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翟元斌 ‖ 雷鋒的生命密碼

作者:文武146011434

文:翟元斌

翟元斌 ‖ 雷鋒的生命密碼

一次與大學生座談,有人發問:雷鋒的事迹展現在他做了許多好人好事,我同樣也做了許多好人好事,為什麼還要向他學習?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起同學們的一番熱議。可見這個發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應該引起我們共同思考。

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

在一般人看來,雷鋒之是以能夠穿越時間空間留存下來,主要的因素是他做了許多好事,成為大衆公認的溫暖人心的文化符号。一位偉人曾經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說這句話的人就是為雷鋒題詞的毛澤東。而普通人對雷鋒的褒獎則是“出行一萬裡,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為什麼能做好事,一輩子做好事?這裡就有一個做好事背後的精神支撐——信仰。 信仰是一種創造的力量。一個崇高的信仰,往往可以讓軟弱的人變得堅強,讓平凡的人變得偉大,使人格得到升華!一個人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往往會堅持不懈地克服重重困難,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實作自已的信仰。是以,英國詩人馬·普頓爾曾經說:“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

信仰有世俗的信仰與宗教的信仰,這兩種信仰有自己的邊界和交集,并且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與對應的生活。

世俗的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的信奉和尊崇, 并且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行動指南。通俗地講, 信仰就是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持有, 是人對世界及人生總的看法, 它是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精神紐帶。是團結奮進的精神基礎和精神動力。是生命價值的定向功能, 社會秩序的控制功能, 社會力量的凝聚功能, 行為選擇的動力功能。

對于信仰之于我們的重要,曾有許多經典的論述。2013年7月11日,在西柏坡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提出“趕考”問題,将共産黨人的信仰,形象地稱為“總開關”。号召全體黨員,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堅守崇高信仰,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全國宣傳說服會議強調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有什麼樣的選擇;有什麼樣的理想,就有什麼樣的方向。

翟元斌 ‖ 雷鋒的生命密碼

雷鋒之是以成為“雷鋒”,往根上講就在于他把握好了信仰這個總開關

翻開雷鋒心靈獨白的日記,信仰的光芒直逼每個閱讀者的心靈。雷鋒為自己确立的人生觀是“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時刻準備着為黨和階級的最高利益,犧牲個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在撫順雷鋒紀念館,陳列着一套雷鋒生前讀過的《毛澤東選集》。上面可以看到許多雷鋒寫下的眉批和心得。雷鋒把實作人生價值同實作遠大理想緊密結合起來,深入思考人生意義。他在《為人民服務》一文最後一頁的空白處寫道:“我覺得一個革命者活着,就應該把畢生精力和整個生命為人類解放事業———共産主義全部獻出。我活着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雷鋒還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段話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诠釋得淋漓盡緻,深刻把握了人生的“有限”與“無限”的辯證法,成為雷鋒最深入人心的名言。

據統計,在《雷鋒日記》等各種相關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詞出現過100多次;他做的好事有據可查就有200餘件之多。這樣,我們就不難了解,雷鋒為什麼一輩子都在做好事。因為,他心裡始終裝着黨和人民,他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比對共産黨員稱号,做為做事情的最高尺度。

雷鋒的信仰是什麼,毛澤東把它概括為——為人民服務(見毛澤東“學習白求恩,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題詞),周恩來同志将其概括為“公而忘私的共産主義風格”。

我們來到世上,生活在人與人,個體與社會利益交叉的環境中,都會面臨許多利益的選擇。我們可能會出于與生俱來的對同類的同情心,或者抱持“善惡有報”的文化哲學,抑或是“自我救贖”的宗教情懷等等做出一些“利他”的舉動。這些都是美好與值得尊敬的,不過與雷鋒的“全心全意”的高度尚有一段距離,由于缺乏科學、理性的共産黨人厚重信仰根基墊底,支撐的時間不會很久且不穩定。

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雷鋒是以共産主義戰士的形象來展示他的高尚行為的,他告訴人們,一個恪守共産黨人價值觀的戰士應該有着怎樣的人生,我們所追求的理想社會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風貌,這關乎着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構,關系着人們對未來的期盼和對社會發展方向的選擇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盡管經曆了經濟的短缺和各種嚴峻的挑戰,但中國卻沒有陷入信仰的危機,對此,決不能忽略雷鋒精神為“主義”和制度增添的華光!即便在今天,走向民族複興,實作中國夢程序,雷鋒依然照亮我們的内心,給我們力量。

