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豪擲百億美元接盤動視暴雪 微軟是“愛昏頭”還是有遠謀?

本報記者 李豪悅

2022年1月18日,微軟将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遊戲巨頭動視暴雪的“大新聞”迅速發酵。收購溢價約45%,創下遊戲史上最大收購記錄,微軟也将是以成為世界上收入第三高的遊戲公司,僅次于騰訊和索尼。

截至美股周二收盤,微軟股價跌2.43%,報302.65美元/股;動視暴雪股價收盤漲25.88%,報82.31美元/股。

“其實動視暴雪尋求收購的對象不止微軟一家。目前,動視暴雪對于‘出嫁’的急切,要遠高于微軟‘求娶’的心情。”艾媒咨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微軟股價下跌也證明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收購這家公司是充滿擔憂的。”

王權隕落難自救

微軟“俘獲”近4億玩家初心

動視暴雪公司是經過多次收購合并而形成的遊戲巨頭。2016年收購數字娛樂公司King後,才形成了現在由動視出版、暴雪娛樂和King組成的動視暴雪。

被中國玩家熟知的子公司其實是暴雪娛樂,其2004年推出的《魔獸世界》是遊戲領域公認的最好的MMORPG(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遊戲,不僅使暴雪娛樂家喻戶曉,甚至助推中國代理企業第九城市挂牌納斯達克。

動視暴雪2021财年半年報顯示,動視出版、暴雪娛樂和King三家公司分别貢獻16.8億美元、8.7億美元、12.4億美元。相比2020年期,動視與King的收入都有增長,暴雪娛樂下滑,在2020年、2021年都是子公司裡收入墊底的那個。

動視暴雪整體的活躍使用者也沒有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活躍玩家共3.9億。到2021年前三季度,活躍玩家依然為3.9億。

易觀互娛行業資深分析師廖旭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動視新作《使命召喚:先鋒》已經口碑崩塌,下一作品的口碑也堪憂,而暴雪的續作也延期了這種态勢。”

張毅也表示:“任何一家單一的遊戲公司都很難長期在高點維持,何況動視暴雪許多爆款壽命都進入尾期,公司障礙主要在于流量困境。他不像騰訊這樣的企業,有天然的流量優勢,能借助自有平台微信、QQ實作低成本的流量拉新。”

動視暴雪高管出走問題從2018年一直延續到2021年都沒能解決。2021年7月份,公司内部積壓多年的職場性别歧視和性騷問題遭到曝光,再次加速了動視暴雪高管的離職熱潮。從項目總監到公司副總裁和法務,都相繼離職。

這些糾紛甚至影響到新遊戲的進展。原定于2021年推出的新遊戲《暗黑破壞神:不朽》,将推遲到2022年發售。

就在動視暴雪忙于處理性醜聞期間,“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股價在去年11月9日上漲了40%,一度超越動視暴雪拿下美國市值第一遊戲公司的位置。

動視暴雪CEO鮑比·科蒂克表示,在對抗強大競争對手,比如騰訊、網易、Facebook、索尼等公司時感到力不從心。為了對抗競争對手,與微軟的這筆交易是必要的。

張毅認為,“微軟的流量優勢,是動視暴雪一直以來稀缺的。”

微軟死磕主機遊戲市場

壓力來到索尼這邊?

解救動視暴雪于水深火熱,對微軟是不是門好生意?收購案發生後,1月18日微軟Xbox的總裁菲爾斯賓塞表示,微軟的遊戲訂閱服務GamePass(包含主機平台和PC端)使用者已經超過2500萬。

從2001年微軟推出第一台遊戲機開始,就與索尼、任天堂在主機市場展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較量。任天堂2017年後憑借Switch牢牢占據日本90%以上的主機市場。資料統計機構VGChartz介紹,2020年全球各主機平台的銷量達4700萬台主機,占比上,任天堂Switch達到59.7%;索尼PS5占比為9.8%,微軟XboxSeriesX/S占比5.3%。這種情況下,微軟在主機市場奮力追趕的勁敵一直是索尼。

平台上的獨占遊戲往往影響遊戲機的銷量。例如,Switch在2020年銷量猛增就跟《健身換大冒險》《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帶動有關,而獨占遊戲基本出自第一方工作室(主機平台旗下自己的遊戲工作室)。

本次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後,旗下的第一方工作室已經從23個增加到了32個。去年11月份,索尼公布的第一方工作室則是16個。

菲爾斯賓塞表示,“我們将盡可能多的将動視暴雪添加到XboxGamePass(主機遊戲庫)和PCGamePass(電腦遊戲庫)之中。”

廖旭華表示,“更多的工作室、IP和在歐美市場影響力巨大的《使命召喚》,都會給索尼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1月19日,索尼集團股價在東京股市跌幅一度擴大至13%,為2014年9月份以來最大跌幅。

“本次收購有在遊戲領域的考量,也有微軟對未來十年應對風險和挑戰的考慮。”張毅表示,盡管微軟市值多年穩定上漲,公司也憑借Windows等作業系統一統天下。但2021年華為的鴻蒙亮相後,未來可能對微軟的市場也産生影響。“微軟需要一種流量持續變現的管道,那就是遊戲。”

張毅認為,“元宇宙”不會是微軟的主要目的。“從其收購動視暴雪後股價下跌就能看出,資本市場并不買賬,而且‘元宇宙’本身就是一個被資本炒熱的虛妄的概念”

收購案也将影響未來市場關注重心。“索尼和微軟的競争,一定會越來越激烈,甚至可能會引起對遊戲開發商的收購潮。”廖旭華說道。

張毅則認為,如何用現有的流量産品,找到更好的變現管道,會是未來遊戲領域,也将是網際網路相關領域展開并購的重點。“對于國内企業來說,也有借鑒意義。因為動視暴雪面臨的流量成本問題,對許多國内遊戲公司都适用。未來可能會有大量的獨立遊戲企業,成為流量公司的并購對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