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2013年年初,已經88歲的一代鐵娘子撒切爾,似乎預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突然向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提出要求,希望她死後,英國為她舉行一場高規格的葬禮,由英國皇家軍隊為其提供葬禮儀仗,由參加過馬島戰争的士兵負責為其擡棺。

消息一出,引起不少人抨擊,有人說,撒切爾夫人未免太強勢,連自己的葬禮都要自己掌控。

這場預估費用多達一千萬英鎊的葬禮,最終得到伊莉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倫的準許。

當年4月8日,撒切爾夫人去世,葬禮果然如她親手安排的規格舉行了。

撒切爾夫人從政以來,直到去世,一直對政治、對自己的人生保持着強大的掌控,特别是她在任期間打赢了一場戰争,這更令她自信心超級滿格。

不過,強硬的撒切爾夫人,也有力所不及的地方。她生平唯一未能控制的,就是1982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摔的一跤。

一、生來強硬的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生于1925年,比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大一歲。她的強硬風格據說來源于她的父親,其父沒有當多大的官,隻在他們的故鄉小鎮上當過鎮議員、鎮财政委員會的主席、參事,在1945至1946年間還當了鎮長。

别看官不大,對撒切爾夫人的政治啟蒙意義卻相當大。在與她同齡的小姑娘們還在談戀愛時,撒切爾夫人就已經開始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下,鍛煉政治思維。

撒切爾夫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畢業于世界頂級大學牛津大學,最早她學習的是化學專業。但是在大學期間,這位面容姣好、追求者排成隊的美女,卻漸漸對政治發生了濃厚興趣。她加入了保守黨在牛津大學的協會,并順利當上了主席。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撒切爾夫人興奮地對人說,政治已經融進了她的血液。

大學畢業、結婚生子後,撒切爾夫人血液裡的政治欲望越來越強大,她像一隻被摁到底的彈簧一樣,急不可耐地反彈着、追求着,急切地希望參與政治。為了給從政打好基礎,1953年她挺着大肚子苦讀法律學,并在分娩前成功取得了律師公會訟務律師的資格。

仿佛是老天爺(洋鬼子習慣說上帝,咱們就入鄉随俗用中國人的說法吧)也在賞賜她,取得這個資格後,撒切爾夫人生下一對雙胞胎,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撒切爾夫人高興地要發狂。

經過不斷地追求、拼搏,1970年,45歲的撒切爾夫人成功進入英國政府擔任了一位部長。1975年,在保守黨黨魁大戰中,撒切爾夫人取得勝利。

1979年,撒切爾夫人成功當選首相,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爾夫人上台執政後,絲毫沒有女性初登大位的畏怯感。畢竟英國曆來有女王當國的傳統,像最早的“血腥瑪麗”,伊莉莎白一世,還有“歐洲祖母”維多利亞一世,這位超長待機的女王在位時間長達64年,僅次于英國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52年即位,如今是第70個年頭了),這些女王們都為英國逐漸走向輝煌做出巨大貢獻。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晚年的撒切爾夫人和伊莉莎白二世

撒切爾夫人上台兩年多後,面臨了一場領土争端。遠在南半球的阿根廷與英國争奪馬爾維納斯群島,面對這一重大軍事、政治挑戰,撒切爾夫人毫不猶豫選擇用戰争手段解決問題。

這場戰争鮮明地展現出撒切爾夫人的超級強硬。

馬島距離阿根廷僅有500公裡,距英國本土卻有13000公裡。

遠距離投送兵力困難極大,就算打下來也難以堅守,畢竟這是守着别人家門口打。

盡管國内反對聲音很多,反對戰争的理由也有千萬條,但撒切爾夫人以堅剛不可奪其志的強硬态度,決定打一仗。

在那段時間裡,撒切爾夫人成天待在辦公室,晝夜不休地處理前線傳來的事務。

撒切爾夫人精力非常旺盛,号稱每天隻睡5個小時,當了首相之後每天隻睡4個小時。

而到了馬島戰争期間,她更是創下一個超級不睡覺紀錄:

