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國滅後,第一才子一路護送劉禅,教之禮儀,劉禅能活命全靠他

有人說劉禅是扶不起來的阿鬥,這是大錯特錯的,身居帝位,沒兩把刷子可不行,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是“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這是沒有吹捧和美化的。

陳壽說他“素絲無常,唯所染之”,這是很獨到的見解,劉禅正是這樣的人,他任用賢才便是高明之君,可是被閹宦蠱惑,就是昏庸了。

是以,他好與不好,取決于他身邊的人,這并非說他沒有主見,須知當局者迷,你開上帝視角說人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麼忘了有人借你錢不還呢?

蜀國滅後,第一才子一路護送劉禅,教之禮儀,劉禅能活命全靠他

劉禅

比如,三國時期有個叫郤正的人,為人正派,劉禅後來就後悔沒早點認識他。郤正是個大才子,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在小編看來,他應當是蜀國第一才子。

郤正是真正屬于那種安貧樂道的人,當初祖父、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小小年紀的他沒有傷心,每天就做一件事——閱讀,後來因為文章寫得好,做了蜀國的秘書令。

可憑什麼說他是第一才子呢?

蜀國滅後,第一才子一路護送劉禅,教之禮儀,劉禅能活命全靠他

咱們知道蜀國有個人叫黃皓,是劉禅身的内侍,此人曾一度總攬朝政,弄權亂國,排擠姜維,是以是個小人,郤正官沒他高,就避得遠遠的。

這個時候他繼續鑽研文章去了,從司馬相如到蔡邕等名家,這些人散文辭賦,以及同時代的各種優秀文章,郤正幾乎全部讀過。

說這麼多有什麼用呢?不過一個文人而已,有啥用?錯了,當初劉禅也是沒注意過他,但後來卻後悔死了,後悔沒有早點發現郤正的為人。

蜀國滅後,第一才子一路護送劉禅,教之禮儀,劉禅能活命全靠他

郤正

公元263年,鄧艾兵臨成都,劉禅投降,投降書就是郤正寫的,交給鄧艾後,蜀國算是從此沒了,第二年,鐘會造反,想據蜀獨立,成都大亂,劉禅被迫遷往洛陽。

要上路了,劉禅才發現,那些昔日裡對自己畢恭畢敬的官員們,沒一個随他一起,更别說保護他了。患難見真情,唯獨郤正放棄妻兒老小,緊跟劉禅,一路用心服侍,同時還有殿中督張通跟随。

劉禅一直做的是皇帝,突然成了降臣,到了洛陽,見了司馬昭怎麼行禮?以什麼身份說話?該穿什麼衣服?(古人說話、衣着、舉止都要根據身份來)這都是很關鍵的,搞不好就沒命了,幸得郤正教導,劉禅言談舉止一切無錯。

蜀國滅後,第一才子一路護送劉禅,教之禮儀,劉禅能活命全靠他

我甚至懷疑,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也”都是郤正用心教他的,當然這是猜測,不過劉禅到此才發現郤正的好,他慨然歎息,卻一切都晚了。

他的舉動,不僅感動了劉禅,也感動了當時的人,司馬昭封他縣令,他平心靜氣的做了幾年,司馬炎後來也贊歎:颠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幹事,有治理之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