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年戰争(3):羅斯巴赫戰役

作者:誠聞講談

前文講到,法、奧、瑞、俄四國聯軍圍毆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在科林被奧地利擊敗,不滅金身被破。

此時的普魯士,再也無法在聯軍全部趕到前線之前擊敗奧地利。于是到1757年9月底,四國聯軍已經到達大部分指定位置。1757年10月16日,奧地利軍隊一支小部隊開到了柏林跟前吓唬普魯士人,普軍不知虛實,讓奧軍勒索了一筆錢就逃跑了,其實奧軍隻有3400名骠騎兵。

四國聯軍本來彼此也都在勾心鬥角,想要坐收漁利,而且各國軍隊裡面的人員成分也非常複雜,是以各國部隊經常配合不到位。此時的沙俄将領小阿普拉克辛,誤以為沙皇伊麗莎白一世病重,竟然從東普魯士撤軍(今加裡甯格勒,我們熟悉的哥尼斯堡)。要知道,沙俄軍隊從國内出來一次可老費勁了。這下腓特烈大帝就能騰出手,去收拾在薩克森的法國人了。他率領21000人的疲憊之師,來到萊比錫以西的羅斯巴赫附近後,遭遇部隊規模約41000人左右的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聯軍。

七年戰争(3):羅斯巴赫戰役

腓特烈大帝所面對的聯軍雖然人多勢衆,但是内部很多人都是新教徒,與普魯士同宗,而且神聖羅馬帝國是德意志第一帝國,許多德國人不想打德國人。神聖羅馬帝國各邦國軍隊和法國軍隊素質也都參差不齊,對将領并不是很熟悉,執行指令總是不到位,這導緻了一個緻命的問題,就是行軍脫節。聯軍将領蘇比茲元帥希望阻斷普軍的交通及補給道路,逼退普軍,因而聯軍始終在與普軍周旋。

七年戰争(3):羅斯巴赫戰役

可腓特烈大帝的軍隊雖然疲憊,但軍隊裡人員訓練水準較高,行軍整齊劃一。11月5日,正當聯軍不斷與普軍繞圈兒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的軍隊就與法國軍隊在行軍時就脫節了。在羅斯巴赫一座屋頂上觀戰的腓特烈大帝,當即抓住了戰機,指令3800騎兵出擊,以雷霆之勢将聯軍右翼沖垮。在敵軍重整之前,普魯士王弟亨利親王的7個步兵營突入法軍中央,90分鐘之内,羅斯巴赫戰役就結束了。

七年戰争(3):羅斯巴赫戰役

普軍僅僅傷亡550人,就使聯軍損失7000之衆。英王喬治二世高興極了,此時他終于統一了各派大臣的意見,與普魯士的聯盟也更加穩固。1758年1月24日,倫敦大街上放着鞭炮,市民們朝天開槍,歡快地慶祝腓特烈大帝46歲生日。但此時腓特烈大帝一點也沒有心情慶祝,因為東線的沙俄軍隊卷土重來了。

在經曆了戰争初期的失利後,腓特烈大帝在羅斯巴赫大放異彩,貢獻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接下來等待腓特烈大帝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煩請閱讀後在右下邊點個「在看」,右上角轉發,以示鼓勵,你的支援我将萬分感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