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遞單掃碼得華為手機?安徽省消保委:忽悠 涉嫌欺詐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财經1月19日電 “先别拆!抽華為手機”、“先别撕!你有2瓶洗手液待領取”……快遞單成為了各類小廣告的“新陣地”,這些廣告大多印在快遞單收寄資訊的下方,與包裹資訊融為一體,占了整個快遞單五分之一的位置,并用充滿“福利”性的廣告詞為誘餌,引導包裹的主人參與。但這些廣告語的背後真的有免費“福利”嗎?

近日,安徽省消保委微信公衆号發文稱,調查人員從未抽中過以上廣告語中的任何一個獎項,甚至還有推廣内容因涉嫌涉欺詐被“暫停服務”的情況。

百世快遞的廣告比例最高

2021年11月11日-2021年12月25日,安徽省消保委對1111份來自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快遞、韻達快遞、順豐速運(含豐網速運)、中國郵政速遞(EMS)、極兔速遞等快遞公司的快遞單樣本進行了測試、統計和分析。

安徽省消保委發現,在各快遞公司自有樣本含廣告快遞單比例的調查中,廣告比例最高的是百世快遞,八成以上的快遞單都有廣告;其次是極兔速遞、韻達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七成以上快遞單都有廣告;第三梯隊是中通快遞,六成以上快遞單有廣告。

這意味着,消費者網購時常接觸的快遞中,半數以上的快遞公司發出的包裹快遞單上都有廣告,且含廣告快遞單占比均在六成以上。

廣告相對較少的是順豐,98%的快遞單都沒有廣告,且有廣告的快遞單均來自其旗下品牌“豐網速運”,廣告占比不到2%。其次是德邦、京東部分,90%的包裹都沒有廣告,廣告占比不到10%,且有廣告快遞單均來自德邦快遞,在京東的快遞單上沒有發現廣告。

七成以上廣告來自“三通一達”

統計資料顯示,在收集的1111個快遞單樣本中,有674個樣本中含有廣告,占比高達60.67%,也就是說,每10個中至少有6個人收到的包裹面單上有廣告。在674個有廣告的快遞單樣本中,韻達快遞、圓通速遞占比都在20%以上,中通、申通占比都在15%以上。“三通一達”(圓通、中通、申通、韻達)含廣告快遞單占廣告樣本總量的七成以上。也就是說,消費者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數快遞單廣告來自“三通一達”。

順豐、德邦快遞含廣告快遞單樣本在所有含“廣告”樣本中的占比不到0.5%,占比很低。

拼多多廣告最多

調查小組在對674個有廣告的快遞單樣本掃碼測試中發現:出現最多的廣告是拼多多的“天天領現金 打款秒到賬”活動,占比39.32%,也就是說将近4成都是此廣告。

調查顯示,此類領現金的流程是你需要不斷邀請好友助力,擷取抽獎機會,然後通過抽取金币、幸運值等一系列東西不斷地積累、兌換,環環相扣,以達到湊足提現金額的目的。小組中有人邀請近20位好友助力後,沒能提現,其他參與人員也沒人最終提現,但都下載下傳了APP,“免費”為活動進行了推廣。

此外,調查小組還發現一個叫做“取件福利社”的推廣頁面,廣告占比22.11%。這個大轉盤抽獎活動在快遞單上的宣傳廣告語有:“抽華為手機”“待抽取:2瓶洗手液”“别扔!掃碼抽取5.87元”等等。

然而在測試中,調查人員從未抽中過以上廣告語中的任何一個獎項,所謂的獎項都帶有明确推廣目的,并沒有什麼獎項真正是廣告宣傳文字中提到的“免費”,很多廣告抽獎前都要先填寫詳細的個人資訊,甚至還有推廣内容因涉嫌涉欺詐被“暫停服務”的情況。

快遞公司、購物平台互相推诿責任

在對快遞單廣告來源調查時,安徽消保委發現,快遞公司、購物平台和菜鳥互相推诿。

各大電商平台認為廣告來自快遞公司;各大快遞公司反映初始快遞單是空白的,沒有任何廣告,快遞單中的廣告是在賣家列印環節産生,是以問題在電商平台或賣家,與他們無關;菜鳥方面表示菜鳥上門取件包裹上是沒有廣告的,電商平台賣家發出的包裹,都是賣家與快遞公司直接合作的;驿站從業人員及快遞小哥反映存在廣告的快遞單是從各電商平台流出的,他們列印的快遞單中不含廣告。

根據調查小組實地走訪調查,快遞單廣告是在“商家使用各平台列印軟體列印快遞單”這個過程中産生的。調查顯示,在樣本較多的快遞單中,除了極兔、順豐快遞單之外,調查人員在申通、中通、圓通、百世、韻達、中國郵政(EMS)快遞單上都看到過“本包裹由菜鳥提供智慧技術支援”或“菜鳥攜手快遞公司”字樣。

此外,快遞公司幾乎都認為,廣告隻要不是自己釋出的,就不需要為此負責。并且在咨詢中,部分快遞公司客服表示:因為這些廣告不是快遞公司廣告,也不是快遞公司釋出的,是以即便消費者遇到了問題,快遞公司方面也無法為其解決。

對此,安徽消保委質疑,快遞單廣告印制的位置是在快遞公司提供的快遞單上,如果沒有快遞公司允許,并且提供這樣的“廣告位”,這些廣告又怎麼能出現在印有快遞公司logo的快遞單上呢?

多數消費者希望取消快遞單廣告

在“快遞單廣告真實性”的消費者調查中,近半數的消費者表示快遞單上的廣告存在宣傳與實際不一緻的情況,面單上的廣告文字涉及抽獎,掃進去可能是其他APP、理财産品的推廣。

而在是否想要取締這些快遞單廣告調查中,五成以上的人投了贊成票。此外,對這些廣告表示無感的消費者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由此可見,快遞單廣告并不能為多數消費者所接納和信任。

安徽消保委:快遞單廣告涉嫌侵犯消費者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快遞面單上釋出的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對廣告主、廣告釋出者、廣告經營者行政處罰,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快遞公司也會承擔連帶責任。

安徽消保委認為,快遞單廣告是一種點對點投遞給消費者的商業性資訊,在沒有經過消費者同意下,在快遞包裹上張貼廣告,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和個人資訊保護權,侵擾了消費者生活的安甯,侵犯了消費者的隐私權。

快遞單廣告釋出者應停止以所謂的“福利”為噱頭,忽悠消費者。快遞公司有義務、也有責任對自己“陣地”上的内容進行稽核,確定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