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白果樹楊家院的傳奇故事

作者:飛黃騰達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在武岡西鄉原龍田公社保元大隊通往桃花坪的青石闆古道邊有座古老的莊院,莊院座落在天子山腳下離裡仁村大約五裡路的地方,離武岡城約二十裡整個院落都是清一色的木房子。莊院背後有兩座小山,名林家山、背底山,兩座小山形似一隻白額猛虎匍匐在莊院背後,是風水先生公認的虎形地。此莊院前面有兩口古老的水塘,形似猛虎的兩隻眼睛注視着前方,水塘兩邊有兩棵枝繁葉茂的古樹,右邊是一棵柏樹,左邊是棵白果樹,是兩棵風水樹,兩樹相映成輝,故名白果樹楊家。白果樹學名銀杏樹,是目前地球上生命力最長的樹種,是以白果樹與楊家莊院馳名至今。白果樹也象征着楊門先祖優良傳統,他記載着莊院的生息流年。前面是一條田壟稱廟山壟,一座石山好象一個蹲伏的貓,故名貓頭岩,石貓在保護着莊院的四季平安,使楊氏傳承千年不衰。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白果樹楊家院分兩個小院,正屋大堂懸挂一塊牌匾雕刻五個大字,”楊氏清白堂“。

楊氏家族作為中國人口排名前六位的一個大姓,繁衍在中國各省市,也散發在世界多個國家,如諾貝爾實體獎得者楊振甯就是美職華人。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氏族人從周朝開始崛起,逐漸繁衍壯大,特别是宋朝的楊家将,楊令公精忠報國,被奸臣所害,闖死禮陵碑,佘太君百歲挂帥,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家七兄弟精忠報國的故事可歌可泣,家喻戶曉,故有趙家天子楊家将,趙家天子不長久,楊家将相代代有之民諺。楊姓人不但為家族興旺貢獻卓越,也為中華民族崛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曆史功績。

現在的楊家宗祠遍布全國各地,聲勢顯赫,印證出楊氏家族的曆史淵源,彰顯出楊氏名門望族和世代清白忠良的曆史威望。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上溯時間的長河,回顧楊氏門中的曆史足迹,他們有的是朝迋将軍,元帥,有的是地方官吏,民國時期有抗日名将,共和國時期出現開國元勳,五虎上将,國家棟梁,等老一輩的革命家,值得後輩學習,驕傲和自豪。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氏家族淵源流長,相傳在周僖三年、壬寅虎年公元前六七九年,曲沃武公出兵滅晉,其地歸周、周命武公為君、封伯僑管理楊國、以國為姓,(要伯僑、姓楊、把山西新绛縣,洪洞縣一帶劃為楊國)。楊伯僑後裔以楊為姓,逐漸發展遍布全國各地,伯僑殁後葬于陝西華陰縣。這就是第一個姓楊的(楊伯僑)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伯僑的後裔中、楊寶、弘農郡人,從小聰明過人,老師講課過目不忘,有先知之明。楊寶九歲時他出遊華陰山北,見一黃鳥為鸱鹦所傷墜于樹下,被蝼蟻困住,寶心不忍,将雀取歸,置于書笥中,用黃花喂養百天後,羽毛豐滿,朝出暮歸,一天三更,寶公讀書未卧,有黃衣童子向寶公拜曰:我乃西母使者,在華陰不慎為茑枭所傷,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謹酬白環四枚,望君,子孫清白,為國多做貢獻,位登三公!說完駕祥雲而去。故此、楊氏家先中間都寫上(弘農郡楊氏曆代先祖…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寶後裔中的、楊震,少年好學,當地儒生們稱贊他是(關西孔子)大将軍鄧骘聽說楊震是位賢人,于是極力舉薦,四次升任為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一天當他經過昌邑時,曾經舉薦荊州的王密為昌邑縣令,王密為了報恩楊震在晚上送十斤黃金給楊震,并說晚上沒人知道,楊震拒收,并答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就是傳說的楊氏(四知堂。王密慚愧而走。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楊震位居朝廷太尉,因主持公道,反貪懲奸,而被周廣、樊豐等奸臣誣陷後,革職自盡。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永建元年,(公元125年)漢順帝既位後将樊豐、周廣等奸臣誅死,朝廷稱楊震其忠良,下诏震公的兩個兒子為仕郎,賜錢百萬,以禮重新把楊震改葬于華陰潼亭,在葬前十日,有一丈多高的大鳥集震柩前,俯仰悲鳴,淚下沾地,葬畢後鳥飛去。各郡上奏:異災連連,山崩棟折,皇宮倒屋,順帝下诏惟震之故、安帝不德,立石鳥象,忏悔祭拜,人們用石頭雕刻鳥象祈禱國泰民安。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震後裔中的,楊辂,(公元840一920年)陝西華陰縣人,晚唐昭宗時進士及第,由華陰來到江西廬陵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刺史。成為廬陵楊氏始祖,因工作勞累過度卒于廬陵郡衙内,葬吉水六十二都鹧鸪西洞金钗形,吉縣志合約:周圍禁止進葬。從陝西遷到江西。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辂後裔中的,楊璟,為幫朱元璋平定江山,從江西來到湖南,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楊璟帶兵因平定四十八洞有功,從征西大将軍加封為榮陽将軍。後因朱元璋駕崩後,太子與皇子互相誣陷對方心腹,濫殺有功之臣,楊璟為了避難自保,辭官不做,率家眷遷往湖南新甯縣團蒼石殿定居。(深山老林,今景區)

