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家藏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文物專家借走弄丢2道,後賠了多少錢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

老人家藏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文物專家借走弄丢2道,後賠了多少錢

文物是曆史遺留下來的具有價值的物品,因為這價值可能會颠覆一些原本存在的史實,是以文物這一塊一直有專業人士管控,不過因為其本身具有的觀賞性,和物品必然會有的歸屬權,以及古人随葬品的風俗習慣,是以它常常出沒在一些收藏家手上,或者一些祖上有功德的人手上,更甚至是不少農民的土地裡。

是以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手上有文物,或者你突然發現了文物,你會不會上交?

老人家藏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文物專家借走弄丢2道,後賠了多少錢

一、聖旨九道

陝西農民張振華就不太願意,為什麼?因為都是傳家之寶,傳家之寶的含義就是它是随着家族一起,家族生則有,家族滅則無的東西,是屬于一種具備家族價值的物品,它身上的每一道皺褶,每一個細微的刻痕,都是一種歲月,是一種念想,不再單單隻是一件文物這麼簡單,是以張振華就不太願意。那麼張振華家中的傳家之寶是?

是9道聖旨。聖旨是皇帝下達指令或者給官員封賞加爵時的文書載體,作為最高權力的展示和象征,它顯然是和任何人所用之物都不一樣的,這就意味着它材質上的絕對珍貴,是以有的聖旨是玉柄,有的聖旨是金柄,有的聖旨是犀牛角柄,用以寫字的織品一般來說都是上好的蠶絲,繪着祥雲瑞鶴,還會有銀色巨龍作為防僞标志。

老人家藏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文物專家借走弄丢2道,後賠了多少錢

連顔色也會有區分,如果隻是五品以下的官員,都是純白色,五品以上或是三、五、七種顔色,越鮮豔表示越對方身份越高,所要賜予的恩賞也越高,并不是電視劇裡面常常出現的清一色明黃。而且上面的文字都是由當時最厲害的作文寫手所作,多為端正的小楷,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和藝術鑒賞價值。那麼張振華9道聖旨從何而來?

張振華家族其實是陝西望族,其宗祖張恩的孫子張鵬程,因為在明崇祯年間是總兵副将,因而将家族帶了起來,之後多次被委以重任,榕蔭子孫七代十三人,這些人裡出身最低的都是進士,其他的都是總兵武将,為清朝從順治到道光六位皇帝統一江南、平定三藩、渡海大戰、巡視江南等諸多方面,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

老人家藏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文物專家借走弄丢2道,後賠了多少錢

後來這個家族得到的聖旨一共是15道,不過晚清之後遺失了6道,是以隻剩下來了9道,内容基本都是封官封诰,其中有雍正3道、乾隆4道、嘉慶1道、道光1道,全是以進階蠶絲绫綿制成,顔色最多有5種,可見其家族當初的榮耀輝煌至極。也不怪張振華不想上交,裡面都是自己祖宗的官職變化,是家族興衰曆史的見證。

二、再丢2道

但是張振華忍不住,家中有這樣的寶藏,曾經有過這樣的風光,他就動不動拿出來給這個看,給那個看,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他家有祖傳聖旨了,後來想着與其藏着掖着,還不如幹脆公開,1998年張振華就把這9道聖旨公之于衆了,一時之間是震驚了整個中國,因為就當下任何一個博物館都沒有這麼多聖旨!

前面說到過聖旨的材質,這就是為什麼它難以儲存的原因,但是張振華的聖旨全部都完好無損得令人震驚,于是很多專家登門想要讓他能夠将聖旨上交進行保管和研究,但是張振華就是不肯,即便是最後說要買,他也不肯,原因前面也說到過了,這對于張振華來說是将自己的祖宗給出去的行為,他做不出來。

不過最終他還是答應了可以展出聖旨,讓大家能夠一飽眼福,2002年他帶着這9道聖旨前往淮安清晏園,但是2003年一日下午,張振華突然發現,自己的聖旨9道竟然不見了2道!他大驚失色,當即報警,可是直到2010年都沒有抓到作案人員,而且因為當時館藏的地方,鑰匙是由張振華自己保管的,是以還落下了監守自盜的嫌疑。

老人家藏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文物專家借走弄丢2道,後賠了多少錢

2008年張振華把清宴園告上了法庭,要求賠償兩道聖旨共計40萬元的損失,但是經過徐州聖旨博物館的鑒定,認為張振華被盜的聖旨頂多10萬元一道,是以最後法院的結果是合計為18萬元,但因為雙方都有責任,是以最後清宴園隻賠償了張振華9萬元。無人知曉當時張振華心裡的郁悶,後來他再也不展出聖旨了,當然也沒有把它交出去。

事實上張振華不交文物是有法律依據的,大家對于交不交文物也有點誤解,土裡挖出來的水裡撈出來的還有别的途徑撿到的,鼓勵主動上交,但如果是祖傳的則不用交,以收藏品方式拍賣得到的也不用,如果是近代仿制品或者是比較常見的,如各類銅錢都不用上交,是以張振華可以不交,不過文物個人沒有儲存能力的話,還是上交的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