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昨日新增本土确診7例 無症狀感染1例 廣東疫情1月19日通報 梅州五華三鎮、中山等地全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作者:閩南網

廣東昨日新增本土感染“7+1”,涉及深圳、珠海、廣州三地

  1月18日0-24時,廣東省新增本土确診病例7例,深圳報告1例,珠海報告6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例,廣州報告。

  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确診病例2例,廣州報告1例,來自美國;佛山報告1例,來自沙特阿拉伯。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4例,廣州報告3例,分别來自美國、澳洲和蘇丹;深圳報告1例,來自新加坡。新增出院13例,目前在院231例。

  截至1月18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7044例(境外輸入5025例),其中确診病例3684例(境外輸入2045例),無症狀感染者3360例(境外輸入2980例)。(“健康廣東”微信公号)

廣東梅州五華縣三鎮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月19日,記者從梅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了解到,五華縣岐嶺、潭下、華城三個鎮(除封控區外)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共采集樣本142497份,結果均為陰性。

(總台記者 鄭澍 陳惠婷 陳傑雄)

中山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首批采樣結果出爐 均為陰性

1月17日至18日,中山市按照“應檢盡檢、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原則分兩批在全市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1月18日15時,坦洲鎮、三鄉鎮、闆芙鎮、神灣鎮、翠亨新區(含南朗街道)、火炬開發區(不含群眾街道)、東區街道、南區街道、石岐街道、沙溪鎮、大湧鎮第一批11個鎮街累計采樣2310267人,結果均為陰性。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翔宇

廣東加強國際郵件快件清關後寄遞環節疫情防控

近期,國際郵件、快件的疫情防控工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日前,廣東省郵政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國際郵件快件省内寄遞環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國際郵件快件省内寄遞的疫情防控工作。

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廣州等地切實做好國際郵件快件在清關完成後全市運輸、處理(分揀、中轉)、投遞等重點環節和作業場地、人員、車輛、環境等重點部位的疫情防控工作。

廣州:

到達市内立即二次消毒

“國際郵件快件在清關到達市内第一站後,應進行二次消毒處理,消毒過程應全程監控,完成消毒的應在包裝上粘貼‘已消毒’的辨別,同時在投遞前會向收件人發送有關防護的提醒,或在郵件上張貼有關提醒。”廣州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廣州市郵政管理局表示,涉及國際郵件快件分揀、中轉、投遞等場所應備案管理,劃分專門區域存放和處理,與國内郵件快件區域實行實體隔離,并定時對場所及其作業裝置進行全面消毒處理。

對于國際郵件快件的運輸車輛、投遞車輛,廣州市郵政管理局要求,其應相對固定,裝載國際郵件快件時不得混裝國内郵件快件,裝卸作業、投遞完成後實行一趟一消殺。

此外,廣州市郵政管理局還要求,直接接觸國際郵件快件從業人員需完成全程疫苗(加強針)接種,按照固定崗位實行備案管理。

珠海:

堅持“人、物、環境”同防

在珠海,共有6家經營國際郵件快件業務的快遞企業,其中4家在廣州或深圳清關,2家在珠海清關。據統計,每天從珠海清關的進口快件大約為6000件,在國際快件中心處理後發往全國各地。在珠海本地派件的進口國際郵件快件數每天約800件。

為此,珠海市郵政管理局加強重點環節防控。要求快遞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實施最嚴防控措施,堅持“人、物、環境”同防。督促指導經營國際快件的郵政快遞企業做好國際郵件互換站、國際快件處理場所等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消毒、通風等工作,嚴防境外疫情特别是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疫情通過寄遞管道輸入。進口國際郵件快件,在進入生産處理環節之後,第一時間進行全面消毒,確定郵件快件外包裝消毒到位、車輛消毒到位、分撥處理形成閉環。

東莞:

投遞時“一件一手消”