連續三個月沒上床休息。

這當然不是說三個月不睡覺,而是持續性的不卧床休息,隻是間歇性打打盹。

據撒切爾夫人當時的個人助理辛西娅·克勞福德女士回憶說:“撒切爾夫人當年在英阿馬島戰争期間,曾經連續3個月在唐甯街首相官邸内幾乎徹夜無眠且從未換上睡衣,她之是以不願意睡覺,就是為了一旦有突發情況出現可以立即投入工作,她希望免去起床穿衣這類麻煩事,同時我也教會了她如何通過短短20分鐘的小憩來恢複體力,我們管這叫做打盹兒。她除了夜晚這一覺外,一般還會在第二天下午再打一次盹兒,後來她一直保持着這一習慣。”

我們之是以不吝篇幅,說這麼多撒切爾夫人的強硬與敬業,就是讓大家用對比的眼光看看,究竟撒切爾夫人在中國吃了多大的癟。

二、與鄧小平交鋒

1982年9月,在英阿馬島戰争的硝煙尚未散盡之時,撒切爾夫人挾着戰勝的餘威,趾高氣揚地來到中國,與中國進行香港回歸的談判。

起初英國很不願意歸還香港。當年二戰還未結束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勸說英國首相邱吉爾,把香港還給中國以求加強盟國之間的團結。強硬慣了的邱吉爾蠻橫地說:“要想拿回香港,你們先要從我身上跨過去。”

到了80年代初,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已經寥寥無幾了,英國人更加不願意輕易放棄香港港這顆“英國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想方設法地給香港回歸中國制造各種壓力。

作為老牌兒強硬政治家的撒切爾夫人,更是想借馬島之戰的餘威壓迫中國,企圖在香港問題上再撈到一點好處。

對這一切,鄧小平是心知肚明的。他也早已做好了各項“迎戰”的準備。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1982年9月24日上午9點,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撒切爾夫人。

這天,“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提前來到了人民大會堂。

她身穿藍底紅點絲質西裝裙,腳蹬黑色高跟鞋,手挽黑色手袋,頸項上戴一條珍珠項鍊,正當盛年的撒切爾夫人顯得雍容華貴、豔光四射。

撒切爾夫人首先來到大會堂的新疆廳,78歲的鄧穎超已經在門口伫立恭迎。

撒切爾夫人與鄧穎超親切握手,同時又獻上了一束美麗的鮮花。5年前作為保守黨領袖訪華時,撒切爾夫人曾經與鄧穎超相見。此次重逢,兩人談得十分高興。從新疆廳告别鄧穎超後,撒切爾夫人向福建廳走來,前去與鄧小平進行會談。

撒切爾夫人之前聽美國人說過,鄧小平之前是一位“打不倒的小個子”,他以75歲高齡通路美國,居然刮起一陣鄧氏旋風,可見其政治魅力與人格魅力都非同一般。

但是撒切爾夫人心裡很有底,畢竟英國剛剛打赢了一場戰争,她有底氣和這位78歲老人掰掰腕子。

然而,會談還沒開始,撒切爾就被鄧小平打了個措手不及。

撒切爾夫人說:“作為現任首相訪華,看到你很高興。”

鄧小平接着就來了一句:“是呀,英國的首相我認識好幾個,但我認識的現在都下台了。歡迎你來呀。”

撒切爾猛然感覺有點不對勁,什麼?都下台了?說的是大實話,可是又有點不中聽。

鄧小平的辭鋒果然銳利,撒切爾一開場在氣勢上就輸了。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在精力上更勝鄧小平,在戰勝國的威嚴上更勝鄧小平,怎麼剛一說話就落了下風呢?

其實撒切爾真是過于高看了自己。

馬島戰争雖然戰争形式非常怪異,英軍遠出萬裡堵着阿根廷的門打一個小島,但無論兵力規模、戰争烈度還是戰争謀略,在我們中國的解放戰争、抗日戰争面前,都算不上什麼出奇的戰争。撒切爾隻不過經曆這樣一場小戰就咄咄逼人,她根本不知道,鄧小平當年經曆了多少戰争,經曆了多少生與死的考驗。

