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牆"其實是青島美術館的外牆,位于魚山路和大學路,建于1934年至1940年,原紅十字會遺址,具有三向布局,羅馬柱廊、中國宮廷風格、阿拉伯風格三種不同風格的建築集中于此,不僅具有曆史沉澱、文化底蘊,而且極具觀賞價值的觀光景點。每條路上方都有一個漢白玉路标志,一個标有大學路,一個标有魚山路。金色琉璃瓦,朱紅牆,尤其在旅遊旺季,年輕人沖到網紅牆為背景拍照
大學路的紅牆很快變成了網紅,這是文學青年造成的。
網郵是台灣電視劇《在角落遇見愛情》、小說《在角落遇見愛情》,以及外片《在世界的角落遇見愛情》的起因,文青帶着文學、電視、電影作品在藝術上,"撞"在街角的紅牆上,然後主動坐上号碼, 在角落裡拍照,期待在這個角落遇見愛情,也把照片發到網上,通過網絡給自己做夢。他說:"遇見愛情在拐角處,紅牆被賦予了美麗的内涵,是以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尊重,是年輕人在這裡拍照的最好理由,也是最美好的向往。
在青島,這座城市以黃牆為基調的德國建築氛圍,突然冒出一堵紅牆黃瓦建築,它很突然,很搶眼,事情要難得,這是一個原因。大學路不僅是青島最早的道路之一,在道路兩旁都是法國桉樹,樹木繁茂,在遊客較少的情況下,它顯得格外安靜,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街道之一。與大學路相望的魚山路,也是青島曆史上最具文化氣息的名人居之一。不到一公裡的魚山路,分布在30多個院子裡,文一堂、梁世秋、兒童周等文化名人都曾就住在這條路上。網紅牆附近也有很多經典作品,比如老舍的故居,現在被稱為駱駝香子博物館,老舍先生就是在這裡寫小說《駱駝香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