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一顆距離我們遙遠而又陌生的冰冷星球,一直以來都備受争議。曾經的冥王星,被列入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中,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将其降格為“矮行星”。

從此之後太陽系隻剩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名“傳統”成員。
那麼,冥王星為什麼會被無情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呢?一起走進事件的始末,了解這顆曾經的第九大行星,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
冥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冥王星的發現頗有一番戲劇性,這得從天王星說起。1781年天王星被發現之後,天文學家發現它的運動軌道似乎有些違背行星運動規律,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天文學家根據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推測,假如天王星之外還有一顆未知行星的幹擾,那麼軌道運動異常就可以得到解釋了。于是便開始尋找另外一顆未知行星。
令人震驚的是,1846年海王星真的被發現了,也就證明了天文學家的猜測,可謂是轟動一時!
海王星被“推算”出來之後,天文學家就開始研究它的運動軌道,發現有些異常,推測海王星除了受到天王星的引力幹擾之外,根據牛頓力學,應該還存在着另外一顆行星。
于是乎,天文學家們開始了所謂的第九大神秘行星的尋找。這一次就沒那麼順利了,一晃幾十年過去,依舊沒有發現第九顆行星的存在。
19世紀末,美國一位喜歡天文學的大土豪成立羅威爾天文台,開始嘗試搜尋第九大行星,直到1916年去世,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收獲。其實他已經拍到了兩張冥王星的照片,由于太模糊,自己完全沒有發現。
直到1930年2月18日,一位24歲的年輕人湯博确定了冥王星的存在,科學界都沸騰了,這麼多年的苦苦尋覓,終于有了結果。
“冥王星”的命名
冥王星被發現後,便在世界範圍内征集名字。1930年3月的一天,一名11歲的英國小女孩伯尼和爺爺馬登吃早餐,聽到爺爺正在讀《泰晤士報》關于新行星命名的消息。
伯尼從小對古代神話非常感興趣,對天文學也有所研究,她知道太陽系的所有星星,都是以羅馬神話中的天神來命名的,便提議新發現的行星用羅馬神話的冥神--普魯托(Pluto)來命名。
爺爺一聽也覺得不錯,便将名字上報,沒想到最後真的被錄用了,小女孩還是以獲得了5英鎊的獎勵。
冥王星的地位争議不斷
冥王星剛被發現時,人類對這個星球的認識十分有限,以為它比地球還要大,便順理成章地把冥王星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随着天文觀測技術不斷更新,對冥王星及其他星體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對冥王星的地位争議也不斷湧來。
冥王星的品質被嚴重錯估。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的品質居然比月球還小,僅是月球的五分之一,當時以為它比地球還大,沒想到連月球都不如。
冥王星的公轉軌道太奇葩。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是處于同一個平面,而冥王星卻是傾斜的,與黃道面形成一個17度的夾角,并且軌道與海王星有交叉。
有天文學家就提議把冥王星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之列,認為它根本不配當一個大行星,但也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早已經寫入教科書,被廣泛流傳,此時踢出行星之列不太妥當。
2006年,冥王星還是被無情踢出九大行星
将冥王星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時常被提起,争議持續不斷,直到2005年人類發現了阋(xì)神星,成了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導火線,也可以說是壓垮冥王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同作為柯伊伯帶天體,阋神星的體積比冥王星還要大,除了阋神星,天文學家還陸續發現了鳥神星、創神星、塞德娜等天體,這下可就有點尴尬了,難道也要把它們都列入太陽系行星?這樣的話,太陽系行星家族就太亂了。
于是,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對行星進行重新定義,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降為一顆矮行星,不過原因有理有據,它可一點也不冤。
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
在2006年1月NASA發射新視野号到達冥王星進行探測。
新視野号之前,人類對冥王星的認識很少,它距離太陽距離達到60億千米,即使是用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能探測的資訊也十分有限,隻能拍下一個小斑點。
不過有一點卻讓人感到可怕,冥王星表面異常寒冷,推測在零下230℃左右,又黑又冷的星球上,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呢?
2015年7月,新視野号發回的資料沒有讓天文學家們失望,冥王星的神秘面紗也漸漸被揭開。
新視野号拍下冥王星史上最清晰的照片,仔細觀察白色區域,猶如一個心形,科學家解釋其實這是跨度巨大的冰原,被稱作是冥王星之心。
人類第一次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令人震撼!科學家研究發現,冥王星的天空是藍色的,和地球的藍色十分接近。冥王星表面有山脈、懸崖、冰川等,地貌多樣。
在冥王星上存在複雜的化學成分,天文學家甚至推測在地表下可能存在前期生命起源程序。
新視野号帶回了很多資料,分析工作直到現在還未完成,今後可能還會有更多關于冥王星的發現。
文章來自網絡,有什麼想法可以評論區一起探讨哦。[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