坐在辦公室裡看看戰報,與一線部隊零接觸,甚至連血都沒見過的鐵娘子,終歸沒有鄧小平經曆過生死、從槍林彈雨裡幸存下來的豁達與沉穩。

進了福建廳之後,會談開始。由于會談密級高,所有記者都被請了出來。

這場會談原定時間是一個半小時,記者們都守候在人民大會堂門口,焦急地等待這場世紀會談會有什麼成果。

等啊等,一個小時過去了。記者們調試好錄音筆、錄影機、照相機,準備開始采訪。

等啊等,一個半小時到了。中外各大電台的記者,都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要搶占一個最好的位置。

但福建廳的門并沒有打開。反倒是從業人員又取了一些茶水和毛巾等,頻繁地進出大廳。

等啊等,又是半小時過去了,記者們都有點站不住了,有些扛着“重型裝置”的助理,不得不把錄影機放在地上,坐在台階上等。

又等了将近半小時,福建廳的大門終于打開了。

記者們精神大振,迅速搶上前去試圖采訪。

然而他們都發現情況有點不對。

素來以精明強幹、風采照人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撒切爾夫人,此刻卻顯得面容灰敗,精神沮喪,眼神很是迷離,看上去像虛脫了一樣,仿佛經曆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撒切爾夫人一邊往外走,她的随員們一邊遮擋湧上來的記者,顯然,撒切爾夫人不想接受采訪。

鐵娘子步履匆忙地走下人民大會堂的台階,就在她走到倒數第二階台階時,那個注定了要“名垂後世”的經典一幕出現了:高跟鞋與石階相絆,使身體頓失平衡,栽倒在石階下,以緻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邊,幸好她已将到平地,摔得不重,有驚無險。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在旁的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一名軍人及一名穿灰色中山裝的從業人員,馬上在同一時間合力把撒切爾夫人扶了起來,并把她的手袋撿起來拍了拍土。

撒切爾夫人畢竟是經過不少大場面的一國領袖,她迅速恢複了标志性的微笑,刻意向記者們看了一下,讓他們的鏡頭記錄自己處變不驚的狀态。

然而,記者們不用采訪也大概知道了,撒切爾夫人心神亂了。

三、鐵娘子卷土重來仍吃癟

1982年這場談判,鐵娘子談不上吃虧,但她着實被鄧小平征服了。

有人說,撒切爾是被這場嚴重逾時的會談搞得身心俱疲,是以走路不穩摔了跤。

其實那場談判原定一個半小時,延長了50分鐘,雖說超出預期,但在精力過人、每天隻睡4個小時的撒切爾夫人面前根本算不了什麼。

真正讓她心神大亂乃至精神、體力都接近虛脫的,是鄧小平寸步不讓的态度。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來中國前,撒切爾夫人做好了充足準備,想在香港問題上攪混水,她有三條底線。

最理想的是,讓中國承認清朝時簽訂的條約,想方設法把香港和九龍變成英國領土,隻把新界還給中國。其次,把香港主權還給中國,但為了讓香港經濟持續繁榮,繼續保留英國人在那裡治理。最後的底線,就是讓香港自治。

誰知,鄧小平根本沒有理會撒切爾夫人的什麼底線,直接說出了震古爍今的17個字:

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定要收回來的!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

就像兩位武林高手比武,其中一人準備了十幾套武功,一會長拳一會兒短打,一會遊走一會兒拿樁,一會兒真打一會佯輸,來回切換,企圖擾亂對方的視線。

另一方就是簡簡單單一招黑虎掏心,直來直去,不須啰嗦。

上來就直接比力氣、比底氣、比豪氣。

這是撒切爾夫人萬萬沒想到的。這位鄧先生,不僅看得透徹,說話也非常厲害,一點餘地不留,步步緊逼,卻又有利有據,令人無法反駁。

談到這個份上,撒切爾夫人根本沒法接招,準備了一肚子的大招一個都放不出來。

兩個半小時的會談,與其說談判,不如說是撒切爾夫人被鄧小平上了一堂主權教育課。

試問,誰能坐得住?誰能堅持得下來?不虛脫才怪。

英國首相摔跤這一經典場面,仿佛是老天爺故意安排的,把撒切爾夫人内心的窘态形式化展現出來。

撒切爾夫人不甘心吃這一場敗仗。回國後,她一直在各種國際場合,放出要與中國争到底的話,企圖利用國際勢力把水攪混。但急切之間,她沒有膽量再去中國談判,因為她實在找不到怎麼正面對付鄧小平人辦法。