據介紹,東莞嚴把運輸管理各環節。要求各企業嚴格落實運輸國際郵件快件的駕駛員及随行人員不得參與清關後裝卸作業,運輸過程中不得擅自開箱。車輛進出口岸時,駕駛員及随行人員除按要求進行車輛、人員資訊登記外,避免與其他人員發生不必要的接觸。運輸車輛清關後到達目的城市第一站卸貨前和卸貨後,要對車體表面、裝載過國際郵件快件的車廂内壁和運輸作業人員可能接觸的部位進行徹底消毒。運輸車輛裝載國際郵件快件時不得混裝國内郵件快件,裝卸作業、投遞完成後實行一趟一消殺。

同時,妥善處理國際郵件快件,做到“一件一手消”。國際郵件快件在清關後到達目的城市第一站後,第一時間進行二次消毒處理,消毒過程應全程監控,完成消毒的應在包裝上粘貼已消毒的辨別。國際郵件快件投遞時,應“一件一手消”,直接投遞至收件人,不得存放在末端服務站待取或由他人代領;提倡使用智能快件箱等無接觸方式投遞。

郵政廣航中心:

郵件“兩次六面消殺”“24小時+24小時靜置”

中國郵政廣東省航空郵件進行中心(以下簡稱“郵政廣航中心”)嚴格落實進境郵件消殺工作,對進境郵件消毒實行“兩次六面消殺”“24小時+24小時靜置”。

當國際進境郵件到達白雲國際機場,機場貨站對所有進境貨物進行全方位消毒靜置30分鐘後傳遞給郵政廣航中心,郵政廣航中心劃出專門區域處理進口郵件,所有進入管控區域人員穿着“五件套防護”(防護服、面屏、N95口罩、丁腈手套、鞋套)要求,并按“三區”(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管理要求,對污染區作業人員實行集中居住、封閉管理。

進口郵件到達郵政廣航中心,在特定的圍蔽區域進行靜置24小時,之後從業人員再對每一件郵件表面六面消毒,消毒完的郵件再由專職人員放置到專門的靜置區域,再放置24小時後才可後續處理。通過兩次消毒加48小時的靜置,盡最大可能保障消毒效果。同時,其聘請專業檢測機構每天對處理場所環境和郵件外包裝進行環境核酸采樣檢測。(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露)

快遞企業:

進行國際郵件專網作業

“對于國際郵件疫情防控工作,我們調整整體作業流程,制定國際郵件專網作業,國際郵件快件在清關進入公司處理後,嚴格執行‘四專’作業要求,專趟運輸、專人分揀、專人投遞、專用場所作業,做到國際郵件單獨處理,不與國内郵件混合作業。”廣州郵政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負責制定國際郵件專網投遞的郵政從業人員說道:“國際郵件專網專投增加了企業成本,但為了保證市民的身體健康,切實築牢國際郵件快件疫情防控屏障,做到疫情防控和保障服務兩不誤,郵政将始終嚴格按照各級郵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和指南落實。”

順豐快遞的相關人士表示,他們按照防疫辦、海關、機場的防疫消殺要求,對國際件嚴格實施及遵守全流程的防疫措施,包括自營網點、自寄自取點、中轉設施、倉庫、辦公大樓、營運車輛,以及客戶快件均進行消毒處理,以保障客戶、員工及快件的安全。“為保證快件安全,針對場地内快件、裝置、地面以及車輛,每日2次進行防疫消殺。同時對車輛、場地定時進行消毒和登記存檔。”(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露)

商場商戶:

進口冷凍食品上市需“五證一碼”

要做好國際貨品防疫工作,消費鍊條上的有關企業做好貨品的消殺和把關工作至關重要。

廣州市澳興冷鍊供應有限公司的澳興集中監管倉就是廣州市第一批啟用的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之一。記者了解到,集中監管倉對于進口冷凍食品嚴格遵照“預約-按預約時間入庫-開箱前消毒-外包裝采樣-消毒-靜置-内包裝、内容物采樣-中轉庫暫存”等流程進行管理,一旦檢查發現陽性,就會啟動應急處置響應,阻斷陽性貨物流入市面。

