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第062期《南方日報·電白視窗》A04版

院外,圍牆上方裝着刺繩護欄網;院内,兩個拇指粗的方形鐵條架把樹護起來。鐵條架挂着“白奇母樹”的牌子。從這架勢,就可以看出這棵樹對于主人的重要程度。

“這是廣東唯一的白奇母樹。”院子的主人陳勝漢說。與之類似的是,觀珠香農溫鎮先那棵被稱為透頂綠的奇楠母樹,也用鐵籬笆鎖了起來,還安裝了電子報警器。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被“重重保護”的白奇母樹。何偉 攝

“沉香市場論克賣。”溫鎮先說,奇楠的價格主要以品質跟香味來衡量,是沉香中最頂級的品種,“普通的沉香市價每克20元,上等的沉水奇楠每克幾百元,接近野生奇楠級别的價格更貴。”

野生奇楠價值連城,而由母樹嫁接而成的奇楠苗,也“子憑母貴”成了市場的寵兒,繼而發展成為年育1500萬株的龐大産業。這些身價高昂的奇楠樹,是沉香産業化的基礎,在過去的數年間攪動了整個電白沉香行業,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發現奇楠 極品沉香無人識

什麼是奇楠?據介紹,奇楠是沉香的一種,古代稱為瓊脂,極其珍貴。由于稀缺,目前人工結香的奇楠價格一般是一克數百元到千元,天然奇楠沉香則更貴,市場上具有收藏價值的奇楠價格更高。

傳統的沉香品種白木香十年左右才能采香,且産量較低。相較于此,香農後來嫁接成功的奇楠木最快隻需要一兩年即可造香,3年即可采香,不僅生産成本降低,産量也顯著提升。

但這棵後來攪動風雲的奇樹,來自香農偶然的發現。

新中國成立以後,電白山區一帶仍然遍地生長着野生沉香樹(白木香)。因為亂砍濫伐及過度采香,電白野生沉香樹存量急劇減少。20世紀70年代,觀珠、沙琅、羅坑、望夫、馬踏、霞洞、黃嶺、那霍的部分山嶺,還存有少量野生沉香樹。再後來,電白境内就僅少數村鎮的土地廟、神廟、社壇旁還零星存活一些野生沉香樹了。電白野生沉香樹由此成了瀕危植物,唯剩零星散生的野生植株而已。為保護這個“植物中的鑽石”,1987年,白木香被列為國家珍稀瀕危三級保護植物;1999年,白木香又被國務院準許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由于本地沉香樹越來越少,香農隻能動起了“背井離鄉”的主意,赴外地采香。也正是在赴惠東、海陸豐、海南等地采香和收香的過程中,電白香農發現并察覺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沉香——奇楠。

價格驚人的奇楠沉香。鄧建青 攝

“那時候要挑着采,先采最好的。最好的香采完以後,才采差一點的。”耄耋之年的汪汝國稱自己以前隻采最好的沉香,當時政府的藥材站收購時分三個等級,他一等、二等品最多,三等和等外品難入他的眼。但現在,依當時标準判定的三等品估計也能賣到每克數百元。是以按現在的分類,一等品應該就是奇楠沉香。

“有一次我從一棵樹上采下來幾斤的沉香,隔着一條馬路都能聞到它的香味。”老一輩采香人高善積當時并不知道什麼是奇楠,采下來的香就按普通沉香的價格賣了出去。

香農汪金利曾經采過最重的一塊奇楠加工後有40斤重。他回憶說,當晚在宿營地加工時,鼻子用力抽吸了一下,當即大打噴嚏,可見奇楠藥力奇大。

即使是被尊稱為“粵西沉香之父”的官茂有,一開始也是把奇楠當作普通沉香銷售。直到後來,一名合作多年的日本華裔沉香商客來找官茂有指名要奇楠,并直說是日本商人出高價收購,用來做藥的。官茂有這才曉得自己吃了大虧,明白了奇楠就是極品沉香。但由于奇楠都是生長于深山野嶺間,貨源稀少,在經曆了初期相對高的産出之後,後來野生的奇楠沉香越來越少見,即使日本商客以數千元每克的價格進行收購,也難見有奇楠貨源産出。

