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使用者訴愛奇藝案續:工信部認定庭審出具觀影記錄并無不當

作者:南方都市報

“愛奇藝使用我的觀影記錄打官司,民事訴訟和行政複議到今天結果全部結束。”愛奇藝使用者、律師吳聲威寫道。一年前,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愛奇藝”)因在庭審中出具使用者吳聲威的觀影記錄,被質疑侵犯隐私。除民事訴訟外,吳聲威亦向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查處愛奇藝。後因不服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簡稱“北京市通管局”)的答複,吳聲威向工信部提起對北京市通管局的行政複議申請。

使用者訴愛奇藝案續:工信部認定庭審出具觀影記錄并無不當

工信部決定駁回吳聲威的行政複議申請。

工信部于1月6日決定駁回吳聲威的行政複議申請。工信部認為,北京市通管局查明吳聲威注冊愛奇藝會員時,接受愛奇藝隐私政策,已同意愛奇藝收集、使用本人觀看記錄等,另外愛奇藝向法院送出觀影記錄,涉及履行民事訴訟舉證責任,沒有違反相關規定,并無不當。1月17日,吳聲威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沒有打算提起行政訴訟,但是為了打民事官司就可以調用使用者觀影記錄的邏輯他無法認同。“除非我涉嫌刑事犯罪,否則你拿着我的個人資訊去做别的事,都應該經過我的同意。”

1

當事人請求行政部門查處愛奇藝“披露”觀影記錄

據吳聲威提供的《違法查處申請書》顯示,吳聲威請求查處愛奇藝違規檢索、檢視、下載下傳、傳輸、拷貝、使用和披露他的登入記錄和觀影記錄的違法行為。依法對愛奇藝處以罰款、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和吊銷營業執照。去年7月,作為北京市電信管理機構的北京市通管局向吳聲威送達《立案告知書》。兩個月後,據北京市通管局的《處理答複書》顯示,北京市通管局已要求愛奇藝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要求,做好服務工作;愛奇藝回報其根據《使用者協定》和《隐私政策》調取相關資訊,該資訊被用于作為法院庭審的相關證據,未有證據證明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存在違反《電信和網際網路使用者個人資訊保護規定》的行為。

使用者訴愛奇藝案續:工信部認定庭審出具觀影記錄并無不當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處理答複書》。受訪者供圖。

吳聲威認為,北京市通管局不應以證據不足得出最終結論,且未針對他的申請事項及事實理由作出答複。由于不服北京市通管局的處理,吳聲威向北京市通管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工信部申請行政複議,請求工信部撤銷北京市通管局就此事作出的處理答複書,并責令北京通管局查處愛奇藝的違法行為。《愛奇藝隐私政策》規定:“我們可能會收集您使用我們的産品與/或服務時的搜尋記錄、觀看曆史等資訊……”“您充分了解并同意,我們在以下情況下收集、使用您的個人資訊無需您的授權同意……與犯罪偵查、起訴、審判和判決執行等直接相關的……”吳聲威表示,民事訴訟相較于刑事訴訟門檻較低,“愛奇藝可以對很多使用者提起民事訴訟,是不是就可以調用這些使用者的觀影記錄了?除非我涉嫌刑事犯罪,否則(愛奇藝)拿着我的個人資訊去做别的事情,都應該經過我的同意。”1月6日,工信部作出了《駁回行政複議申請決定書》。其中顯示,北京市通管局查明吳聲威注冊愛奇藝會員時,接受《愛奇藝隐私政策》《愛奇藝服務協定》,已同意愛奇藝公司收集、使用本人觀看曆史、收藏記錄、觀看時長、訂單資訊等。上述決定書顯示,北京市通管局查明,愛奇藝公司向人民法院送出登入記錄和觀影記錄,涉及其依據《民事訴訟法》履行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并不涉及其在提供電信服務和網際網路資訊服務過程中使用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活動。被申請人愛奇藝據此向申請人吳聲威告知,愛奇藝公司收集、檢視申請人登入記錄和觀影記錄、向人民法院送出證據,沒有違反《電信和網際網路使用者個人資訊保護規定》的行為,并無不當。工信部認為,北京市通管局于2021年5月26日收到投訴,随後對愛奇藝公司進行調查,于2021年7月23日進行行政處罰立案;被申請人在立案之後開展調查處理,于2021年9月17日向申請人作出答複,未怠于履行法定職責。是以,工信部決定,駁回申請人吳聲威的行政複議申請。

