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貧困現實猶如生命枷鎖,沒錢就隻能保持卑微的姿态

作者:馮相軍
貧困現實猶如生命枷鎖,沒錢就隻能保持卑微的姿态

倔強生長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終究替代不了柴米油鹽,人,即使有再高遠的理想,再孤傲的個性,也必須不折不扣地屈從于貧困的現實。它如一副枷鎖,鎖住人的軀體,讓人蜷縮成扭曲的姿态。沒有人自甘沉淪,放任堕落,而要想改變,必須掙紮,要想解脫,必須磨煉。

辛酸隻能留在心底,直面現實,不要奢談幸福的理想,那是成功人士彰顯尊貴和品位的心靈雞湯。人家吃肉,喂你雞湯,而你如果沉迷其中,回味悠長,則無異于向現實繳械,向命運投降。不論世界包裝得如何華麗奪目,自己都必須清醒地覺察,這世道的高地,永遠掌控在強者的手裡,你如果安排不了自己的命運,那就隻能聽任别人對自己命運的安排。

生活在美國舊金山的黑人男青年克裡斯,以全部的家當買回了好多台所謂的高科技醫療産品骨密度測量儀,然後,向醫院或診所推銷,以維持生計。奮鬥之路遠沒有他想象的那樣平坦。沒有人願意購買這種高科技産品,即使他全程陪笑口吐蓮花也無濟于事。現實令他的日子捉襟見肘,因為每個月他賣不出兩台,就應付不了孩子的學費和家庭的房租。

貧賤夫妻百事哀。妻子終于忍受不了生活之困,也再不相信克裡斯信誓旦旦以後面包會有的鄭重表态,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克裡斯本就不堪的生活陷入空前危機。他與孩子相依為命,但沒有錢,連房東都忍無可忍地予以無情驅逐。然而,克裡斯搬出了孩子,以及自己滿含熱淚的無路可走的可憐相,最終使房東動了恻隐之心,允許他拖延一周——條件是将牆壁粉刷一遍。

貧窮,既不被人同情,也不被人憐憫。這就是文藝作品呈現出來的現實世道。

他很勤奮,也很吃苦,不懼挫折,不畏失敗,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執著的奮鬥去打開事業新局面。努力了,不一定有結果,奮鬥了,不一定會成功。克裡斯以自己的切身經曆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

作為男人,克裡斯可以承受苦難壓迫,卻經不住金錢負重。沒錢,如何養孩子?怎麼付房租?甚至,因為沒錢,克裡斯竟然乘坐計程車之後選擇逃單,以至于在倉皇逃跑中遺落了那台被其視如珍寶的儀器。

那份狼狽,已經承載不起一個男人最起碼的生存尊嚴。

在命運的轉角,克裡斯獲得了一個入職大公司的面試機會,唯一的遺憾,是公司在實習期沒有工資,這意味着,除了20人裡勝出1人的5%的成功機率,他還要為如何熬過這六個月進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精打細算。經濟拮據使他一而再地選擇逃離。從房東家裡搬出來,他住進了條件更差的汽車旅館,再後來,連汽車旅館也住不起,迫不得已住進了公共廁所。外面敲門聲咚咚響,他摟着孩子,躲在裡面,不敢吭聲,不甘命運又無能為力的窘迫令他在狹小而冰冷的空間獲得了眼淚宣洩的暫時釋放。他是一個父親,卻根本扛不起孩子快樂的童年。

城市繁華與他沒有任何關系,高樓林立,卻沒有他的安身之所,他如盲流一樣,無家可歸,流落街頭。在公司,他是最賣力最用心的那個人,他知道,這份工作對他來說意義重大,決定了他和孩子的未來。撥打電話拉客戶是他的主要業務,除此之外,他還要時不時地聽上司的召喚,端杯咖啡,取個檔案。與客戶約會,他風馳電掣,馬不停蹄,哪怕被車撞了,也拒絕等警察處理并放棄上醫院——時間就是機會,他浪費不起。與其他同僚不同,上班期間,他不放話筒,不喝水,不上廁所,隻為争取更多時間,撥打電話,變現客戶,并盡可能将工作提前做完,然後帶着孩子去教堂舉辦的收容所門口排隊以獲得一個席位可以讓孩子安然入睡。

在那段拼命的日子裡,克裡斯的眼裡沒有未來,破産已然令他陷入絕境,即使賣血也難以維系。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卑微的存在,與公司富麗堂皇的體面形成鮮明的反差。

或許,是他孜孜不倦的勤奮得到了命運的垂青,或許,是他持之以恒的努力改變了人生的軌迹。他被公司錄用了,人生從此翻開新的篇章。那些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那種弱不禁風的卑微姿态,都随着他人生的華麗轉身煙消雲散。

顯而易見,克裡斯是文學藝術創作出來的勵志典型,在遭遇類似境遇的時候,他會成為一個行動榜樣,一個精神方向,指引我們以堅硬的脊梁頂住現實命運的擠壓,勇敢而堅毅地掙紮前行。

如果命運将他徹底擊垮,如果他将自己恣意放逐,他的故事,将會淪為塵埃,沒有人知道,更不會搬上熒幕演繹奮鬥傳奇。苦難,僅僅對于成功者具有訴說和傳頌的價值。

是以,如果還在成功的隊列之外,如果還在沒錢的現實窘境中卑微地活着,那麼,請收拾好自己的行囊,整理好自己的心緒,不念過往,不訴滄桑,咬着牙掙紮,橫下心奮鬥,才是實作人生翻篇的唯一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