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習練太極拳 如何才能迅速進入“太極”狀态

作者:太極那些事

第一步:尋找太極陰陽球

像是畫圖一樣,要将己身與外部空間共同建構一個太極陰陽球,先得從“找點”開始。

1、找點:

平行步站立時,通過身軀的前移後蕩,中軸在兩腳的前腳掌到後腳跟之間移動,尋找中軸與兩腳湧泉連線的中心點。找到了泉湧這一點,所謂“勁如泉湧”。像是地下一眼清泉,被踏開了泉眼,這泉水就會往上噴射出來。從實體學上說,這一點正是全身地心引力以最佳角度得以回報的“點”。

平時,重心前後移動時,當人的重量,寄于兩腳湧泉連線的中心點上了時,全身間架處于舒展狀态,人會覺得輕松便利,最不用力。找到這一點後,人站立狀态下,原本一部分由腰椎骨所承受的重量,也會悉數松沉,像是泥工砌磚頭一樣,每一塊磚都疊的很平整,都是沿着一條垂直的平準線來疊放的,那麼,整個牆體的重量,就隻承受在最下面的這一塊磚頭上。

如果,這牆體砌的彎彎扭扭的,那麼,所有的彎曲處,就會承受上面幾塊磚頭的重量。

2、找線:

《楊家老拳譜》之《太極平準要頂解》雲:有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囟門也。上下一條線,全憑兩平轉。尾閭至囟門一線,下垂于地面,與兩湧泉連線的中心點相接,便是我們要找的第一條線。囟門-會陰-兩湧泉連線的中心點。

這一條線,隻是半條經過身軀,半條在兩腳下,不經過身軀的。之是以強調半條有形、半條無形,目的是要着意于兩腳下這無形的半條。太極拳運動時,着意于半條有形、半條無形的整進整出,那麼,每招每式之間,都會有平送身軀的意味,前移後蕩中,也自然會帶着身邊的整個空間一起鼓蕩,像是人置身于遊泳池裡一樣,整潭的水,就會鼓蕩起來。這一條或許就是所謂的“無根樹”。

第二條線,前後步站立時,前手的食指根節、前肩裡根、前胯裡根、前腳湧泉等,這些點勾勒成一條曲線。而後肩裡根與後胯裡根之間,像是插一杆标槍,一直下垂到後腳踵,這是第三條線。

這三條線,構成了漢字的“川”字。“找線”訓練,其實隻是我們通過大腦,在自己的身軀中,去尋找賴以指揮身軀變化的标杆。通過這種“尋找”,使得我們的身軀更加的便于接受大腦的調控。在調控這三條線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求将這三條線,這個“川”字三筆筆畫的間距,盡量的拉寬。

将三條線的間距拉寬,就會使得身軀前面的空間變得更大。楊家太極拳中的“川字步”,講的就是這層含義。拉寬三條線的過程中,其實也是開肩、開胯的過程。通過開肩、開胯的訓練,使得胸腹肌肉、肌腱舒展開來。倘若肌肉硬的、緊張的,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空間就被縮小了,那麼氣血就不通暢了。肌肉一旦舒展,經絡就暢通了,氣血就暢通了。

3、找面:

點、線、面、球,在川字步的前提下,就能來找面。

第一個面,用意念想象着,在兩肩處,套上一個呼啦圈,且不能讓這個呼啦圈掉下來,意思是,肩打開後,像是氣球充氣,将呼啦圈脹住了。這幾乎是一個有形的圈。

第二,在腰上,也套上一個呼啦圈。腰上這個圈,一半有形的,夾脊扒開來,命門稍稍外凸了,拔背其中的一個要領,就是在命門處左右上下都有對拔的意思。這時,就像京戲裡,有身份的人出場,男的女的,腰上都套着一個圈,這叫“玉帶”。有了玉帶,氣宇軒昂了。

第三,用意念,在膝蓋上也套一個呼啦圈。靠腿一側之外,幾乎是無形的一個圈。兩腿内像是有個氣球,在不斷的充氣,這樣才能把這個呼啦圈固定着的感覺。孫祿堂先生描述的,兩腳有内開之意,無内開之形,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找到川字步三條線,又分别在肩、胯、膝上,用意念套上了三個圈,我們還要盡量的讓身軀放松下來,舒展開來,不能縮,不能緊。這樣,我們對自己身形的調控,就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空間感了。這個空間感,從形态上講,有點像衛星電視的信号接收鍋。

4、找球:

在三條線、三個圈的前提下,再用意念想象着,用頭頂開始到後背、後腰,再用腳底向胸前,套一個大圈,好像整個人被套在了一個大圈裡。這樣,我們的軀體,就構成了有形與無形所構成的有機體了。身軀有形的三個部分腳、軀體、手,與無形的三塊空間,共同建構了一個陰陽球體。手、腳、軀體,國術上稱作是三大節。

腳為根節,像是樹根。軀幹,是中節。手呢是梢節。是樹梢。相對于這三大節而言,兩腳下的空間、兩手下到胸腹前的空間、兩眼内視反聽後,眼線沿着兩耳朵尖向前,涵蓋虛拟對手所形成的空間,這是通過調控身軀後所必須調控的與身軀有形部分相關聯的三塊空間。

在大腦的指控下,逐漸的由點而線,由線而面,由面而球的去尋找這個太極陰陽球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間架結構,這個間架結構,就會均勻的來承擔自身的重量,甚至能夠承載來自對手的重量和沖擊力。

整個人就會象是一個沖滿氣的氣球一樣,兩腳與地面之間,會有若即若離的感覺,所謂如履薄冰。這樣,肌肉和骨架都會處在最為放松的狀态了,人體内的經絡就會最大限度的通暢。

第二步基本功:運動的層次

找到“太極陰陽球”後,就該開始用大腦去靈活的調控這一球體了。為了便于大腦對這一“太極陰陽球”的調控,我們不妨先将運動分作一些層次,來單獨訓練。

1、内動:

太極拳的松柔,其實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由不松走向松柔的過程。用球體來譬喻,假設一個氣球,在沒有充氣時,這氣球癱在地上,這樣的狀态,陳氏太極拳雲南分會,是一種“懈”。如果将氣球充的狠飽滿,像是實心球一樣了,那麼這個球就過于硬了。

球體這一狀态,也不能叫做松柔。先把這個球體,将氣充足,然後再适當的放掉一些氣,這樣的球體,用手去按它,也能按得進去,但是越用力按,越會覺得來自球體的反彈和轉化。

這樣的球體,就可以稱作是“松柔”了。同樣的道理,自身的這個太極陰陽球,由小變大,再由大适當的變小一些,身體的太極陰陽球,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其實就是将身體走向“松柔”的過程。這一充氣過程,展現在基本功裡,就是“内動”。

2、腳踝骨的運動:

腳踝骨因為承受了人體的重量,不容易放松了。人體一旦受外力作用,身體所受的外力,就會傳導到腳踝骨處,倘若腳踝骨與腳底闆之間相連處沒有放松,就無法釋解這些外力,最後,腳底就離地了。腳踝骨越緊張,身上所受的外力,就直接對抗腳底與地面的摩擦力,人就越會被跌出。

是以說,腳踝骨其實充當着腳底闆與小腿胫骨之間的緩沖功能,一旦腳踝骨松靈了,它就具有一種緩沖功能的,身體所受的外力,傳導到小腿胫骨之後,就被腳踝骨與腳底闆之間給緩沖了,這樣,腳底闆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就足以抗衡業已緩沖了的外力,人就變得很穩了。

拳論中“一動無有不動”,其中有一個概念,就是講腳踝骨的運動。隻有腳踝骨處運動了,才能帶動全身身軀的整個運動。

由于腳踝骨的前後左右的運動,使得人的重心,在兩腳之間,前後左右,有一個圓形的緩沖空間。人維持重心的範圍就會變得大一些。人重心所維系的這個區域,我們叫做“際緣”。人的重心,在這個際緣範圍内,是穩定的,一旦超出際緣的範圍,就會失去平衡。是以說,人維系重心的這個際緣,它的範圍大,平衡功能相對就好。你的這個際緣範圍大了,你就有資格将别人的重心,逼迫到他的際緣邊沿,那麼對方就會失去平衡,或被跌出。

3、中軸的平整移動:

中軸的概念,常常容易被誤解。重心的概念與中軸是有差別的。古人其實不習慣講重心的。重心是西方實體學的概念。譬如一扇門,門的重心應該是整扇門中間的那一中心線與地面接觸點上。

而門的中軸就不同。門的中軸,可以裝在門的左邊,也可以裝在門的右邊。或者幹脆象旋轉門一樣,門軸是在中心線上。門軸在中心線上,“中軸”就與“重心”合一了。門軸在左右向時,就與門的重心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了。

太極拳運動,要求中軸可以前後左右平整的運動,目的是練到兩腳虛實分明。

習練太極拳 如何才能迅速進入“太極”狀态

4、胯不動轉腰:

中軸能前後左右平整移動之後,身體就可以以腰胯為界,分作上下兩半,就像一個球體,上下兩半球像是瓶蓋與瓶子,上半運動時,下半不動。相對來看,上下兩半球就成反向運動了。就身體而言,腰以上是一部分,胯以下是另一部分。

人體在左右向轉動時,其實是轉動腰以上的這半個球體,胯以下的半個球體,盡量要固定住。就像是古時候的磨盤,兩個盤重疊着,轉動上面這個石盤時,下面的石盤是不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一方面能夠保證穩定性,更重要的是,雙手随着腰左右向的運轉後,與下盤胯以下相對固定後,與胯以下的雙腳構成了反向的作用力。

就像是杠杆原理中,動力臂、作用臂與支點這三者關系一樣。太極拳左右向的運動方式,都要注意腰胯的分離。這種胯不動轉腰,老輩有稱之為“扭脊”的。

第三步基本功:規矩與法度

在拳架中,幾個層次的運動是一種有機的組合。初次調控陰陽球時,會出現顧此失彼或力不從心的現象,身形、手腳不聽大腦的調控,這叫“妄動”。懂得身軀各部位在運動過程中的的規矩和法度,動必有方,太極拳就能“以小搏大”。

太極拳運動中的規矩與法度,主要有:肢體局部的定位、主被動關系、腰胯分離、勁路的方向與運作軌迹、手與身軀之間構成的角度變化等,太極樁。這些規矩與法度,都是為了滿足太極拳武技内涵中的力學原理和心理學因數。

太極拳是一門調控身心的學問,通過調控自身的身心,能夠影響對方的身心。明确了太極拳的這一定位,就不會有好勝鬥狠之心了。而是通過自身的修為,來達到影響你周邊人的,甚至能夠改善周邊這群人的身體狀況,全身心的去享受太極拳所帶來的愉悅。這樣,太極拳的造詣就會提高到一個層面,最終讓我們進階到一種“太極式”的生活狀态。

網絡文章,紛繁複雜,良莠不齊。既有讀之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真知灼見,亦有牽強附會、東拼西湊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說般雲山霧罩、故弄玄虛的。我輩習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準,擦亮一雙慧眼,才能在衆多的文章中汲取營養。以我之見,通篇文章能夠有一句話對自己有用,能夠讓自己記住就算是好的了。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與圖檔版權屬于原作者。部分文章與圖檔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系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删除處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