庭前會議出具使用者近百頁觀影記錄,當事人質疑2 侵犯隐私隐私

吳聲威與愛奇藝的隐私糾紛要追溯到兩年前的“超前點播案”。

使用者訴愛奇藝案續:工信部認定庭審出具觀影記錄并無不當

愛奇藝推出“超前付費點播”服務。

據南都此前報道,2019年12月,随着《慶餘年》的熱映,愛奇藝在劇集播放未過半之際推出“超前付費點播”服務。作為愛奇藝黃金VIP會員,吳聲威在觀看《慶餘年》劇集時對于廣告及會員權益設定感到不滿。他認為,“付費超前點播”服務則變相侵害了黃金VIP會員的“熱劇搶先看”權益等。于是,吳聲威将愛奇藝告上法庭。2020年6月2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當庭宣判愛奇藝更新的“付費超前點播”條款對吳聲威不發生效力,且愛奇藝應繼續提供原有會員權益。“愛奇藝超前點播案”勝訴後,吳聲威表示,不再繼續使用愛奇藝了。不是因為超前點播,而是因為愛奇藝在庭審中把他的近百頁觀影記錄拿出來了,“感覺隐私被侵犯得很嚴重……随時被視奸。”吳聲威曾告訴南都記者,愛奇藝共檢視其登入記錄18條和觀影記錄1197條。愛奇藝曾向南都記者回應稱,出具觀影記錄系法律法規和訴訟需要,且申請了不公開質證,確定資訊不會流入第三方。根據吳聲威提供的截圖,愛奇藝此舉是為證明“已盡合理的提請注意義務,原告主張沒有事實依據”。其後,吳聲威以“非法披露個人資訊”等緣由将愛奇藝及其代理律所——北京市融泰律師事務所告上法庭。他請求法院判令愛奇藝賠禮道歉,并釋出在愛奇藝官方新浪微網誌賬号上;判令愛奇藝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代理律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等。2021年1月25日,上海青浦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不予支援吳聲威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表示,愛奇藝被訴至法院後,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檢視其收集的觀影記錄、登入記錄等資訊,并向法院遞交,目的合法正當。吳聲威遂上訴至上海二中院。2021年6月16日,此案迎來終審判決——上海二中院認為,愛奇藝及其代理律所在不公開審理的庭前會議程式中,為證明其主張,向法庭遞交并展示吳聲威在愛奇藝平台的登入記錄和觀影記錄,該行為不構成侵權,故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庭審出具觀影記錄是否3 侵犯隐私曾引起隐私曾引起争議

此事中頗具争議的焦點有:使用者的觀影記錄算不算隐私?愛奇藝在庭審中出具使用者的觀影記錄侵犯隐私了嗎?究竟誰有權調看使用者的觀影記錄?南都記者曾就上述争議做出梳理。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熊定中曾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愛奇藝此舉不涉及侵犯隐私,除非愛奇藝不當地公開了吳聲威的觀影記錄,比如在展示證據的過程中沒有屏蔽,讓觀看直播的人看到,但如果是不公開質證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在南京資訊工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蔣潔看來,上百頁的觀影記錄會顯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情緒狀況,甚至可能暴露他的生活、興趣、性向等等,相當于揭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是以能夠識别出特定個人的觀影記錄是一個非常私密的、内在自我的展現。她認為,愛奇藝至少必須證明提供觀影記錄對于案件審理的必要性,比如使用者看了什麼影片跟愛奇藝是否違約(或者其他訴求)是否有密切聯系。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進階合夥人鄧學平曾表示,觀影記錄屬于個人資訊,未經授權和許可均不得非法使用。愛奇藝擅自将之用作訴訟,侵犯了原告的個人資訊,構成新的侵權。同時,觀影記錄屬于個人隐私。觀影記錄包含了原告的生活軌迹和個人喜好,不為公衆知悉,具有人格利益,愛奇藝未經許可将之公之于衆,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權。

對于愛奇藝聲稱申請了不公開質證,鄧學平認為,這些資訊已經向愛奇藝的員工、代理律師、法庭和原告代理律師進行了洩露。而原告的觀影記錄與本案缺少關聯性,不應作為證據使用,更不該出現在法庭上。“雖然隐私權的行使有邊界,服務平台依據使用者協定或合法的除外條款可以在必要範圍内使用使用者資料,但優質企業對于使用者隐私安全及其他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應當高于現行法律法規的底線标準。企業在作出調取此類資料記錄的決定時必須慎之又慎,最好先行開展隐私影響和社會影響評估。”蔣潔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