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近期香港發現世界上首宗倉鼠在實驗室外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陳鴻霖教授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表示,新冠病毒一旦進入到動物體内,就意味着人類在短時間内很難将病毒撲滅。如果病毒很難被消除,也就意味着在某階段該思考如何與病毒共存。

接下來的應對措施關鍵點是要将病毒的傳播控制在低水準,包括要檢測出病毒量大的傳播者,以及讓一些人可以快速自我檢測。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新冠病毒肆虐兩年多,至今全球确診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三億三千萬。而對于多日确診個案本地清零的香港,兩名攜帶變種病毒奧密克戎的國泰機師,讓“外防輸入”一夕之間破了功。

雖然奧密克戎觀察起來對個人健康的傷害性不大,但傳染力度極強,對此有不少流行病學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已經趨于“流感化”,就像流感病毒一樣将與人類共存。倘若共存,人類該如何與新冠病毒打長期戰?到什麼時候疫情才能長期趨于穩定?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帶着這些疑問,鳳凰衛視記者走進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的實驗室。陳鴻霖教授是港大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負責人之一,他的研究小組也是全球幾支正在積極研發疫苗的專家團隊之一。

陳鴻霖表示,很早以前大家就已經認為新冠病毒不可能消失,随着病毒變種,何時穩定還是未知數,但最起碼要打過兩針基礎疫苗,同時研發好的疫苗來維持免疫力,降低重症發病率和死亡率,讓人心安定,否則社會的生産力就會大受影響。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教授 陳鴻霖:

很多确診病例可能不用住院,但你一發燒,就馬上會影響到生産力量了。就像有個人舉例說,如果50%的人被感染了、10%的人不能上班,這個社會的生産力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是以這是個問題,要到疫情真的不會影響到社會的很多活動,包括生産力,才真的算穩定下來。希望病毒不要往壞的方向變化,我們可以有足夠好的疫苗來維持免疫力。

目前不同國家應對新冠疫情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有的采取“群體免疫”或“病毒共存”,中國内地則是采取“動态清零”。對此陳鴻霖表示,每個地區的情況不一樣,包括内地跟香港情況也不盡相同,制定政策應該考慮的因素包括人口的密度,還有整個醫療系統的配置。

我們知道内地人口衆多,還有對整個醫療系統的需求。盡管奧密克戎引起的疾病不是很嚴重,但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需要治療。在醫療系統或者醫療資源比較緊缺的情況之下,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把感染率控制在很低的水準。這樣應付疫情就比較從容了。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近期香港銅鑼灣寵物店有女店員感染Delta變種病毒,接着另一名到訪的女顧客也确診。化驗結果顯示寵物店内的多隻倉鼠以及環境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也是世界上首次有倉鼠在實驗室外感染新冠病毒,不排除是由動物傳給人類。

有獸醫表示,飼主傳給動物的可能性更大,但無論是人傳動物還是動物傳人,新冠病毒一旦進入到動物體内,就意味着人類在短時間内很難将病毒撲滅。

有幾個原因,一個是他有很多感染者是沒有症狀的,沒有症狀就很難鑒定出來。另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疫苗也達不到接種完就不會再感染。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這個病毒好像是可以感染給動物。在美國就已經聽說很多鹿會被感染新冠,如果這個病毒跑到動物裡面,就很麻煩。是以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意味着這個病毒基本上是很難被消除的。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陳鴻霖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很難被消除,接下來的應對措施就非常的重要。倘若以後要進入和病毒共存的模式,那麼關鍵就要把病毒的傳播控制在低水準,包括要檢測出病毒量大的傳播者,此外讓一些人可以快速自檢也是相當必要的。

新聞多一點:

寵物店有倉鼠新冠呈陽性,港漁護署檢走倉鼠人道處理

香港曝全球首例倉鼠感染新冠,意味着什麼?

在香港,銅鑼灣寵物店little Boss女職員确診新冠肺炎,以及抽取售賣的倉鼠樣本對新冠呈初步陽性反應。漁農自然護理署宣布,會對涉疫倉鼠作進一步病毒測試,之後将對上月22日後在市面售賣的倉鼠進行人道處理。

另外售賣倉鼠的寵物店要暫時停止營業,同時停止進口細小哺乳類動物等。漁護署指最近有兩個批次的進口倉鼠風險較高,強烈建議市民若在上月22日或之後,在寵物店購買倉鼠,應交予署方做人道處理。

來源:鳳凰衛視秦玥 香港報道

編輯:秋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