隔了一年,英國前首相希思受撒切爾夫人之托,又到中國與鄧小平會談,繞來繞去,又想勸鄧小平接受撒切爾夫人的各種主張,哪怕是最後一條,讓香港自治也行。

對這種中國老祖宗玩爛了的太極拳式試探,鄧小平再次展現了他驚人的洞察力,說中國的态度早已亮明,請你不要給撒切爾夫人當馬前卒。

希思鬧了個大紅臉,灰溜溜地跑回倫敦。

撒切爾夫人太極拳沒打成,又展開了一系列迷之操作。像著名的三角凳、黑色星期六之類的,力圖在香港本地攪起混水,用經濟問題要挾中國。

然而,你撒切爾夫人當面硬剛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靠背後打幾招黑拳又怎能奏效。

遊子在外漂泊百年,回歸母親懷報的心情,那是舉天下之力也無法消泯的。

撒切爾最終意識到了中國人的決心,1984年12月,撒切爾再度來到北京,從那兩年前摔倒的地方,小心翼翼邁上台階,正式和中國政府簽署聯合聲明。

香港大勢定矣!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題為《當代世界曆史上的重大事件》,盛贊了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是具有國際影響的政治家。她的遠見卓識和明智決策,在香港問題的順利解決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鐵娘子一生之憾

撒切爾夫人自1979年當選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連任首相。她初次連任,是受馬島戰争的惠,英國國内空前支援這位鐵腕女強人。而第二次連任時,她剛剛把香港“送”了出去,但英國人并沒有過度拿這件事指責她。

畢竟,自40年代印度獨立以來,英國各大殖民地相繼返本歸故已成趨勢,誰也說不出什麼。撒切爾夫人至少在面子上做得相當有分寸,沒有丢人。

1990年,撒切爾夫人辭去首相一職。

1992年6月撒切爾夫人被封為終身貴族。1993年5月任威廉-瑪麗學院(北美洲最古老的大學)第21任名譽院長。

自從2003年丈夫丹尼斯·撒切爾去世後,在政壇叱咤風雲多年的鐵娘子,似乎突然回歸了一個普通女人的狀态,她對丈夫非常思念,對過去的生活越來越懷念。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開始流露出膽怯和猶豫,記性也越來越差。

82年:撒切爾夫人本想壓倒鄧小平,結果談判兩小時,自己先懵圈了

她在自己的餐廳裡挂上丈夫的畫像。吃飯時,她便坐在畫像的對面,和丈夫說話。丈夫的身影時常出現,這種幻覺一直跟随着她。以緻女兒卡羅爾不得不一遍遍向母親重複父親已過世的事實。

每一次,撒切爾夫人都悲痛欲絕,如同第一次聽到丈夫離開人世的噩耗。從政幾十年來,她參加了不計其數的競選和論戰,每一回無論勝與敗,都有一個全天候的支援者,他就是丈夫丹尼斯。沒有丹尼斯的陪伴,她不可能做11年的首相。曾經,丹尼斯驕傲地對她說:“我和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度過了幾十年的美好時光,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愛和忠誠……”喪夫之痛占據了撒切爾夫人的心靈。有一天淩晨一點,她突然醒來,穿戴整齊,一襲盛裝,要求去墓地看望丈夫。幸好家門前的警衛不讓她離開。得知此事後,她的幾個好朋友趕來家中:“夫人,您需要一個全職看護了。”

盡管晚年因為中風智力衰退,撒切爾夫人仍對當年那場刻骨銘心的失利耿耿于懷。在她的《唐甯街的歲月》回憶錄中說:“我也一籌莫展。然而,就此撒手不管這件事又于心不甘,是以,我在那年3月以私人名義寫了一封信給中國政府,信的内容比先前作了重大的讓步……”

2005年10月13日,撒切爾夫人80歲大壽,不管是多年的朋友還是曾經的政敵,很多人專門發來生日祝福。

此後,撒切爾夫人的精力越來越渙散了。曾宣稱自己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的女強人,白天也開始靠着躺椅打瞌睡了。

2013年4月8日上午,撒切爾夫人因中風去世,享年88歲。一代“鐵娘子”的人生就此落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