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本文首發自中國二手車自媒體聯盟

作者系聯盟聯合發起人,原創轉載授權請聯系:xiaopangfans

特别提示,二手車從業者看完本文可能會引發焦慮,如心理不強大,抱着投機心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請謹慎閱讀。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原創:王萌 圖檔:網際網路

資料:CADA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資料:全國采訪知名二手車企業和汽車經銷商集團

前言:

2021年,對于中國汽車行業來說又是充滿變化,意想不到的一年,疫情反複、晶片折騰、電動熱鬧,一系列的各種“黑天鵝”和“灰犀牛”交替出現。

對于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台的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中國的汽車行業“新舊交替”螺旋上升的時代正在加快。

而在這些變化中,我們該何去何從?消費者該如何服務?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資料背後的謎團: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1年,中國二手車全年交易1758.51萬輛,同比增長22.62%,交易金額11316.92萬,同比增長27.32%。

二手車成交均價6.45萬元,第四季度明顯下滑,同比下降明顯。

根據新車交強險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汽車産銷量分别為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

其中乘用車銷售量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

如果按照上述兩個資料(新車銷售量和二手車交易量)對比分析看,中國的新舊車對比資料為1:0.67。

此外,我們按照公安部有關資料看,機動車轉移登記,3048萬筆,汽車占比95.9%。

2016年至今,二手車轉移登記與新車注冊登記數量比由0.67提升至1.11,也就是說公安部資料的新舊車比例是1:1.11。

一個資料統計口徑是二手車交易量是新車的2/3,一個資料統計口徑是二手車超過新車,達到1.1倍,你們知道這兩個資料中間的邏輯和問題麼?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1、蛋糕X2,吃蛋糕的人X3,搶吃的來了:

2015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為941萬輛,當年從業相關公司大約為18萬家,直接從業者70萬人。

2021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1758萬輛,從業相關公司大約為70萬家,直接從業者超過200萬人。

簡單一看,蛋糕翻一倍,吃蛋糕的人翻三倍,人均每年不到8台車,按照均價6.5萬元,單車5%利潤率算,人均差價收益25000元,還不到咱們中國人均GDP1.2萬美元的30%。

當然,我們也不能隻看人均,畢竟我和三馬要是人均,那就厲害了!

但是,最近這半年,接觸了很多要新入行的人,比如汽車維修廠、改裝的、汽車金融的、租賃的,還有外行地産的、廣告的、傳媒的,畢竟和某些行業相比,二手車領域還能活着,而某些領域,你們懂!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2、高起點、高學曆、大量高手來了:

現在進入到二手車行業的新人越來越厲害,而且借助技術發展和專業化教育訓練體系,其成長和競争力今非昔比。

2003年我進入到這個行業的時候,在全國最大的二手車市場進行人員統計,6000多人裡面,第一學曆大學大學的隻有10幾個,汽車專業畢業的算上我就3個,大部分都是“江湖半路出身”。

那個時候做二手車,蒙着收忽悠賣的大有人在,光是看噴漆就得學一年起步,都是老闆帶夥計,哪有什麼體系化學習,系統化訓練,夥計3年上手,5年自己幹,現在有多少二手車老闆,都是那時候裂變出來的?

2021年,中國二手車評估師大賽,參賽選手大學大學學曆超過50%,研究所學生學曆占10%,這個行業吸引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進入,很多高校、高職、中專都有企業專項教育訓練的二手車專業。

以前二手車圈子裡找個專業的、懂英文的、能做PPT的,那簡直了,現如今,汽車經銷商集團、電商、廠家、企業培養了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雖然學曆不代表所有的能力,但是起點高、進步快,競争壓力可想而知!

随着其他行業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厲害”人才進入到二手車行業,你們壓力大不大?怎麼辦呢?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3、好車源、快車源、一去不返了:

原來做二手車,甚至現在很多地方的二手車,依舊還是“車源為王”,但是這些所謂的“王者車源”在傳統二手車人的了解當中是這樣的!

年份近、車況好、記錄全,收購價格低、銷售價格高、賣得快,哪怕短期賣不出去,過倆月批發出去還賺錢!

你覺得這樣的二手車資源,你一年能碰上幾台?越發達的城市區域,越規範的汽車流通環境,這樣的二手車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是“同質化”,靠關系,桌子底下“茶水錢”的資源,還能長久麼?

