界依舊危機重重。

當地時間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世界經濟論壇視訊會議上指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鍊、通脹等因素,全球經濟複蘇在急劇放緩,威脅聯合國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他還特别指出,目前離世衛組織設立的2021年底完成全球40%人口新冠疫苗接種、2022年中完成全球70%人口接種的目标還差得很遠。

世界經濟論壇素有“世界經濟風向标”之稱。據“德國之聲”報道,世界經濟論壇新聞公報顯示,2022年視訊會議主要圍繞疫情、第四次工業革命、能源轉型、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經濟展望等10個議題展開。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表示,“從氣候變化到重建信任和社會凝聚力等,諸多嚴峻的全球挑戰正在等待着我們去應對。”

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張鵬楊向本報記者指出,一段時期以來,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全球治理面臨嚴峻挑戰:其一,疫情反複沖擊全球供應鍊,造成原材料、能源、糧食價格上漲和關鍵零部件、勞動力短缺;其二,在疫情影響下,各國實施寬松的刺激性貨币政策,加劇全球通脹風險;其三,一些西方國家鼓吹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至排他主義,打着維護“國家安全”的幌子大搞科技封鎖和制裁,遲滞全球經貿科技合作;其四,社會及自然環境的平衡、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例如:疫情沖擊全球減貧成果、社會貧富分化加劇、氣候治理存在分歧和困難等。“在多重挑戰和危機中召開2022年達沃斯論壇視訊會議,對把脈世界經濟、探尋全球治理路徑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世界經濟論壇近日釋出《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除了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2022年全球面臨的主要風險還包括氣候行動不力、社會鴻溝擴大、網絡風險加劇和全球複蘇失衡。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這份風險報告反映了現實情況。2022年,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可歸納為兩方面:抗疫和發展。“一方面,疫情是目前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是局部性和階段性的,而是全球性和長期性的。持續擴大的‘疫苗鴻溝’成為全球發展失衡的一大誘因。另一方面,疫情發生以來,從空前嚴重的衛生危機到全球經濟衰退,從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尾部風險上升,到南北‘發展鴻溝’擴大、國際關系趨于緊張,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危機。”

希 望

面對重重迷霧,世界呼喚撥雲見日的正能量。

繼2017年和2021年之後,習近平主席再次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以中國智慧和遠見,為百年變局中的世界照亮前路。施瓦布高度評價說,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對推動國際合作具有裡程碑意義,他向我們展示了中國與世界在未來幾年如何走向更美加美好的未來。

“從全球化‘存廢之争’到多邊主義‘真僞之辯’,再到2022年談如何開辟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中國在達沃斯舞台上展現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意志和大國擔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剖析2022年達沃斯論壇上的“中國聲音”,關鍵詞無疑是“合作”。中國呼籲國際社會在戰勝疫情、促進複蘇、重振發展、和平共處等各方面攜手合作、互利共赢,這昭示着經濟全球化的真正未來。面對全球性挑戰,同住地球村的世界各國需要“補台”而非“拆台”,需要“衆人拾柴火焰高”而非“有人燒飯、有人砸鍋”。

外媒注意到,就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訊會議開幕當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經濟成績單”:中國2021年全年國内生産總值(GDP)為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德國新聞電視台贊歎,“中國經濟仍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發展‘穩定器’的作用進一步凸顯。”陳鳳英指出,中國總結自身經驗,圍繞抗疫和發展兩大難題,為國際社會擺脫當下困境指明了方向,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這一生動的比喻揭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谛。後疫情時代,無論是促進疫苗公平配置設定、彌合‘疫苗鴻溝’,還是破解發展難題、推動開放融合,各國都需要彼此尊重、同舟共濟、合作共赢,這才是人類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在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總監塞巴斯蒂安·布庫普看來,“應對任何一項挑戰,都不能缺少中國的引領作用,中國也确實發揮了這一重要作用。”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表示,“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展現在‘一帶一路’合作上,也展現在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抗疫支援上。”

“達沃斯論壇上的中國聲音啟示世界:團結合作則進,互相掣肘則退;開放融合則進,隔絕脫鈎則退;平衡發展則進,發展分化則退;合作共赢則進,以鄰為壑則退。”張鵬楊指出,中國方案為全球發展進步提供了良方。同時,中國作為相關倡議的踐行者,為全球經濟複蘇和實作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實質性貢獻。

出 路

處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人類社會該何去何從?達沃斯會場内外,世界在思考。

施瓦布表示,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訊會議将是2022年加強對話、推動全球合作的起點。各國上司人需要采用全新模式,着眼于長遠發展,重新開展合作,采取系統行動。

白明指出,其一,團結抗疫仍是當務之急。各國要避免“甩鍋”,繼續推動疫苗在開發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這是助人利己的明智之舉。其二,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既不能“大水漫灌”引發通貨膨脹,又不能“忽冷忽熱”破壞國際資本的正常流動和穩定性,“損人利己”、“殃及池魚”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其三,要共同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穩定性,反對秉持“以鄰為壑”思維肆意加征關稅、挑起貿易戰,應以平等對話方式解決貿易争端。

“不能複制繼續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數以千萬計的人過着貧困和健康不佳的生活。希望2022年能成為真正的複蘇時刻。”古特雷斯表示,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支援開發中國家,不平等和貧困會加深,導緻社會更加動蕩和更多暴力出現,全球要公平公正對待疫情、改革金融體系、支援開發中國家積極參與氣候行動。古特雷斯再次呼籲疫苗公平,敦促各國及制造商優先向聯合國疫苗計劃供應新冠疫苗,支援世界各地病毒檢測以及疫苗和治療的本地生産,鼓勵制藥公司向各國分享生産許可、專利及技術,讓世界早日擺脫疫情。

巴西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說,随着全球化的推進和國家間聯系愈發緊密,各國必須攜手合作,共商經濟、健康、環境等議題,應對重大全球性挑戰。

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指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各國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多邊主義,促進互利共赢,不同國家和區域間應加強對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樹立了不同國家、不同文明在彼此尊重中共同發展、在求同存異中合作共赢的典範。

高棉貝爾泰國際大學資深教授約瑟夫·馬修斯認為,堅持多邊主義、建構開放型世界經濟,是後疫情時代維護世界和平、實作經濟複蘇和共同發展的關鍵所在,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零和博弈隻會害人害己。各國應和平共處、合作共赢,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帶給人類的教訓是深刻的。全球性危機層出不窮,下一次會怎麼樣?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陳鳳英指出,面對共同挑戰,全人類應當求同存異,開展務實合作,尋求共同發展之道。(記者 李嘉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1月2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