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唯一勤勉亡國的皇帝,他浪費了無數次拯救國運的機會

明朝的滅亡對于許多喜歡曆史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尤其是對于皇帝吊死煤山更是唏噓不已。很多人會想不通,這樣勤勉的皇帝怎麼就亡國了呢?這也成了曆史上唯一一個皇帝勤勉還能亡國的帝國。秦漢唐宋都是亡在皇帝昏庸,清朝亡于慈禧亂國,而崇祯卻是一個自認為非常勤勉的皇帝,并且自認為應是中興之主。

史上唯一勤勉亡國的皇帝,他浪費了無數次拯救國運的機會

表面看來确實如此,從他剛登基開始,确實也給整個大明朝帶來了一絲複興的希望。可是,曆史往往就是這麼殘酷,這樣一個被衆人看好的皇帝,卻帶着這個國家走向了滅亡之旅。有人說,明朝亡于小冰河時期,主要是環境因素導緻内部叛亂加劇,進而亡國;也有人說,是朝廷内部鬥争加上官員腐敗,才導緻了整個大明朝的覆滅。

史上唯一勤勉亡國的皇帝,他浪費了無數次拯救國運的機會

其實竹海君認為,明朝的滅亡更主要的因素應該是崇祯皇帝的性格缺陷。一個皇帝如果是這樣一個剛愎自用,缺少錯誤認知,不懂得屈伸之道的人,是注定要帶領國家走向衰落的,滅亡也隻是在旦夕之間而已。一個睿智的皇帝在内憂外患的情況下應該如何選擇處理國家事務?曆史上其實給了崇祯許多次機會,在明朝滅亡以前,滿清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問鼎中原,他們最大的願望無非就是割據一方,成為一個富甲一方有權有勢的諸侯而已。

史上唯一勤勉亡國的皇帝,他浪費了無數次拯救國運的機會

是以,皇太極登基以後,在崇祯十五年數次寫信,表示願意議和通好,不料信件卻被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書童傳了出去,大臣得知消息以後紛紛上書反對。于是,崇祯迫于壓力将所有責任都推給了陳新甲,後又将他處死。看到沒有,崇祯就是這麼薄情寡恩,袁崇煥被處死也是如此。

史上唯一勤勉亡國的皇帝,他浪費了無數次拯救國運的機會

直到明朝亡國的那一刻,崇祯才明白,策遼事者,不宜戰而宜和也。其實明朝在于滿清對峙的時候,早就看到了議和的好處,也曾經多次主動議和,隻不過每次都是明朝主動破壞,到後來變得不可收拾,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還是崇祯好大喜功,不懂屈伸之道,對議和暧昧遲疑,出爾反爾,最後終于付出的沉重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