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需要一塊樹莓派的闆子,就可以做一個腦機接口?沒有開玩笑,這位俄羅斯小哥 Rakhmatulin 還真做出來了,這接地氣的裝置隻用一塊樹莓派闆子做處理器,可以實時處理八個大腦電信号:

樹莓派腦機接口
在制作裝置之前,我們要先有一個大緻的架構。腦機接口的架構很好了解:首先從腦殼上讀取生物電信号,然後傳到處理器中處理,最後用輸出信号控制其他裝置。
是以第一步就是要讀取腦中的生物信号,為此 Rakhmatulin 做了一個小帽子(下圖左邊),上面有 8 個電極(下圖右邊)。
這 8 個電極的位置是依據國際 10-20 系統(如下圖)的腦電圖檢測電極位置來确定的,其中首字母代表大腦不同的分區,例如 F 為額葉,P 是頂葉,T 是颞葉等:
▲ 圖注:國際 10-20 系統
當大腦在進行不同的活動時,也會同時産生可以區分的電信号模式。這樣這些電極就可以檢測到電信号,用以進行後續的分析處理。
有了腦信号之後,接下來第二步,就是對信号的處理了。這裡用樹莓派第三代或者是第四代都可以,如下的電路圖顯示了小黃闆上的電路結構:
上圖中左邊 10 個管腳中的 8 個接小帽子上的 8 個電極,1 個接參考電平,1 個接偏移信号。右邊的管腳用來傳輸資料,采樣率為每秒 250 次到每秒 16000 次。Rakhmatulin 已經在 GitHub 開源了實時信号檢測和處理的代碼。
接上電源、顯示器,戴上小帽子之後,硬體部分就萬事俱備了:
▲ 圖注:硬體部分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大腦産生電信号。在測試中,Rakhmatulin 采用了“咀嚼”和“眨眼”這兩個動作。
每次做咀嚼動作的時候,電信号都會有一個峰值出現,為了能夠從波形圖上清晰地看到腦信号的變化,小哥共做了四組咀嚼動作,每組依次咀嚼 4 下、3 下、2 下、1 下,形成一串峰值。
然後通過處理器記錄八個電極産生的八條信号(從上至下)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每一次動作都有對應的電信号峰值出現,并且按照動作次數排列。在咀嚼動作之後,小哥又做了四組眨眼的動作,每組眨眼次數也依次是 4、3、2、1 下。
同樣地,這些電信号變化也被記錄了下來(如下圖)。其中前四組波動是咀嚼的電信号,後四組波動是眨眼的電信号:
通過帶通濾波器之後波形更加清晰,4、3、2、1,4、3、2、1… 像是腦信号在跳廣播體操:
到這裡,腦機接口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了,從處理器中輸出的信号可以接到其他裝置上去,形成不同的指令,例如指揮機械臂,玩具車,無人機等等。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全程沒有複雜的硬體裝置,自己在家就可以做,有條件的可以動起手來啦~
如果實在不想動手,也可以關注小哥官網的公告,衆籌活動即将上線:
作者簡介
這個項目的開發者 Ildar Rakhmatulin 是一位電氣工程師,畢業于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
這哥們在做腦機接口之前,還用樹莓派做了一個檢測蚊子的處理器,還可以發射雷射消滅蚊子。
最近,他還和同伴 Sebastian Völkl 一起經營一家公司,希望能提供給人們經濟實惠的腦機接口裝置。
參考連結:
[1]https://github.com/Ildaron/EEGwithRaspberryPI
[2]https://www.hackerbci.com/
[3]https://arxiv.org/abs/2201.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