移植母樹 價值連城的傳說

野生奇楠的珍貴,在一個個“價值連城”的傳說中,經香農口口相傳而被世人所知曉。

因為傳統的沉香品種白木香具有生長周期長、結香産量低等劣勢,而野生奇楠肉眼可見的油量高,價格也居高不下,于是不少香農開始動了移植野生奇楠樹的心思。

在觀珠沙垌村,香農溫鎮先被人稱為“奇楠大戶”。在他家的中庭,有一棵用鐵栅欄圍着的奇楠沉香樹。“當初我進山采香,發現這種沉香的香味非常獨特,不像一般的沉香。後來,我從一些書籍中找相關的介紹,感覺它的氣味跟書裡‘伽南’的描述很像,是以我就認定了它是一種進階的沉香。”十多年前,溫鎮先從山裡将一棵高約一米的奇楠樹移植到了自家院子裡。如今,這棵小樹已經長到三層樓高,在樹枝上,可以看到有好幾處豁口,那就是人工結香的地方。“這棵樹算得上我的鎮宅之寶。”溫鎮先笑稱,曾經有位老闆出價300多萬元要買這棵奇楠樹,但他沒有賣。在溫鎮先家的後院,還種有上百株奇楠樹,有些是奇楠母樹,有的則是新培育出的奇楠樹苗。這些樹無一例外,都是溫鎮先眼中的珍貴寶藏。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被鐵欄栅包圍的奇楠母樹。鄧建青 攝

在觀珠,因奇楠母樹出名的香農少不了“沉香阿林”。“沉香阿林”就是嚴永彬。嚴永彬之是以出名,是因為他在沉香界擁有好幾個“第一”:電白去海南采香年齡最小的二代香農;電白擁有“綠油王”奇楠沉香母樹最多的香農………1985年秋,因家庭生活困難,未滿15周歲的嚴永彬辍學,随家鄉香農遠涉海南采香。旁人認為艱苦難熬的采香活,嚴永彬一幹就是6年。有一天,嚴永彬在深山發現6棵結油十分奇特的沉香樹,他用舌頭一舔,發現氣味麻辣刺舌,就笃定這是香農前輩們所說的極品奇楠。嚴永彬幾經周折,将這6棵野生沉香樹連根帶土運回,植在老屋院裡,并用8厘大鋼筋焊成鐵栅欄圍住沉香樹,像寶貝一樣精心保護起來。6棵野生沉香樹結香後,嚴永彬随即命名“綠油王”奇楠,他是以也成為電白區擁有“綠油王”奇楠沉香母樹最多的香農。

越來越多的案例起了示範作用。于是在2008年到2010年間,觀珠鎮香農把大大小小的能結奇楠香的野生奇楠樹挖回家裡種植,據說沙垌村成功移植的野生奇楠“母樹”就有數十株。

種苗培育 珍稀奇楠可人工種植

奇楠苗最終成為“香饽饽”,還要從奇楠嫁接技術說起。

因為野生奇楠樹畢竟數量有限,在觀珠香農陸續移植野生奇楠“母樹”回到家鄉種植後,他們開始嘗試使用“母樹”的種子來繁殖奇楠樹苗。但奇怪的是,通過種子繁殖的後代幾乎沒長出奇楠樹,其中絕大部分都長成了白木香樹種。

“大概每1000棵樹,能種出一兩棵奇楠樹,其餘都是白木香。有時候機率可能更低。”電白沉香協會黨支部書記陳金明和溫鎮先都表示用種子繁殖奇楠樹的機率極低。由此,如何繁殖出高品質奇楠樹,成為香農研究的大課題。為此,茂名市沉香協會成立了奇楠種植研究委員會,許多香農加入研究隊伍中。

