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五千年的曆史中,明朝是其中一個比較精彩的朝代,從明太祖的白手起家到崇祯皇帝的遺憾收場。無一不在透漏着這個朝代的“颠沛流離”。

明朝一共曆經16個皇帝,其中就有一個皇帝差點被女人所殺。衆所周知,明朝的嘉靖皇帝酷愛煉丹,然而煉丹則需要以女人的經血煉制。皇宮中的女人每天都深受其害。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迫于這樣的壓力,她們竟萌生出謀殺的想法。刻意挑選在一個安靜的晚上,趁着皇帝熟睡,幾人帶着一根麻繩來到皇帝的卧榻,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大戲”。

或許靖康皇帝未投胎前好生“賄賂”過,這才沒有被女人們絞殺。若不然,靖康皇帝恐怕就是曆史上死的最窩囊的一個。這場宮變也被稱作“壬寅宮變”,算是曆史上第一次宮女反抗皇帝的事件。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276年的時間裡,明朝的精彩遠不止于此。可誰又能想到,偌大的一個王朝竟然被三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決定了成敗。或許這就是常說的“細節決定成敗”!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一個最不起眼的物品都将成為決定案件走向的關鍵性證據。可能是遺棄在角落裡的盆栽;可能是某人的一句話;也可能是被害人晨起吃過的一頓再正常不過的早飯。

而轟天動地的沙塵暴來臨之前。僅僅隻是風輕輕揚起的沙塵,并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力。就像駱駝,誰又能夠想到壓死它的是根再普通不過的稻草。

這三個小人物是誰?又在明朝留下了什麼樣的傳奇?

王家家奴

戰事吃緊,明朝的将士被遼軍圍困在城中。糧食緊缺,屍橫遍野。登州巡撫派遣孔有德率領精銳前去支援。但路途遙遠,又适逢大雪封路,孔有德的隊伍停靠在吳橋鎮。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一路上的饑寒交迫,讓這個隊伍疲憊不堪。部分士兵實在難以忍受,尋了一個大戶人家,偷偷将門内圈養的雞群殺了吃。而這戶人家在當地并不是小門小戶,又怎會堅忍?

随即讓家奴和孔有德的人對峙,讓孔有德給出一個說法。孔有德也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偷雞的士兵捆綁起來,當街遊行。看着被羞辱的同伴,士兵們一氣之下将家奴殺害。

命案在當時非常敏感。在孔有德幾人的商議之下,本就對朝廷不滿的心刹那間被勾起,一狠心全部地反了。本身就對登州了解的孔有德,當即殺了一個回馬槍。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懼内的禦史

或許沒有人會想到,明朝這麼大的一個朝代,會和一個禦史找老婆産生關聯,甚至影響到明朝的生死存亡。

在京城擔任禦史一職的毛羽健并沒有出奇之處,甚至和其他的京城官員一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打勞工”。偶爾有直言上谏的情況,但也算是在皇帝面前表現的一個機會,沒準能升職加薪也說不定。

毛禦史在京城中出名的還數他懼内的名頭。其他文人士大夫求娶小老婆時,他也隻能投去羨慕的眼神,連提一嘴都會遭到禦史夫人的咆哮。然而這在毛禦史勸慰夫人回鄉探親後迎刃而解。

管事的人不在,毛禦史當即大膽起來。連忙找了一個貌美如花又溫柔的小妾。殊不知,這事還是傳到了禦史夫人的耳朵裡,禦史夫人當晚就收拾行李回到了京城。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還沒來得及在溫柔鄉裡溫存片刻的毛禦史,就這樣被禦史夫人“捉奸在床”,呆愣中隻剩下了求饒。毛禦史心存不甘,當即查起究竟是誰走漏了風聲。

這一查就查到了驿站的頭上。明朝的驿站包含了國家資訊的郵寄和傳遞,以及公文來往,官員交通的往返和停靠。可憐毛禦史的氣既不能撒到自家夫人身上,隻能讓驿站成了這個背鍋俠。

随即上書給崇祯皇帝,提出許多關于驿站的劣處。取消驿站的事情還受到其他官員的支援,而其中一項省錢被節省的崇祯皇帝聽了瞬間應承,驿站被取消,無數依靠着驿站生存的也下了崗。

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沒有經濟來源的李自成,最終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最終帶領農民軍将京城圍困,崇祯皇帝也想不到一個決策就這樣斷送了朝代的基業。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陳新甲的書童

陳新甲有一個勤快的書童,平日裡也會做一些将陳新甲的文書抄送給下方官員的瑣事。可這次的文書似乎并不是那麼的簡單。

内憂外患的大明王朝到了最後的一刻。在面對了李自成的圍剿,崇祯皇帝展開了一場秘密的自救行動,決定和後金議和。而陳新甲就是他派遣的使臣。

這件事情一直都是私下進行的。因為在明皇朝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議和不割地,不當賣國賊!可這件事情還是在陳新甲書童的抄送中盡數敗露。

一時間罵聲四起,沒有辦法的崇祯皇帝隻好将陳新甲下獄。但這還是堵不住悠悠之口,再加上陳新甲為求活命,直言這是崇祯皇帝的意思,崇祯皇帝當即慌了神,下旨将陳新甲斬首示衆。

崇祯年間,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改變了明朝曆史的走向

這件事情結束後,也昭示着明王朝和後金的結盟再無可能,明王朝的消亡也成了定局。

千裡之堤毀于蟻穴。上百年基業的明王朝就這樣被三個小人物決定了命運。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就曾提出過這樣的論點,巴西的蝴蝶煽動翅膀可能會引起德國的龍卷風。

這其中的寓意也是在說往往被忽略的一件小事,可能會成為事件發生的關鍵。這也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而明王朝的滅亡或許隻是發生在名不見經傳的三個小人物身上,但也就是這三個小人物,撬動了整個明王朝的“命脈”!

本文由器蘊國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