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作者:依然踢球者

(一)惠王之死

大梁深宮,已是一片暮色。一隻枯手探出重重帷帳,垂在床沿。帳内,歎息一聲連一聲。

魏惠王掙紮着撐開他渾濁的雙眼,定睛想看清帳外燈燭幽幽的火光,可終是一片迷蒙。他不甘就這樣死,幹裂的唇不住顫抖;他不甘父輩強盛的魏國送到他手中,如今卻隻剩空殼。更何況,他從未做錯過什麼!

混沌的記憶突然湧入他的腦海——自始至終,都是他所謂股肱之臣的錯啊……

他想起公叔痤,那幾十年前便入土的老丞相。多年理政,庸庸碌碌;對外征戰,兩負于秦。少梁之戰中,竟然生生被秦軍俘虜。後來不知嬴渠梁(秦孝公)打的什麼主意,放他回國,繼續做他的空架子丞相。魏王心裡恨,更恨他門下的中庶子衛鞅——離開魏國,到秦國變法後,那西陲弱國便生出鲲鵬之翼,強大起來,蠶食魏國領土。那公叔痤如何不把衛鞅留在魏國?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是了,他的老公叔丞相誤國。還有他曾經的上将軍龐涓。魏王好似看到他大紅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好一副驕傲的身影。又有何驕傲之處呢?上将軍!六國會盟功秦,本勢在必得,卻因他的上将軍遲遲不肯進兵,錯過了與西戎兩面夾擊的機會,成為了泡影;大魏本能一統三晉、成就霸業,誰教他龐涓料不到敵情,十萬大軍盡折于馬陵?

龐涓,龐涓——惠王倚在床沿,不住喘息,表情猙獰。他如何教那人做了自己的上将軍!

還有孟轲,那儒家賢者。自己放下一切尊嚴榮光,對他推心置腹:“叟不遠千裡,辱幸至鄙邑之亭,将何以利吾國?”那孟轲卻滿口“不違農時”,絕口不提如何變疲師為勁旅。誰知他魏惠王不願再等,為何不能入秦國一樣崛起于一夜之間?

魏惠王蒼老的雙目氣得将要開裂。他向來不肯相信自己是錯的。是大臣負他,時局負他,天下負他!

他從未想過公叔痤本欲以死殉國,為了秦魏短期無戰事才被送傳回國。公叔死前向他鼎力推薦衛鞅,還說,若留不住他,便殺了他,以免給魏國留下後患;他從未想過龐涓是會盟攻秦的一手策劃者,他進兵之心是多麼急切,而自己的王弟勸自己不要早發兵;他忘了龐涓先攻秦再一統三晉的妙策,之一發兵攻趙韓,引得孫膑指揮齊軍連破魏軍;他也從未将百姓真正放在心上,哪怕一瞬。魏王心中所欲,乃是自己高高站在大梁城上,看滿眼叩首的人民,向他高喊:“大魏萬歲!我王萬歲!”

沒有誰告訴過惠王,不納賢才是過;不聽善谏是過;不惜民力是過;不順民心是過!

魏王阖上雙眼。

惠王一生不曾看清他的過錯,正如他此時看不清明滅的燈火。他不曾反思自己的過錯,更不曾想,大魏的衰落,他究竟要擔多大的責!

燈熄了。惠王長歎一聲,撒手人寰,盡他八十二歲高齡。

宮牆外,大梁陷入無盡夜色中,百姓吞咽着謬誤的苦果。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二)白三的劍

天下人都知道白三。

但天下人也都不知道白三。

沒人知曉白三的真正姓名,與他有仇的罵他是白賊,畏他的人喚他白三爺,而大多數人背後叫他作劍奴。有人說他叫白三是因為他是快劍李鬼手的關門弟子,劍出鞘三招奪人性命;有人說是因為他一生隻鐘情劍、酒、棋三樣,别無雜欲;也有人說,白三原本叫白三快,說的是他的劍起勢快、去勢快、回勢快。說的好像都不是白三,卻也都像是白三。

白三是一個很有格調的劍客,他總是一身白綢衣,捏一柄白綢扇,足套一雙白綢襪,腰間系一口銀吞口銀鞘的沉魚紋煅淬鐵劍,衣襟翩翩,纖塵不染,渾似一坨白花花的豬頭肉。豬頭肉一樣的白三一向很迷茫自己為什麼這樣有名氣——他連師父傳給他的劍法《鬼劍十三式》都沒學全。白三把這些名聲統統歸功于自己的眼神。

白三有一雙好眼睛,在尋常人眼中極快的劍招,在他看來都慢了兩三倍。白三總是一眼就看出對手劍招裡的破綻和後招,然後快速出招破解。随着一朵又一朵噴濺而出的血花,漸漸地,天下已無劍客能與白三交手。白三殺人就像在菜市上挑揀蘆筍,他那口銀劍不知浸過了幾多鮮血。沒人否認,白三是天下第一劍客。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白三以為自己的劍已經練到爐火純青,沒人能殺得了自己,自己就算有一天會死也決計不會死在劍下。

但這次白三錯了,他不但死了,而且是被劍殺死的。

那是一場在白三看來再尋常不過的決鬥。子夜的松林,樹影詭谲,陰慘的月色攢出刺骨寒氣,烏鴉栖在高高的枝桠上看底下一黑一白的兩條身影被密匝的劍影包圍。黑衣那人用面巾蒙面,一招一式一呼一吸之間竟然令白三有些莫名的熟悉。黑衣劍客劍法平庸的緊,白三面無表情,心中冷笑,想:“三招,隻要三招。”

如蝶影在眼前飛掠,三道銳利的劍風劃過,極快的劍招已畢。如斷線風筝一般地飛出去的卻是白衣白劍的白三,腹上一個血窟窿,汩汩地冒出鮮血。“咣啷”一聲,天下第一劍客的劍掉在了地上。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白三的最後一招用劍堪堪劃破了黑衣人的面巾,一張古樹一樣蒼老無波的面容。

白三的臉霎時變得比慘白的月光更白上幾分。空氣中的血腥味兒飄進了李鬼手的鼻子,師父撣了一下衣袖,彎腰撿起銀吞口銀劍鞘的沉魚紋鐵劍,他連擡起眼皮看一眼地上的白三都懶得去做。師門不幸,因果報應。

李鬼手轉身消失在陣陣的松濤聲之中。“呼啦”無數烏鴉受驚四下飛散。月光皎潔,仁慈地傾灑在地上曾經的天下第一劍客豬頭肉一樣的屍體上。

白三那雙極好的眼睛瞪得老大,他還沒看出師父的下一個劍招呢。“都是我的眼睛不夠快。”白三最後這樣想。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而這位曾經的天下第一永遠也不會知道,師父他老人家用的正是《鬼劍十三式》,而殺死他的最後一招也恰是他沒學全的那第十三式——殘缺的劍法是他劍招中最大的破綻。

白三一生看破他人的劍招無數,最終卻死在了自己用的劍法上。他一輩子都沒明白——一個劍客不怕眼睛蒙塵,怕的是心被蒙住,眼被蒙住看不見他人,心被蒙住看不見自己。

月光皎皎,松濤杳杳,嗟兮東風,送我歸鄉。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兩個真實故事,速來收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