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聯:漁女梳妝波作鏡;蘇東坡巧對下聯,船家女芳心暗許

作者:自在孤竹無名

前面寫過一篇傳奇才女蘇小妹智鬥未來夫君秦觀的對聯故事。

上聯:子為夫,女為婦,子女兼好;蘇小妹對出下聯,秦觀心生愛慕

其實古靈精怪,“巾帼不讓須眉”的才女蘇小妹的對聯故事還有許多許多。。。。。。

比如頗為出名的“洞房花燭夜,蘇小妹對聯難夫君”,一幅妙聯“閉門推開窗前月”将夫君秦觀難在洞房之外。

冥思苦想的秦觀,最後在蘇東坡的暗中幫助下,投石入井,得到靈感,進而對出“投石激起水中天”,才順利地入了洞房。傳為一段對聯佳話。

今天的對聯故事發生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西湖邊,别有一番情趣和味道:因為其中有蘇東坡,有大智若愚的佛印和尚,還有我們念念不忘的主角蘇小妹。

上聯:漁女梳妝波作鏡;蘇東坡巧對下聯,船家女芳心暗許

一、三大高手西湖猜謎,謎底卻殊途同歸

西湖美景 ,三月天;春雨如酒, 柳如煙。

撐船舵公粗犷的嗓音和韻味十足的小曲響徹在風景如畫的西湖上。

偷得浮生半日閑。

一天,時任杭州知州的蘇東坡忙完公事,帶着和尚朋友佛印,坐船遊覽西湖;随行又怎麼少得了足智多謀的蘇小妹?

船的另一頭還有飽經滄桑的老舵公,搖橹掌船;和其孫女,一位溫婉秀麗的江南女子春梅。

船頭矮桌上放着酒壺、酒杯、碗、筷和幾樣小菜。

美景如畫,大家喝酒行令,好不快活。此情此景又怎麼少得了吟詩作對。

佛印和尚看似憨厚,其實人很聰明,又有學問。

首先開口道:今日同遊西湖美景,心曠神怡;我們今天就不要拘泥于吟詩作對,要不然大家來玩猜謎。

大家輪流賦詩,詩中藏有謎底;不限語言是否精煉,能達意就行,謎底讓其他人來猜。

三人剛上船不久,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陣鋸木聲,不由得觸動了雅興。有了!佛印首先吟道:

我有一間房,

半間租給轉輪王。

有時射出一線光,

天下邪惡不敢擋。

蘇小妹并未直接說出謎底,而是胸有成竹地接着賦詩一首,念道:

我有一隻船,

一手搖橹一手牽。

去時拉纖往,

回時搖橹還。

蘇東坡聽了,笑着說:你們一個有房,一個有船,為兄寒酸,隻有一張琴,這便是:

我有一張琴,

琴弦腹中藏。

對着樹木彈,

專引鋸木聲。

聽到蘇東坡吟完,大家互相對視一眼,接着便開懷大笑,很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若論常人,可能覺得這幾個人喜怒無常,不太正常;其實,他們是高手過招,勝負在一念之間,三人都已猜中他人的謎底。

因為三首打油詩的謎底為同一物:即為木工放線所用的“墨鬥”。

上聯:漁女梳妝波作鏡;蘇東坡巧對下聯,船家女芳心暗許

二、船女急中生智出聯,東坡巧對獲芳心

三人吟詩猜謎,好不熱鬧。此情景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那便是前文提到的,船上舵公的孫女春梅。

春梅從小聰明伶俐,也頗喜歡詩文對聯。雖未正規上私塾,但在家中也耳濡目染,略知一二。

今天碰巧無事,來船上幫忙;說是幫忙,其實是好玩,好欣賞西湖風景。

看到船上的三人,一開始便有了疑慮,因為這同民間傳說的蘇氏兄妹以及佛印和尚很像。但是,又不敢确認。

适才聽到三人猜謎,聽其文采,觀其舉止,确認是傳說中的三人無疑,很是興奮。自此,眼睛就沒有離開過蘇東坡。

至此,有人可能很詫異;這裡要着重講一講當時蘇東坡的受歡迎程度。

上到皇宮,下到民間;上至太後,大臣,下到販夫走卒,蘇東坡的詩詞可以說是洛陽紙貴,人人争相閱讀蘇東坡的詩詞。蘇東坡可以說是國民偶像。

此時偶像就在身邊,作為一個妙齡少女,又怎能不注目?又怎能不遐想?