商場商戶也積極作為。廣州友誼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對進口冷凍冷藏食品索證素碼溯源及消毒工作,進口冷凍食品憑“五證一碼”方可上市流通。

在對進口水果做好防疫措施方面,永旺美思佰樂(廣州)商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貨物到貨時用酒精消毒外箱表面,檢查水果的報關單、核酸檢測報告、檢疫證和消毒證等有關證件,驗收合格的水果入庫存放在指定區域,與國産水果間隔30cm,并在冷庫通中錄入,列印出二維碼在賣場公示。(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許曉芳)

收到境外包裹,怎麼處理?

相關部門建議,市民朋友如非必要不要從境外高風險地區郵購商品,謹慎郵購國内有本土疫情報告所在地區的商品。

收快遞時如何做好防護呢?廣州市衛生健康宣教中心給出指引:收快遞時應正确佩戴口罩、戴一次性手套;提倡使用無接觸配送或快遞櫃掃碼取件,如果需要當面收件,應和快遞員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收到快遞,在戴好口罩和手套的情況下,推薦使用濃度為75%的乙醇消毒液,将快遞外包裝等物體表面擦拭兩遍,時間3分鐘;快遞外包裝盡量不要帶到室内,及時按照垃圾分類原則處理;處理完快遞後,丢棄一次性手套,使用“七步洗手法”認真清洗雙手15秒以上。(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新冠病毒“物傳人”風險多大?

據新華社電北京市和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在1月17日分别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上,各自通報了當地本土确診病例的情況,均研判不排除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為何做出這一判斷?新冠病毒通過境外郵件及其他物品“物傳人”的風險有多大?記者依托權威資訊來源進行梳理歸納。

為何懷疑“物傳人”?

核酸檢測和基因測序給出指向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17日在釋出會上通報,北京此前發現的1例本土确診病例,發病前14天内無外省市旅居史,經流行病學調查及大資料比對,未發現其與入境人員、京外風險地區來京人員、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等有軌迹重合。

據介紹,病例自述近期曾收發過國際郵件。經采樣和核酸檢測,疾控人員發現郵件的部分包裝外表面、内表面及檔案内紙張标本顯示陽性。對病例标本的基因序列分析顯示,病毒與北京既往病例以及近期國内報告的毒株均存在差異,不屬于同一傳播鍊,與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離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較高。

龐星火表示,結合病例流行病學史、可疑物品樣本檢測結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測序結果,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當天,深圳舉行釋出會通報,當地一起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組與以往境外輸入病例也不同源,與全球資料庫中北美地區上傳較多序列的基因組100%同源。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林漢城介紹,該病例從事境外冷凍試劑收發貨工作,曾接觸和分拆了來自北美的快遞,未做個人防護,不排除由境外輸入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的可能性。結合流行病學調查,病毒溯源正在進行中。

“物傳人”風險有多大?

不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

新冠病毒在低溫下長時間存活并經冷鍊傳播的案例,過去一年多來在大陸部分地區曾先後出現報道。大陸疫情防控一直堅持人、物、環境同防。

不過,梳理公開報道中的“物傳人”情況,可以發現基本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物傳人”的限定條件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

在此前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物傳人”要造成感染,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物品污染較重;二是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三是接觸污染物品時未采取适當防護措施。

吳尊友認為,相比受到人感染,受到物感染的病毒量不同,病例容易出現無症狀感染或輕症感染,往往發現不夠及時,可能引發新的疫情。

既往案例中,一度有過部分食品表面檢測出核酸陽性,曾引發“物傳人”擔憂。為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人專門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光是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隻能說明曾被新冠病毒污染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露、陳治家、劉滿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