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作者:書不白讀

如果在100年前,有人說自己可以登上月球,那你一定會說“不可能”;如果在50年前,有人說自己在家就能買東西,那你一定會說“不可能”;如果在10年前,有人說你會成為千萬富翁,那你還會說“不可能”嗎?

縱觀人類曆史,就是在不斷挑戰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将它們變成“可能”,将夢想變成現實。人類、社會方面的挑戰,可能離我們過于遙遠,但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實作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挑戰不可能,需要的不隻是勇氣和一時的沖勁兒,還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在《跨越不可能》的作者史蒂芬·科特勒,從神經科學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并結合自身經曆,以及各行各業高手們的經驗,得出了一套幫助個人實作跨越式成長的公式,即“跨越不可能=動機×學習力×創造力×心流”。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幫我們找到持續行動的驅動力,激發好奇心、強化動機;發現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局限性,走出不切實際的幻想,提升思維;了解創造力,通過7種政策提升創造力,突破能力邊界;正确認識心流,找到自身的心流觸發體系,提升專注力和效率,讓自己可以随時切換至巅峰狀态。

是以,在書中,你将獲得的不是某一個概念,也不是某一條成長的線索,而是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這條路并不複雜,但需要你去真正行動。此外,我希望你在踐行這套跨越公式之前,先明白兩個詞:驅動和閱讀。

一、驅動

關于驅動有很多種說法,可以把它分為物質的、非物質的,也可以分為内在的、外在的,而在本書中,重點講的是内在驅動,而重中之重講的是充分疊加内在驅動力。

在将驅動轉化為“驅動力”之前,要先了解五種最強大的内在驅動力,包括好奇心、激情、使命感、自主性和掌控感。它們之間并非是互相獨立起作用的,而是通過疊加來放大效果。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從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好奇心和激情帶來了興趣和享受,使命感鞏固了核心信念和價值觀。”而想要獲得持續動力,單純依靠好奇心、激情和使命感還不夠,需要借助自主性和掌控感,五個方面同時發揮作用。

其中,自主性是指遵從自己的心意去做某事。這跟我們常說的“強扭的瓜不甜”一個道理,隻有你真心願意做出改變,才能更高效、更好地完成。好在本書中,并不隻是提供了一個抽象概念,而是将我們需要融入的自主性,具化為時間:建議每周花4~5個小時,來完成的目标。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至于如何利用這些自主時間,獲得最好的效果?就需要利用掌控感了。掌控感可以說是一種感覺,也可以說是一種狀态,不管怎麼形容,它都是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才能的光榮時刻。

作者建議,如果你想真正利用好掌控感,将驅動力調節到最大,可以嘗試這樣做:

(一)盡可能找到與好奇心、激情和使命感一緻的事,作為目标;

(二)每周花費4~5小時,在你想要完成的目标上;

(三)關注每天的進步,然後不斷重複;

(四)不斷提升心流出現的次數,并享受其中;

(五)階段性地提高标準,力求保持在更高的水準;

二、閱讀

我們都知道讀書這件事能給人帶來很多好處,但卻沒有人能拿出實質性證據來支援這個觀點。在《跨越不可能》中,作者列舉了三種閱讀情況,讓我們一目了然地明白“讀書的好處”:

讀快消短文,需要花費3~5分鐘,可獲得作者3天的工作成果;

讀深度長文,需要花費10~20分鐘,可獲得作者4個月的工作成果;

讀出版圖書,需要花費3~5個小時,可獲得作者15年的工作成果。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由此可見,讀書是閱讀回報率最高的一件事,也是獲得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對于讀書,作者還教了我們一個讀書方法,可以快速入門一個新領域。具體包括選書、記筆記兩個部分。

(一)選書

首先,我們要挑選該領域的5本書。關于書籍的數量,“5”隻是一個泛指,并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你至少要讀完5本書,才有可能摸到一個領域的門道,而這5本書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

☆第一本,興趣之書

需要找到該領域最暢銷、流行的那本書.不需要管它是不是虛構的,它不是用來學習,而是為了讓你熟悉一下這個領域;

☆第二本,興奮之書

還是在該領域的暢銷書中挑選,但要求比上一本更專業些,最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激發你的熱情;

☆第三本,架構之書

找一本具備宏觀視角的書,可以讓你全面地了解該領域,屬于半技術性的書;

☆第四本,專業之書

讀一本脈絡清晰,有些深奧的書,能讓你了解到這個領域的專家正在思考什麼;

☆第五本,發展之書

最後一本書,主要選那些關注點在領域發展、前沿資訊的書,這類書可能不難讀,但會很難了解;

當我們讀完這五本書以後,就會對該領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但即使全都讀完了,也不意味着你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了,而是說你已經踏入了該領域,而後面的漫漫長路,還需要你學習更多的知識去鋪就。

(二)筆記

在本書中,作者所提到的讀書筆記,與正常的筆記有所不同,不是為了記錄讀書以後的收獲,而是為了進入一個新領域而準備的。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曆史叙述、術語和有趣點。做這個筆記主要是為了後續學習專業知識,建立認知基礎,是以,做筆記的時候千萬不要貪多,而是隻關注這三點。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除了前面提及的這些内容以外,在《跨越不可能》這中,還涵蓋了很多的内容,包括建立良好的習慣、訓練核心優勢/情商、提升創造力等,但其實這些歸根到底,都是以“成長型思維”為起點的。也就是在做任何事之前,在了解方法之前……首先要認定這件事是“可能”的,而不是不可能完成的。

作家安妮·迪拉德說:“我們怎樣度過每一天,當然也就會怎樣度過這一生。”因為,隻有當我們的内心充滿動力,才能成功挑戰巅峰,跨越不可能。

從“不可能”到“可能”,是一個人成長、成功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hi~

我是書不白讀,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有話想跟我說,可以留言哦!

如果你也喜歡讀書,或者不知道讀什麼書,

可以關注我,一起讀書O(∩_∩)O~~

感謝遇見,期待未來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