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食用油、肉類等生活物資,隻要打一個電話就有人及時送來,我們原來值守的窩棚已經改造成菜園,蔬菜可以自給自足。”日前,記者來到騰沖市明光鎮走訪,駐守在麻栎社群白米莊三級聯防所的張忠壽告訴記者,大家一邊堅守,一邊種菜、養家禽,保障物資儲備。
春節将至,為讓守邊人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态,明光鎮積極探索,将值守的舊窩棚改造成“蔬菜大棚”,開辟出屬于守邊人的菜園子。
“自治社群有5個抵邊健康檢測點,我們以訂單式服務的方式給每個點3天配送一次物資,保障每位守邊人員都能吃上新鮮的食材和水果。”後勤保障人員黃愛福說。
截至目前,明光鎮從業人員以電話和微信溝通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卡點配送物資100餘次,送去食用油4500餘斤、肉類7000餘斤、果類5500餘斤、蔬菜13000餘斤、大米5500餘斤。
“我們做實做優後勤保障,讓守邊人安心駐守邊境一線。”明光鎮黨委書記劉建章介紹,明光鎮将繼續發揮11個臨時黨支部、75個健康檢測點、881個“十戶聯防”網格、1300餘名守邊人的作用,一體推進強邊固防、防範疫情等各項工作,築牢邊境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在滇灘鎮河西社群2号窩棚,突擊隊員钏相成面對鮮紅的旗幟再次作出了承諾:“請大家放心,我們已經做好在窩棚過年的準備,一定守好身後的萬家燈火!”
“大家不計報酬,争相報名前來守衛在邊境線上,感謝大家的責任與擔當。春節期間,河西社群後勤保障志願服務隊等着你們‘點單’,不管多大的風雪,我們‘派單’絕不打烊。”河西社群黨總支部書記潘加麗說。
雖然眼下騰沖市邊境一線氣溫驟降,但在抵邊村寨的每個路口、每個健康監測點,每支巡邏隊、每個“十戶聯防”網格單元中都有守邊人的身影,他們嚴格按照“3421”疫情防控要求,走村串戶、日常巡邏、黑夜蹲守、宣傳排查、卡點值守。
去年12月以來,龍陵縣通過選派公職聯防員、招聘專職聯防員及選聘輪職聯防員,增加強邊固防疫情防控人員力量。
“我們招聘了14名專職聯防員,選派了80餘名公職、輪值聯防員,及時填補了龍陵縣邊境聯防所人員不足的缺口,為強邊固防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龍陵縣邊防辦專職副主任王利東介紹。
雲南網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