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鬧饑荒時期,災民婦女為讓家人有飯吃,給10斤小米就狠心賣身

電影《1942》透過鏡頭用獨特的藝術手法向我們再現了上世紀四十年代,河南省鬧饑荒,百姓被迫背井離鄉的那段苦難日子。據資料記載,那個年代的很多婦女為讓全家能有活路,甚至會選擇賣掉自己。雖然曆史已成過往,但我們仍然值得去了解當時河南婦女的真實生活究竟有多艱難,今天的生活又有多麼的幸福且幸運。

河南鬧饑荒時期,災民婦女為讓家人有飯吃,給10斤小米就狠心賣身

地處中國中部地區的河南省,屬于人口和糧食大省行列。但出于各種原因自清王朝後期開始,河南省遭遇了一系列天災人禍,一個苦字根本不足以形容。水災,旱災,蝗災的輪番降臨,讓河南當地農作物産量一跌又跌,再加上全面抗戰爆發,日本軍攻占河南省北部和東部,路有餓死骨也變成了一件不再稀罕的事情。

河南鬧饑荒時期,災民婦女為讓家人有飯吃,給10斤小米就狠心賣身

連續三年的饑荒,地主和大戶家的儲糧也眼看着見底了,為保住性命,百姓們被迫背井離鄉開始逃荒。由于北邊和東邊有虎狼日軍,南邊有重山河流阻隔多數百姓就選擇向西逃至洛陽,陝西等地。逃荒途中的主要食物就是草根,樹皮不斷有人倒下,但周圍人連挖坑掩埋的力氣都沒有。相比之下,鬧饑荒那些年隻有一種生意非常紅火,那就是人口販賣。

河南鬧饑荒時期,災民婦女為讓家人有飯吃,給10斤小米就狠心賣身

不過,青壯年很少能找到買主,因為他們飯量大,但那年頭又沒活可以安排他們幹。重男輕女的時代,小姑娘也不好販賣,販賣小男孩和年輕婦女的事情則每天都在上演。兵荒馬亂,連飯都吃不上的年代,這種事情殘忍可也能保家人多活一段時日。

河南鬧饑荒時期,災民婦女為讓家人有飯吃,給10斤小米就狠心賣身

有記載稱,當時一個年輕婦女隻能換10斤小米,會識文斷字的最多也就值15斤小米。很多女孩不忍心看着家人被活活餓死,就主動找人販子把自己給賣了出去。到買家做女工算是最幸運的出路,有的被賣到偏遠地方做單身老漢媳婦兒的也多得是,最慘的就是被賣到青樓,最後連自己都厭惡自己。直到1949年,河南省全境解放,河南省才逐漸恢複元氣,重制勃勃生機。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願各位倍加珍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