現在很多規範的做得好的汽車經銷商集團,4S店都是引入拍賣,而不再是二手車經理“一言堂”的“暗箱”,而且這幾年,二手車經理們“折進去”的還少麼?

是以,以後沒有所謂的“好車源”,大家基本一緻,資源時代優勢,沒了,做好品牌、服務,效率,可能才是出路。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4、人傻錢多,信你拿貨,好客戶沒了:

二手車生意,本身的信任度是關鍵,現在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也許還有“熟人”關系,但是這種關系和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是充分信任,包括車況、價格等一系列問題,現如今,人家也要上網先了解基本行情,基本資訊,然後再找你,不會再有“偷手”在裡面。

而且,一直有個問題,很多傳統二手車老商家,為什麼你的老客戶一個一個丢了,是不是“刀子下的太狠了”,人家信任你,你賣給人家的車,又貴,又不好,導緻“殺熟”的短視了?

各位知不知道,咱們二手車目前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多少呢?你們有沒有算過?維護一個老客戶,老客戶給你帶新客戶,這個成本又有多少呢?

我們不生産汽車,不維修汽車,我們二手車企業的核心産品是什麼呢?核心價值是什麼呢?難道不是這些信任過我們的客戶麼?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5、垂直漲價,直播内卷,線索很貴了:

中國二手車,目前大部分,絕大部分都是模仿者多,創新者少,很多都是“别人都做了”,我也得跟上,但是别人的“成功經驗”是不是适合你呢?

就說直播這件事,疫情期間,大家都是開始直播,二手車的确是出來幾個所謂的“大号”,但是現在每天有60000家二手車公司每天恨不得24小時直播,很多都是老闆老闆娘親自上陣!

“老鐵,打折了”,“兄弟,過來看看”,每天60000家公司,每家投放各種紅包線索包100塊錢起步,人家平台600萬每天收入,咱們呢?真正的效果是不是适合所有人?

現如今,老闆娘不用擔心老闆去唱歌了,因為每天都“累死”在直播上,效果呢,各位有沒有算過,一年投放了多少錢?成交了多少台?

垂直網站這幾家,效果也越來越差,畢竟競争激烈,線索就這麼多,平攤下來大家都少了!

是以,垂直領域得投放,直播這種“門戶影響”也得做,但是如何精準專業的做?如何靠譜的做?如何協調精力和人才,不能隻顧着線索,放棄了本身的服務品質和産品,使用者來了,咱們的車也不好,價格也高,人家憑啥找你買車?

做好内功,再做營銷,否則都是浪費資源,還累!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6、規範經營,依法納稅,成本老高了:

随着行業越來越規範,企業越來越規模,中國的二手車從業者,正在迅速從“車販子”轉變為“企業家”,以前的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野路子“已經不能适應新時代了!

正規經營,很多成本就會感覺明顯上升,比如聘用員工的五險一金,企業殘保金、合同印花稅、二手車經營的增值稅、經紀的差價收入稅、企業成本攤銷、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股東分紅稅等等。

可以說,隻要你公司規模超過5個人,月交易量超過20台,你想不正規以後都不太可能了,老闆收車,媳婦管賬,夥計賣車,這種家庭作坊模式,也要逐漸正規。

這是大趨勢也是必須,不過這成本遠比大家想的高,一個夥計一個月到手1萬,你企業付出成本要超過1.35萬元,在北上廣深可能更多,各位老闆你做好準備了麼?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要面對多少“灰犀牛”?

最後思考:投資回報率多少算及格呢?

各位老闆,感謝您堅持看到這裡,焦慮麼?

2021年,根據小胖哥調查資料,自有資金的二手車企業,年投資回報率15%左右算是非常好的了,能超過20%絕對是鳳毛菱角了。

如果是利用外部資金貸款經營,年投資回報率能超過8%的不多,甚至不少老闆年底算賬,忙活一年就是給房東、員工打工,自己平常開點工資而已。

越大規模的二手車企業,投資回報率越低,人均效率越低,成本增長越快,這是目前現狀,但是也不會沒有解決辦法!

2022年,70萬家二手車公司,誰會強大,誰會留下,誰會賠的稀裡嘩啦?

今天這6隻”灰犀牛“也許才是前面的一排,後面還有的是,殘酷不?

各位老闆,歡迎留言讨論,下一篇,我們該如何“叢林生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