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緒和溥儀中間,慈禧還立了一位皇帝,上位僅3天,名字聽着耳熟

常言道:國家将亡,必有妖孽。并不是說國家快要滅亡的時候會有山精鬼怪出來,而是到了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愚蠢、瘋狂或者頭腦不清醒的人出來搗亂,把國家給搞滅亡。比如明朝末年,國庫缺錢,一堆官員卻以仁義之名逼着皇帝不準向商人收稅。最終國家沉重的經濟負擔都落在了農民身上,李自成起義,一舉掀翻了明朝200多年的統治。

光緒和溥儀中間,慈禧還立了一位皇帝,上位僅3天,名字聽着耳熟

像明朝這樣因為君臣不和而導緻朝代滅亡的事情,倒也是曆史上比較常見的情況。相比起來清朝末年的情況則更加複雜,有國内人民的起義,有外國列強的扶持(洋槍隊幫助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還有清朝皇族的勵精圖治,但是這一切都頂不住清朝出了個女強人——慈禧。

慈禧出生于1368年,17歲即入宮。她的一生與清朝的4位皇帝有着聯系。她老公鹹豐身體不佳,30多歲就去世了;她兒子同治受不了她的驕橫跋扈,當皇帝都當得戰戰兢兢,在19歲便一命嗚呼了。等到她把她妹妹的兒子光緒扶上台,好不容易活過了一段年頭,最終還是在戊戌變法後不明不白的死掉了,接下來她親自立下诏書,讓溥儀做皇帝。

但是不為人知的是,在光緒和溥儀之間,其實還有一位清朝皇帝,隻做了3天就被罷免了。要說這個皇帝,就不得不說一說慈禧跟光緒的關系,因為正是因為慈禧與光緒之間的鬥争才導緻了這個皇帝的出現。光緒本不是慈禧的兒子,但是當時的清朝需要立一個首領,是以慈禧在光緒4歲的時候就将他立為皇帝了。

光緒和溥儀中間,慈禧還立了一位皇帝,上位僅3天,名字聽着耳熟

在年紀小的時候,光緒還不知道怎麼反抗慈禧。可是長大之後,他漸漸對這位驕橫跋扈的太後産生了厭惡。尤其是在與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接觸後,光緒的這種不滿情緒進一步加深了。他甚至在康有為等人的鼓動下,有了“圍園殺後”的意思。1898年7月27日,光緒下密诏道:

“朕亦豈不知中國積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輩所誤,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舊法盡廢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他?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全廢,将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英勇通達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緻有負聖意。爾等與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及諸同志等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候朕熟思審度,再行辦理。”

光緒和溥儀中間,慈禧還立了一位皇帝,上位僅3天,名字聽着耳熟

可見當時的光緒已經感受到如果自己變法走入深水區,可能會導緻自己“位且不保”的後果。在當時誰能使得光緒“位且不保”呢?顯然隻有慈禧了。實際上光緒甚至準備對慈禧來一場“圍園殺後”,直接一勞永逸的解決慈禧幹政的問題。《詭謀直紀》當時記載了康有為想要效仿唐朝大臣圍困武則天的故事的具體想法:

“二十九日……夜九時,(康)召仆至其室,謂仆日:“汝知今日之危急乎?太後欲于九月天津大閱時弑皇上,将奈之何?吾欲效唐朝張柬之廢武後之舉,然天子手無寸兵,殊難舉事。吾已奏請皇上,召袁世凱入京,欲令其為李多祚也。”

作為一個縱橫大清政壇幾十年的慈禧,雖然治國不咋地,但是慈禧的政治細胞是十分敏感的。她已經預料到有人開始針對她發起一場陰謀政變了,并且這幕後的推手就是那個自己“養”了20多年的小皇帝。對此她感到十分憤怒:我對大清這麼殚精竭慮,我容易嗎?你這個小皇帝還想廢我?

光緒和溥儀中間,慈禧還立了一位皇帝,上位僅3天,名字聽着耳熟

據《崇陵傳信錄》記載,慈禧直接把光緒找來痛罵了一頓:“我撫養汝二十餘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她甚至還恫吓光緒道:“癡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 《慈禧傳信錄》則将慈禧當時那種暴跳如雷的樣子寫得更加生動:“汝以旁支,吾特授以大統,自四歲入宮,調護教誨,耗盡心力,爾始得成婚親政。試問何負爾,爾竟欲囚我頤和園,爾真禽獸不若矣!”

在慈禧的心中,自己才是大清的頂梁柱,光緒想要除掉自己來光複大清明顯是癡人說夢。是以,為了挽救大清的命運,慈禧準備立自己弟弟葉赫那拉·桂祥的女兒的兒子愛新覺羅·溥儁為帝。因為這個時候溥儁年紀還很小,是慈禧心中非常理想的大清皇帝,是以在1899年的時候,慈禧就把他接到了宮裡來。

1900年正月初一 ,慈禧就自作主張替被軟禁的光緒作主将皇位禅讓給溥儁。然而似乎慈禧這個英明的決定其他人都不是很認同。不僅僅國内的大臣都不同意這個小孩子取代光緒,連許多外國公館也發來消息,表示支援光緒,反對愛新覺羅 溥儁。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慈禧又碰上了義和團,最終愛新覺羅·溥儁做了3天皇帝就被趕下了台。

光緒和溥儀中間,慈禧還立了一位皇帝,上位僅3天,名字聽着耳熟

也許是因為不少清朝人對慈禧這位老佛爺的眼光表示懷疑,也許是因為愛新覺羅 溥儁做皇帝的時間太短。這位“短命”的皇帝不僅僅在後來的清宮戲當中很少見,連《清史稿》當中對他的記載也是寥寥無幾。要是老佛爺慈禧在天有靈的話,難免對此感到非常的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