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述評:“備豫不虞”如何為浙江夯實發展信心?

作者:MtimeTime.com
述評:“備豫不虞”如何為浙江夯實發展信心?

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會場。 張斌 攝

中新網杭州1月19日電 (記者 張斌)“現在的形勢下,大家更要有信心,這比黃金還寶貴。”

浙江省兩會正在杭州舉行。會議期間,來自金華的浙江省人大代表、今飛控股集團董事長葛炳竈面向中新網記者分析企業現狀和經濟趨勢時如是說。

他認為,2021年,浙江全省生産總值7.35萬億元,經濟總量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但在外貿、内銷都面臨一定壓力形勢下,找到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更合理的增長方式尤為重要。

如他所言,目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面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複雜局面,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民營經濟大省浙江感受明顯。

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該省不同程度顯現,經濟發展面臨很多不确定性,産業鍊供應鍊面臨重構重塑,企業面臨“缺櫃”“缺工”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産業結構、經濟結構與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還有差距;經濟、金融、安全生産等領域仍有不少風險隐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闆;一些政府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面對前進道路上的不少困難和挑戰,民營企業家的信心,乃至浙江的信心從何處來?

信心或許就源自問題“本身”——相比看不到風險的盲目樂觀,看到問題後的冷靜分析和理性處置,恰是驅動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泉和信心來源。

“實際上,黨委政府能直面問題,并且把應對問題的辦法理清楚,對發揮經濟主體的信心更重要,(企業)也才會有更大底氣。”葛炳竈稱,此方面,浙江政府一直比較睿智、清醒。如近年來,浙江就持續通過推動數字經濟和傳統制造業的結合,促進産業轉型更新。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據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該省将堅持底線思維、發揚鬥争精神,打好防範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和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保持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2022年開年,浙江甯波北侖、金華永康、杭州餘杭接連出現疫情,一場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快速打響。在演練和實踐中,浙江不斷完善疫情防控六大機制,努力實作快檢測、快流轉、快編組、快轉運、快隔離。

最新資料顯示,浙江已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41億劑次。該省已提出,要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不斷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水準,堅決打赢疫情防控總體戰遭遇戰殲滅戰。

浙江還計劃,要全力防範經濟金融風險、全面加強安全生産、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等。

面對提升制造業核心競争力過程中的“卡脖子”等難題,浙江還将重塑制造業高品質發展政策體系,強化鍊條式培育,推進創新鍊産業鍊融合發展,實施強鍊補鍊固鍊項目60項以上。

提出要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浙江還明确稱,要強化境外項目風險防控;談及“要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中”的“飯碗”問題,這方“寸土寸金”的發達省份亦提出,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科學編制實施耕地恢複補充方案、推行“田長制”、確定糧食播種面積1510萬畝等……

如何進一步夯實發展信心?

浙江提出“三個千方百計”:千方百計惠企助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激活居民消費,增強内生動力和發展後勁;千方百計穩外資穩外貿,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