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關系觸底反彈。此前,在北約減少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團成員後,俄羅斯針鋒相對,暫停了俄羅斯駐北約聯絡處的所有活動。今天,事件繼續惡化,雙方已經從空對空交流更新為軍事準備。
北約長期以來一直将俄羅斯視為潛在威脅,但近年來雙方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夥伴關系,偶爾玩小,但無動于衷。然而,随着北約挑起麻煩并激怒俄羅斯,雙方都徹底撕開了自己的臉。
中國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系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劉軍告訴天母報記者,俄北約之間的"分裂"不僅是許多曆史沖突積累的結果,也是北約近期"危險試驗"的刺激。
俄羅斯和北約"沒什麼可談的"
自烏克蘭危機開始以來,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雖然烏克蘭目前沒有資格加入北約,但北約試圖拉攏烏克蘭并利用它來對付俄羅斯的意圖顯然觸及了俄羅斯的底線。俄羅斯媒體提到,當地時間10月24日,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直言不諱地說:"北約是'一個侵略性組織',俄羅斯是對手。"

烏克蘭與北約舉行"快速三叉戟-2021"聯合軍事演習 圖檔來源:新華社
更令俄國人難以忍受的是,北約——美國——的支援掀起了波瀾,使雙方的沖突進一步擴大。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長阿爾塞波斯特·奧斯汀(Arsepostle Austin)對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了特别通路,以支援他的反俄立場,并鼓勵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是和平解決烏克蘭東部問題的'障礙',第三國無權禁止基輔加入北約,"奧斯汀說。"
回溯了雙方爆發的沖突,北約駐北約代表處的原因"掃門而出"。據中央電視台報道,10月6日,北約宣布撤銷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團8個成員的永久地位,并将俄羅斯使團人數從20個減少到10個。第二天,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解釋說:"驅逐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團的八名成員是因為他們從事間諜活動。"
顯然,這一聲明并沒有讓俄羅斯人相信俄羅斯人選擇嚴厲打擊以表明他們的态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8日在莫斯科宣布,俄羅斯将從11月1日起暫停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的工作以及北約莫斯科軍事聯絡處的活動。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 圖檔:Xinhua.com
這種"外交驅逐"直接導緻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失去了對話之窗。據全球網絡報道,北約隻能通過其駐比利時大使與俄羅斯聯系。看到兩國關系達到冰點,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試圖"安慰"俄羅斯,稱将保留與俄羅斯的溝通管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Zakharova 21回應稱,與斯托爾滕貝格沒有什麼可談的。
是以,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暫時毫無希望。俄羅斯衛星網24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俄羅斯暫停北約代表處表示,"盡管北約咄咄逼人,但俄羅斯仍主張發展與它的關系。到目前為止,很明顯,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我們已經使現實成為正式聲明"。
北約不排除對俄羅斯的核威懾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系再次觸底反彈。據中央電視台新聞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23日表示,北約在"演進路徑"後又回到了冷戰模式。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國際關系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劉軍指出,北約自成立以來有一個明确的目的,即保衛前蘇聯。是以,它一直将俄羅斯視為敵人,甚至關系的反彈也不是長期的。這種"分手"隻是自然而然的延續,其根本目的是限制俄羅斯在歐洲特别是波羅的海和黑海地區的發展空間。
看到與俄羅斯的外交緊張局勢無法緩解,北約在美國的支援下,有了使用軍事力量來威懾俄羅斯的想法。
2020年2月12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圖檔:新華社
據RT報道,北約的國防部長們已經簽署了一項歐洲 - 大西洋威懾和防禦概念的計劃,這是"在任何潛在的全面沖突中擊敗俄羅斯的新戰略"。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北約部隊将在波羅的海地區與俄羅斯軍隊作戰,橫跨黑海。該計劃還側重于非正常戰争,包括使用核武器,網絡攻擊甚至太空沖突。
在回答有關北約是否正在考慮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地區遏制俄羅斯,包括使用核武器的問題時,德國國防部長弗蘭克 - 卡恩表示,有必要向俄羅斯明确表示,西方不會排除此舉。
顯然,北約與俄羅斯的關系在短期内沒有出現解凍的迹象。不過,劉曉波認為,雙方不太可能走向全面軍事對抗,一方總會以适當的方式緩和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