春梅聰明,女孩子自有女孩子的辦法,借着替三人斟酒之機。

春梅向他們道了一個萬福,說道:打攪各位雅興了,無意間聽到各位的文才,很是佩服。奴家淺陋,偶得一上聯,苦思不得下聯。想請諸位高才代為應對。說着便吟出了上聯:

漁女梳妝波作鏡

這個上聯很形象,很有畫面感。想那船家女,每天風浪裡來去,隻好以湖面為鏡梳頭。

春梅吟出上聯,說是請諸位來對,其實一直含情脈脈地看着蘇東坡。

此情景被旁邊的蘇小妹看在眼裡,捂着嘴樂,看其兄怎麼收場。因為這樣的情形很多,喜歡蘇東坡的女孩子如過江之鲫。

大名鼎鼎的蘇學士,此時的蘇大人并未思索太久,便以書生每天寫字的情形來應答,于是對道:

書生耕地硯為田

對得既工整又巧妙。春梅很是開心,心中就像那西湖的湖面一樣,蕩起了層層的漣漪。

老舵公乘機唱起了那久違的小曲:

啦。。。啦。。。

西湖美景,三月天呢。春雨如酒,柳如煙呢。。。。。。

船在西湖緩緩前行,遠處波光粼粼,一碧萬頃。

船家女春梅自是不好意思一直呆在船頭,便又去了船尾,隻有那目光深情依舊。

上聯:漁女梳妝波作鏡;蘇東坡巧對下聯,船家女芳心暗許

蘇小妹想緩解一下尴尬之景,望着船上的佛印和尚,想乘機刁難一下他;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出了一幅上聯:

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此聯很巧妙,五百羅漢加上倒影,便是千佛子。

佛印摸着光頭,望着湖面,想到晚上月亮落在湖面上的情形。靈機對道:

一個美人映月,人間天上兩婵娟

真乃絕妙巧對,蘇東坡也不由得擊節贊歎。既回複上聯,又誇了蘇小妹,其美如同廣寒宮中的婵娟仙子。

三、船女岸邊救人,東坡修堤傳萬世

船将要靠岸時,這時岸上一個騎驢醉漢映入大家的眼簾,其東倒西歪的樣子,十分滑稽可笑。

蘇小妹先聲奪人,出了一聯:

醉漢騎驢,搖頭晃腦身向前

語言形象逼真,聯想自然貼切,神态姿勢,幽默可笑。

此聯一下子把蘇東坡和佛印和尚都難住了。

正在一籌莫展之時,佛印和尚偷偷地笑出了聲;在大家疑惑之時,他用手指了指船尾的老舵公,然後對出了下聯:

舵公搖槳,打躬作揖腳不動

下聯很是應景,很是巧妙。對仗工整,又不留痕迹。

蘇東坡此時在暗暗關注岸邊的醉漢,因為他知道西湖岸邊,淤泥堆積,土質很軟,一不留神,便會驢失前蹄,落入湖中。

真是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

那騎驢的醉漢果真走了不到十幾步,便一頭栽進湖中。蘇東坡暗叫不好,湖水很深,要趕快救人要緊。

正在大家手忙腳亂,慌張之際。一個紅色的身影落入水中,不多時,便在衆人的注視之下,救起了醉漢。

原來,是那舵公的孫女春梅在危難之際入水勇救醉漢。

蘇東坡三人很是佩服春梅的俠義和勇敢,果真是女中豪傑。

因是陽春三月,氣溫還很低,蘇東坡擔心春梅會感染風寒,便用自己平日所學,親自開方為其煎藥。

佛印和尚看着此情景,很有感觸,便吟出一聯:

碧紗帳裡坐佳人,煙籠芍藥;

芍藥既是藥名,也是一種鮮豔美麗的花,此時暗指帳中的春梅。

蘇小妹心想,你不是四大皆空之人嗎?還整句不離佳人。剛才對句被你僥幸勝出,此時要定要搬回一局。

便望着佛印和尚不懷好意地笑,和尚被笑到心裡發毛。此時蘇小妹下聯脫口而出:

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

上聯語句優美,好像一幅輕紗佳人圖,淑雅有緻。

下聯流暢利索,猶如一張僧人風俗畫,俗二不粗。尤其“浪浸葫蘆”形象很是傳神。

蘇東坡和春梅不禁都笑出了聲。。。。。。

上聯:漁女梳妝波作鏡;蘇東坡巧對下聯,船家女芳心暗許

其實蘇東坡當日去西湖賞景,遊玩是一方面,暗中是在考察民情,一直想為群眾解除西湖水患。

這也是為何他一直關注湖邊的淤泥,進而預先猜到醉漢可能落水。

此後不久,蘇東坡率衆疏浚西湖,動用民工二十餘萬,開除葑田,恢複舊觀,并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即今天的三潭印月)作為标志。

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上六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後來“三潭印月”和“蘇堤春曉”都成了西湖十景之一。而且蘇堤的修築更是免除了西湖水患,友善了百姓通行。

至于大家關心的春梅姑娘,且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