楊辂後裔中的,楊安元,永樂八年生,(公元1410年)庚寅虎年,楊安元,帶一随從,這随從是祖傳的風水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天他們兩人來到了武岡州,離桃花坪大約三裡路的地方,看到一塊大約十多畝地的坪地,左邊是小溪,溪水來源于裡仁大峽谷直流向資江河,背後是兩座小山,兩山相連就好象一隻巨大的白額猛虎,随從告訴楊安元前青龍後白虎此乃真正的風水寶地一一虎形地。如在此建房定居,有虎神保佑必出将軍、元帥,前途無量,人興才旺。楊安元聽随從這麼一說,非常高興,回新甯和族人商量後,選好皇道吉日後,大興土木,就在這虎形地上建一座莊院,前面槽門上挂一牌匾,上寫〈楊氏清白堂〉五個燙金大字,完工之後,按風水先生指點莊院前修兩口水塘象似神虎的兩隻眼睛,栽一棵白果樹和一棵柏樹,白果樹向征木易的意思,也是謹遵祖訓弘農郡楊寶的教誨,楊家後裔清白做人,把莊院取名:”白果樹楊家“。

白果樹楊家,果然如風水先生所說,神虎每到虎年來楊家院巡查一次,果然楊家院在神虎的護佑下,興旺發達,在明未清初時期白果樹楊家就發展到了五百多人,但人口多就出現了饑荒,糧食和各種農作物供不應求,有的為了生活前往四川、廣東、廣西等地定居生活,楊氏族人商量為解決楊家幾百人的生活問題,決定把林家山、周家塝,背底山周圍的荒地開墾成糧田,從天子山峽谷渠渡溪口開一條水圳,使悠悠渠水澆灌糧田,做到旱澇保收。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明朝,萬曆四十二年,甲寅虎年,(公元1614年) 當水圳修到過龍脈,林家山和背底山交界處虎型地的尾部和頸部時,突然天昏地暗,狂風大作,水圳全部挖開後,第二天又合攏,連挖三次,并挖出很多紅色血液,族長隻好請來道士用桐油,石灰,狗血,把水圳周圍全部淋了一圈,水圳方才修通,但從此每天晚上二更時分白果樹楊家院周圍的人們會聽到有老虎凄慘的叫聲。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自從雙圳口和過龍脈的水圳修通後,虎形地龍脈嚴重受阻,傷及虎神,白果樹楊家逐暫衰弱,在幾年内楊家院幾百人死的死、病的病,有的外出定居,五百多人的楊家院僅剩下,楊昌壽,楊昌茂,楊昌賢三兄弟延續香火。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公元一九三八年,楊昌壽後裔楊芳臣,此人身高一米八,長的五大三粗,且臂力過人,一身功夫遠近聞名。楊芳臣在生日那天晚上,喝了三斤白酒,來到背底山。恰逢虎神巡查楊家院,而楊家院的楊芳臣看到一老虎,他借着酒勁,人虎相遇,各懷敵意,楊芳臣一棒朝神虎頭部打去,虎神非常生氣的樣子好象在說(糊!…塗……)<短暫的高音後就是長長的平音>說後化作一縷青煙而去。不到一百天楊中富團級軍官,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嶽陽守橋,被日軍飛機轟炸,全團官兵為國捐軀.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楊家的龍脈受阻,神虎受傷,族長隻好請道士化解,道士把楊家屋宅地、墳地和山山水水全部察看後說:虎神受傷,龍脈受阻,想再次興旺的話隻有依靠祖墳的龍脈才能讓子孫昌盛。楊家有個叫蛇型地的大坪地,也是一塊風水寶地,從此以後白果樹楊家的墳就葬在蛇形地,果然如道士所說,楊家院又興旺發達。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後,楊家院己發展到一百多人,白果樹楊家人,團結一緻,發揚祖先的光榮傳統,一九五一年,楊昌茂的後裔,楊忠國響應國家号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死在北韓沙場。楊中富長子楊相炳,任保元村多年支部書記,為保元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東風吹到了白果樹楊家院,楊家院也和全國各地一樣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白果樹楊家院也被改革開放的東風惠及,現在變成了一座座嶄新的别墅。

現在的白果樹楊家院更上一層樓,舊貌變新顔,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人才輩出,但楊家族人永遠沒有忘記祖宗教誨,忠心報國,清白做人,在抗美援朝為國捐軀的楊忠國親侄兒,楊立華繼承叔父遺志,參加對越自衛反擊,複員後曆任村幹部,楊相炳五個孫子中隻有一個是國中生,其餘四個都是大學畢業,一個在武岡紀委就職,楊期德湖南中南大學畢業後,在省交通廳工作,楊恢杭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在北京陸軍總醫院工作,楊恢富邵陽醫藥公司工作。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現在的白果樹楊家院,屬桃花村管轄,原保元村和桃花合并,規劃為美麗鄉村,白果樹楊家院在桃花村委的上司下,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宏偉的發展目标,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白果樹楊家迫切期望,奉勸從這裡走出的宗親,和在外面打工的遊子,這裡永遠是你們的家,小時候林家山背底山取磨菇,大石山,蛇形地看牛,漫步下頂坪,還有家裡的美味血醬鴨,值得你們懷念。歡迎你們認祖歸宗,常回家看看,回家發展,白果樹楊家的大門永遠為你們廠開。

武岡白果樹楊家的傳奇故事

壬寅年,元月十八日,書于武岡水西門辦事處,桃花村,白果樹楊家。

作者飛黃騰達,陳中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