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社科聯2020年度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社會科學普及經費)
一、項目基本情況
保山市社科聯根據《雲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2019年9月28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開展全市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積極開展課題資助、課題研究、學術研讨與交流、社科普及與宣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社科人才庫建設、社科專家庫建設等工作;創辦了保山市委政府上司下的學術性機關刊物《保山社會科學》及保山社科網、保山市社科聯微信公衆号等社科普及宣傳與交流平台;幫助全市8家機關申報成為“雲南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評選命名6個“保山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并在社科科普科研工作制度創新和工作網絡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市五縣(市、區)社科聯的建立,成立了多個研究所及省級科普基地,持續加強與各社科類學會(協會、研究會)的聯系,指導和支援五縣(市、區)社科聯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科普科研工作,形成了一個有保山特色的社科工作網絡。保山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新特色、新亮點、新格局逐漸形成,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築牢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思想基礎,服務邊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為保山市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0年在工作創新和社科科普方面有了新突破。發揮理論專長,積極宣講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深入機關、學校和社群;設立專項課題,協調市内外研究資源開展楊善洲精神和艾思奇哲學大衆化實踐研究,推動楊善洲精神和艾思奇哲學大衆化研究宣傳取得新成效。充分利用“保山社科網”、“保山市社科聯”微信公衆号等平台,開辟“社科要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保山社科成就展”“社科普及”“科普講壇”“人文之光”“社科銳評”等專欄,刊發推送各類文章162篇。舉辦“融入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民心相通機制建構”“保山市社科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讨會”“雲南省第十四屆社科學術年會保山昌甯專場”等學術研讨會議,通過省内外專家學者的交流,進一步達到了增進共識、凝聚智慧的效果,為保山下一步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提供了參考。社科科普工作有聲有色,組織全市社科理論界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成功舉辦首次社會科學宣傳普及周活動,深入村(社群)宣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脫貧攻堅理論政策和故事、社科知識等共1278場次,閱聽人達9.45萬人次;舉辦面向社群群衆的社科科普講座和教育訓練71場次,閱聽人達3950人次;進校園社科科普活動15場次,參加師生4100人次;動員幹部群衆參與全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網上競答活動,全市共有近10.4萬人次參與競答,位列全省16個州市第三位。首次成規模舉辦“雲嶺大講堂”講座。2020年,市社科聯與雲南省社科聯簽訂“加盟舉辦‘雲嶺大講堂’合作協定”,全年共申報25場專題講座,内容涉及“區塊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意識形态”“中國傳統文化”“生态建設”等。截至目前,共開展專題講座18場,閱聽人達4000餘人。舉辦首屆雲南青年社科學術演講比賽保山初賽,從15名參賽選手中決出2名優秀選手參加全省複賽,其中1名選手獲優秀獎,1名選手參加全省決賽獲一等獎,保山市社科聯獲優秀組織獎。争取省級社科科普示範基地項目1個,科普創新項目2個。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部門責任意識,強化财政支出績效理念,規範财政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根據《保山市财政局關于2020年财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保财預〔2020〕95号)要求,我部專門成立财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小組,按照“誰主管、誰使用、誰公開”的原則,由業務科室為主做好出國經費績效評價工作。
三、項目績效實作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出國境經費,2020年預算安排資金市級配套10萬元,實際到位市級配套資金10萬元,資金到位率100%。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截止2020年底,該項目資金實際支付數額為9.89萬元,執行率為98.90%。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根據部門項目支出情況,制定完善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做到部門重點項目支出均有法可依。辦公室負責管理部機關财務工作,部機關各項收入和支出統一納入預算管理。各科室、各直屬機關每年編制項目預算,提出項目支出預算建議數,由辦公室稽核彙總(稽核方式:對每年上報的項目具體論證、把關、篩選,項目的可行性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出國經費基礎性工作及預算經部務會研究同意。未列入預算的項目不得支出,不得超預算安排支出。經費開支堅持“先審批、後開支,誰開支、誰負責,誰分管、誰把關”的原則。
(二)項目績效名額完成情況
1.産出名額完成情況。
産出名額下的數量名額——召開社科工作座談會,年度名額值為4次,全年完成3次;
産出名額下的數量名額——召開社科學術研讨會議,年度名額值為1次,全年完成3次;
産出名額下的時效名額——預算執行進度:全年預計5月前召開社科工作座談會,11月召開社科學術研讨會議,實際4月召開社科工作座談會,11月召開社科學術研讨會;全年預計不滞後于預算執行進度要求,實際不滞後于預算執行進度要求。
産出名額下的成本名額——資金使用成本控制、厲行節約:全年預計資金使用不超預算、厲行節約,實際不超預算、厲行節約。
産出名額下的成本名額——每項工作開展經費支出、厲行節約:全年預計不超預算、厲行節約,實際不超預算、厲行節約。
2.效益名額完成情況。
效益名額下的社會效益名額——社科界對社科工作反響率:年度名額值為90%以上,實際反響率為98%。
效益名額下的可持續影響名額——可持續影響率:全年預計名額100%,實際完成名額100%。
3.滿意度名額完成情況。
滿意度名額下的服務對象滿意度名額——服務對象滿意:全年預計滿意率95%以上,實際滿意率99.3%以上。
四、績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2020年無績效目标未完成的情況。
五、績效自評結果
該項目實施主體明确,目标清晰,過程嚴格,結果較好。通過項目的實施,在保山市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産生了較好的影響,真正為社科工作者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課題資助、學術研讨、溝通交流、學習教育訓練等工作得到了有條不紊的開展,為促進保山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項目資金能夠按照市級财政關于預算申報、預算評審、資金申請的有關工作要求進行審批,并最終落實到位。同時,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指定了專人對項目進行監督,并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績效名額,確定了項目的正常開展。經全面綜合評價,該項目績效自評為優秀。
六、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一)按照“誰主管、誰使用、誰公開”的原則,部門預算項目績效自評報告、自評表将在相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二)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後續項目和以後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加強财務管理。
(三)建立激勵與限制機制,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将績效理念融入資金使用的全過程,将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資金配置設定的重要因素。
七、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一)管理經驗
1.項目相關科室精心組織、策劃以及各相關機關的互相支援、密切配合,是保證此項目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
2.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工作小組,項目組按統一規劃,建立集中統一,分級管理的運作機制,結合項目特點編制科學的管理辦法或實施方案,完善和規範管理制度。
3.項目負責人推進,各項工作責任到人、逐級審批、層層分管、環環相扣、各部門關聯的管理機制,全力推進項目。
4.在實施過程中規範管理到事前有設計規劃、事中有監督檢查、事後有跟蹤問效,對項目品質嚴格把關,發揮完善的機制、嚴格管理、人性化的方式對項目完成的積極作用。
5.在資金使用上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做到資金使用的安全規範,對項目經費實行專項管理,保證經費及時到位和合理使用。
(二)需改進的問題及措施
1.實施機關績效評價工作有待提升。
2.措施:繼續加強協調指導和教育訓練的力度,加強對各部門申報項目的指導,使項目編制更加符合績效評價相關要求,适時開展教育訓練,提高各部門、實施機關對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牢固樹立績效管理理念,同時進一步提高績效評價工作方式、方法,将已完成的所有工作績效成果充分展現出來。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3-2 2020年度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社會科學普及經費).xls
保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