“會不會是在蜜蜂授粉的過程中,不同花粉之間産生污染而導緻奇楠種子種出白木香?”為了解決這個疑問,陳金明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利用紗網罩住一棵奇楠樹,裡面放入蜜蜂進行授粉,與外部空間隔離開來。可結果發現,使用該棵樹的種子培育出來的絕大部分樹苗還是白木香樹種。

“我們還嘗試過扡插的辦法,結果成活率基本為零,扡插的奇楠樹枝基本不生根。”陳金明當年做過不少實驗,但基本都無功而返。

種子繁殖、扡插種植都行不通,後來香農就想到了以嫁接的方式進行樹苗培育。當地較為公認的是,溫鎮先是最先開始摸索奇楠嫁接技術的香農之一。2005年前後,溫鎮先将野生奇楠樹移植回自家院子。大約從2008年開始,溫鎮先就開始運用自己摸索的嫁接技術從這棵母樹身上培育樹苗。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剛剛嫁接好的奇楠種苗。鄧建青 攝

“從母樹成熟的樹枝上剪下含兩片葉子的一小段,就可以嫁接在白木香樹砧木上。”溫鎮先介紹,嫁接成活的樹苗,半年後即可長到半米高,又可以剪下枝條進行嫁接。

更多的公開資料顯示,香農經過持續的嫁接試驗,于2012年3月成功培育出“一代奇楠嫁接苗”,并在2014年對嫁接滿2年苗齡的“一代奇楠嫁接苗”進行人工幹預結香。2015年,該批人工幹預結香的奇楠苗部分不巧被台風折斷,香農不得已提前對折斷的奇楠苗進行開采,不料成功開采出奇楠香,這是全國首例以野生“奇楠母樹”為基礎,嫁接繁殖出奇楠樹,并且結出奇楠香的成功案例。而此項嫁接技術,也成了後來奇楠産業爆發的基礎。

奇楠種植 30億産業鍊由此延伸

奇楠苗成功嫁接的消息迅速在觀珠鎮傳開,很多香農開始摸索和效仿嫁接方法。随着越來越多的人利用嫁接技術并成功培育奇楠樹苗,業界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奇楠可以大規模種植了。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村民們正在嫁接奇楠種苗。鄧建青 攝

大約2017年前後,奇楠種植便如雨後春筍般在觀珠、電白乃至全國推廣開來。這也在當地掀起一股購買奇楠沉香樹苗的熱潮,奇楠樹苗幾乎以一天一個價的速度變成了香農的搖錢樹。

“2017年年初,30厘米高的奇楠苗一棵賣一兩百元。到6月份,價格就漲到700元一棵。又過了兩個月,沒有3000元根本買不到一棵苗。到那年年末,出的價都是每棵5000元、8000元,甚至剛嫁接還沒養活的苗也有人搶着訂!”有香農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覺得頗為瘋狂。

也就是在這波浪潮中,由母樹嫁接而成的奇楠沉香樹苗出現了不少分支。香農經母樹先後嫁接出綠油王、張勺子、指天椒、葡萄藤、紅寶石、藍寶石、波浪仔、鴨頭綠、透頂綠、黃金葉、汝湖、榨油機、大葉婆、油葉子、尖葉子、凹身木、子彈頭、烏身圓葉、香使1号至10号等五花八門的奇楠苗。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嫁接後已生長一段時間的奇楠種苗。鄧建青 攝

其中,觀珠鎮河垌村嚴永彬嫁接的珍貴奇楠——綠油王,就是用奇楠母樹的枝丫(一般以兩片葉子枝節為度)與當地的白木香樹苗為砧木嫁接而成,其成活率在95%以上。

馬踏鎮灣嶺村黃春龍,在多年的種植生涯和摸索實踐中,掌握了高科技培植技術、種植技術及林木病蟲害防治技術。其通過奇楠母樹嫁接的20多種奇楠樹苗在市場上都極為暢銷。目前,黃春龍創辦了“茂名市春龍奇楠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其沉香苗圃每年可生産300多萬株優質奇楠沉香苗,銷往國内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以及國外的越南、金三角等地區。他還與廣西等外地白木香種植場合作數十萬株奇楠改良嫁接項目。