總結雷鋒的成長道路,得出一個至善至美的結論:“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雷鋒、焦裕祿、楊善洲等就是鮮活的例子。他們一輩子為黨和人民奮鬥,沒有崇高信仰、堅定信念是做不到的。”這是對雷鋒生命密碼最深刻的诠釋。

學雷鋒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不是簡單的模仿雷鋒做好事,而是像他那樣做人、做事,确立正确的“三觀”,确立起我們的精神優勢

雷鋒點滴入手,持續不斷地為人民謀利益,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根本的動因是确立了崇高的信仰。這一明晰的判斷邏輯引導出學雷鋒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不是簡單的模仿雷鋒做好事,而是像他那樣的人、做事,确立正确的“三觀”,确立起我們的精神優勢。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作“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和社會的本質特征在于其精神,精神優勢才是人和人類社會的真正優勢。早在俄國十月革命時期,列甯就指出:“每天都必須取得勝利,即令是不大的勝利,無論如何要保持‘精神上的優勢’。”鄧小平在改革開放程序中也不斷強調:“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鬥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将來,這都是我們真正的優勢。”

翟元斌 ‖ 雷鋒的生命密碼

信仰是建立道德社會的基礎

曾經有位教授講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80年代前後, 在新疆天山獨庫公路大會戰中,先後有168名解放軍指戰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條造福新疆人民的公路上,平均每3公裡就要犧牲1名年輕的戰士。

1980年冬,修築公路的1500多名官兵被暴風雪圍困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天山深處,唯一與外界聯系的電話線也被大風刮斷,大家面臨寒冷凍死、斷糧餓死的危險。為盡快與40公裡外的施工指揮部取得聯系,小戰士陳俊貴奉命随同班長、副班長和另一名老戰士去向指揮部報告,尋求救援。在海拔3000多米高寒缺氧的雪山上,他們頂風冒雪,艱難前行。可是,部隊指揮部還沒有找到,他們身上帶的20多個饅頭卻隻剩下最後一個。在大家饑腸辘辘的關鍵時刻,班長作出了一個讓陳俊貴一生難忘的決定:“我和副班長是共産黨員,隻有陳俊貴是新兵,年齡又小,饅頭讓他吃。”不久,班長和副班長先後無聲無息地倒下了,陳俊貴和那個老戰士掉下山崖被哈薩克牧民救起後,終于把施工官兵被暴風雪圍困的消息報告給了指揮部。後來,陳俊貴因嚴重凍傷在醫院接受了長達4年的治療,并于1984年複員回到遼甯。娶妻生子、過着安逸的生活後,他心裡仍時刻想念着班長。

1985年冬天,他決定辭去穩定的工作,帶着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回到了終生難忘的天山腳下,在離班長墳墓最近的一個山坡上搭了一間簡易房子,為班長守墓。這一守,就是20多年。

烈士陵園的碑文上寫着“人是躺下來的路,路是豎起來的碑”。

現如今,匆匆趕路的人們,有些卻失去了方向感,找不到自己的信仰,精神處于無所皈依的狀态之中,他們感情貧乏、沒有遠大的理想追求、對生活前景充滿悲觀情緒、感覺現實無聊空虛、人生态度趨向頹廢;社會上,功利主義、道德滑坡現象日益嚴重,人與人之間難以在精神層面上進行交流,社會隔閡日益加大,社會彌漫着浮躁和過激的非理性情緒。這種精神狀态,已經對社會和人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一方面使腐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理想信念被侵蝕削弱;另一方面使社會發展的合力不斷減小,發展成本日益增大。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社會要發展,不僅要依靠執行各種法律、法規,還需要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道德社會。道德是人們健康生活的基礎,道德社會是人們身心安康的社會,而信仰則是建立道德社會的基礎。信仰不僅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選擇的坐标,而且還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塑造人們的道德人格,在道德行為上為人生指明奮鬥目标和有價值的生活方式。隻有從道德和信仰體系入手,提升全民的道德認知和精神信仰,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種種消極的東西,遏制腐敗等犯罪行為的滋生和蔓延。而在可以滋養我們民族的精神财富中,雷鋒精神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雷鋒精神是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和時代轉型中人類精神力量的深刻展現,是在共産主義思想影響下,在中國新社會、新時代條件下産生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既堅持中國優秀傳統,又差別于中國以往社會的多種精神,呈現出新的特質和巨大力量。

當我們每一次與雷鋒面對面的時候,總能感受到一種全新的生活态度,總會有一種特殊的力量直抵我們的内心。終于明白,這是雷鋒生命的力量,這是雷鋒用生命演繹的信仰力量。

解讀雷鋒的生命密碼,聆聽雷鋒的故事,内心永遠回蕩着屬于自己的聲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