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是大陸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是以他備受曆史學者的關注,他這一生可以說極具傳奇色彩,他曆經了不同的時代,做過最進階的統治者,也曾經淪為階下囚。溥儀将他這一生寫成了一本書,他富有戲劇性的經曆曾經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并獲得不少的獎項。溥儀在剛剛退位時,還不能接受自己不是皇帝的事實,民國當時有一個條例是專門保障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的,每年都有400萬兩的白銀供給他們使用,但是這遠遠不能滿足溥儀的需求。于是溥儀就将故宮中的一些珍寶“偷走”,這些珍寶在他退位之前都還屬于他,不是皇帝以後,溥儀在這些珍寶面前,就變成了一個小偷。

為了自己的生活有一個确切的保障,在那個不安的年代,溥儀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需要将宮中的東西運出去,以防日後的不時之需。後來他和溥傑合作,将不少的寶物運出宮外去,沒過多久,在1932年的時候,溥儀就成為了日本的傀儡,滿洲國的皇帝。日本投降後,溥儀匆忙地逃跑了,這些珍寶就留在了滿洲國的小白樓之中。溥儀身邊的侍衛也不再侍奉他,看到溥儀逃走之後,侍衛們将小白樓裡的文物哄搶而空,就這樣,有許許多多的文物流失到了民間,其中就有一幅絕世古畫。
這幅絕世古畫就是北宋著名畫家張先所畫的《十詠圖》,十詠圖是一幅人物山水畫,張先看到了他的父親留下來的詩歌,當時就産生了不少了靈感,這就是《十詠圖》創作的初衷。這幅畫全長6.5米,上面還有乾隆的禦題,有着許多曆史著名人物的印章。這證明了《十詠圖》在曆史上非常的受名家歡迎,異常的珍貴。目前已知的是,張先所畫的《十詠圖》僅有一幅,而這幅畫卻出自一個老農的家中。
1995年,有一名老人拿着家中的傳家寶來到了一個拍賣公司裡,想要拍賣這幅古畫,但是這個公司并沒有鑒寶專家,負責人也不敢随意的估價,就這樣老人被打發了。文物局的專家聽說了這件事,就找到了老人,并向這名老人透露購買古畫的意向,當時這名專家非常的誠懇,他表示願意出1萬元購買這幅畫,老人不肯,老人堅稱,這幅畫至少價值500萬。文物局的專家一聽,就覺得這名老人異想天開,想錢想瘋了,于是這一次他們不歡而散。
後來老人的事情引起了北京瀚海拍賣公司負責人的注意,北京瀚海拍賣公司找了一名鑒寶專家,來到了老人的家中,表示願意免費鑒定這幅畫作,這一鑒定,就讓專家大吃一驚。這是貨真價實的北宋古畫,價值遠遠不止500萬。後來果真如此,這幅畫在1995年的北京瀚海秋季拍賣會上,以1800萬的價格落錘,加上傭金之後,以1980萬成交,買家就是故宮博物院。《十詠圖》兜兜轉轉,從紫禁城裡出來,又回到了紫禁城裡。
與《十詠圖》有着相似遭遇的文物還有不少,溥儀雖然将不少的文物偷盜出宮,但是國内大量的文物流失并不是他造成的。在抗戰期間,列強各國在中國偷盜了無數件珍寶,目前擁有最多中國文物的就是英國、法國、日本、美國了,光是盧浮宮的分館,就藏有1.2萬件中國瓷器,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更是超過了3萬件。文物的流失無可避免,這些文物的遭遇也讓人十分的痛心,明明是大陸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卻不能讓國人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