觀珠鎮香農陳煥程創辦的“同盈奇楠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的指導下,利用奇楠母樹的樹根做砧木,保留原有母樹基因育苗成功,成為電白用樹根做砧木成功育出奇楠幼苗的第一人。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位于觀珠鎮大榕村的奇楠沉香苗圃。楊騰飛 攝

除了以上,沙垌村的溫鎮先、盧宏科等人嫁接培育的透頂綠、大葉婆、榨油機等奇楠樹苗也都是市場上的佼佼者。

不過,像溫鎮先一樣的資深香農也表示,目前許多奇楠苗取母樹的嫩枝,然後在白木香樹小苗上嫁接完成。而經過數年的發展,市場上種苗大部分都是高代數的嫁接,加上水土等環境變遷影響,原野生嫁接母樹的基因能否得到良好遺傳,結香品質會否随着嫁接的代數增多而降低,目前則尚未可知。

但無論如何,奇楠樹苗的成功嫁接及種植規模的迅速擴大,讓其成為電白沉香産業鍊上舉足輕重的一環,也助力電白沉香行業逐漸發展成為年産值逾30億元的支柱性産業。資料顯示,目前電白區種有沉香逾10萬畝,年育奇楠木苗1500萬株,占全國市場的80%。除本地種植外,奇楠樹苗還大量輸往海南、福建、汕頭、珠三角等地,也迎來送往了不少來自越南、馬來西亞、高棉等東南亞國家的客商,使得電白的沉香産業走向國際化。

█相關

什麼是奇楠?

奇楠,是沉香的一種,即伽南香,沉香的别名。清代查慎行《與陳漳浦莘學話舊》詩:“山租輸海貝,市舶賤迦楠。”是極品沉香中的極品,古代稱為瓊脂,比之沉香更加溫軟。通常在一大塊極品沉香料子中,隻有可能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才能算得上是奇楠,極其珍貴。一般來說,奇楠的香氣具有豐富的層次變化性,且入口有些麻辣感,一般沉香通常隻有單一的味道變化。奇楠以顔色區分,可分為白棋,主要生長于越南;綠棋,主要生長于越南、廣東海豐、香港、海南;紫棋,主要生長于越南、雲南;黃棋,在越南、中國海南、香港、雲南等地、高棉、泰國、緬甸皆有分布;黑棋,産地以越南、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為主。

奇楠“成長錄”:百年沉香樹 今朝發新枝|電白香 飄天下

沉香加工。楊騰飛 攝

█延伸

奇楠還是棋楠?這是個問題

如果走進以沉香産業聞名遠近的觀珠沉香街,細心觀察臨街店面的招牌可能會發現,關于店面所經營的産品,不僅有寫着“奇楠”的,寫“棋楠”的也大有人在。

資料顯示,“奇楠”是從梵語翻譯的詞,唐代的佛經中常寫為“多伽羅”,後來又有“伽藍”“伽楠”“棋楠”等名稱,一般是代指古時南國的僧團寺院供佛、熏燒最好的那類沉香。許多愛香的人士後來喜歡使用“奇楠”,指的是這類沉香香味非常與衆不同,就起了個獨樹一幟的名稱。

據電白沉香協會黨支部書記陳金明介紹,為統一名稱,2020年全國沉香協會曾就“奇楠”和“棋楠”進行投票,當時有28票選了棋楠,27票選了奇楠。後來,電白沉香協會也曾組織投票,更多人則傾向于選擇“奇楠”。但截至目前,用哪個名稱仍未有定論,是以沉香從業者大多是按個人喜好選擇用詞。不過,部分從業者認為,名字的不一緻,對行業的宣傳推廣存在較多不良影響,建議盡早統一。

【采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鄧建青

【策劃】黃小猛 劉俊

【統籌】鄧建青 劉棟銘 賴廣昭

【作者】 鄧建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