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話新疆》系列微視訊之四十三
耶律大石與西遼
烏爾喀夏爾山西北、額敏河東南岸,新疆額敏縣城東約4公裡,有一處長約2公裡、寬約1.8公裡的高坡土梁,上面丘崗起伏、荒草凄凄,是在典籍中被稱屢屢提及的“也迷裡城”遺址所在。
曆史上,遼朝瀕于滅亡時率衆西遷的耶律大石,到達新疆地區後的第一處落腳地就在也迷裡城。也正是在這裡,耶律大石于公元1132年正式稱帝改元,建立西遼,并在随後的十年間,先後将高昌回鹘王國和喀喇汗王朝納于其統治之下,最終在西域實作了局部統一。
西遼是曆史上由契丹人在大陸新疆地區和中亞地區建立的政權,是遼朝統治的延續。這不僅是因為西遼建立者耶律大石為遼太祖八代孫,更因為西遼繼承了遼朝的典章制度。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自立為帝,國号契丹,後改稱大遼。據《遼史·百官志》記載,遼朝“乃用唐制,複設南面三省、六部、東宮之官”,并“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西遼建立後,官分南北,“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正是沿襲了遼朝實行的南北面官制度。
曆史上,契丹人深受漢文化影響,耶律阿保機在建國之初就曾祭祀孔子、修建佛寺和道觀,遼聖宗則“好讀唐《貞觀事要》,至太宗、明皇實錄則欽伏”。至遼末年,契丹與中原人已高度一體化,契丹境内普通百姓“俗皆漢服”。
西遼同樣深受中原文化影響。據《遼史》記載,耶律大石“字重德……通遼、漢字……登天慶五年進士第,擢翰林應奉”,從他參與科舉中得進士的經曆,可見其對儒家文化的熟谙。元代名臣耶律楚才曾贊其“萬裡威聲震,百年名教垂”“頗尚文教,西域至今思之”。
建立西遼後,耶律大石在入鄉随俗稱“葛爾罕”(意為大汗或衆汗之王)的同時,“複上漢尊号曰天祐皇帝,改元延慶”,起用中原帝王傳統的帝号和年号,而“西遼五主,凡八十八年,皆有漢文年号”,公主出嫁時,堅持“按照漢女的習慣”梳妝。
西遼把契丹文和漢文作為官方語言文字,按照中原的形式制造錢币,以西遼年号命名的“康國通寶”“感天元寶”,币上所印銘文都為漢字,這些都展現了西遼統治者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西遼不僅為西域和中亞地區帶去了中原地區的政治文化,随耶律大石西遷的契丹人和漢人工匠,還将中原的建築技術和造像藝術帶到西域及以西地區。西遼人修建的廟宇用中原風格的繪畫作為裝飾;在巴拉沙衮(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布拉納遺址,喀喇汗朝稱巴拉沙衮,西遼為都城,改稱“虎思斡耳朵”)發現的石佛像,無論是石佛像的樣貌,還是其周圍守護佛的神獸、蟾、蓮花的形狀,都表明它們受到中原藝術的影響。
西遼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帶到西域和中亞廣大地區,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史話新疆》系列微視訊之四十四
《西廂記》在西域
塔裡木盆地東南緣,車爾臣河北岸,在新疆且末縣的下塔提讓烽火台遺址附近,有一處被稱為蘇伯斯坎的遺址。1986年,一位牧民無意中在這裡發現了一些破舊的紙片,一批元代初期的文書就這樣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批文書皆為單頁,紙面較完好的僅有4件,但墨色有滲漏,字迹略顯模糊。在經過專家辨識之後,發現文書内容包括書信、呈狀、名錄、布告、雜劇、驢賬、習字等。
這是蘇伯斯坎遺址出土文書中的一件,殘頁長21.8厘米,寬27厘米,殘存9列漢字,“倚定門兒手托腮,悶答孩地愁滿懷,不免入書齋。倘冤家負約,今夜好難捱。悶損多情的張秀才,忽聽得栊門兒啞地開,急把眼兒揩。見紅娘斂袂,傳示解元咳。莫萦心且暫停甯耐,略時間且向書帏裡待。教先生休怪,等夫人燒罷夜香來”,從文字内容來看,這是大陸著名的民間傳奇愛情故事《董解元西廂記》中《仙呂調·賞花時》部分的抄本殘片。
與這件殘片同時出土的文書中,有兩件有明确的紀年,一件寫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十二月,一件寫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專家據此推斷,這批文書都寫于元代,這件雜劇殘片也成為迄今發現的唯一一種由元代人手抄的《西廂記》。
元明時期,出現了規模空前的政治統一和民族遷徙融合局面。元朝定鼎中原後,除了在新疆地區設立軍政管理機構和職官,還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如派駐軍隊、建立驿站等,以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理。元朝在天山南北各地廣設驿站,形成了“星羅棋布,脈絡通通……”的局面,有力推動了新疆地區的交通發展。
據《元史·世祖紀》記載,“至元十九年九月丁巳……别速帶請于羅蔔、阇裡輝立驿從之”,阇裡輝就是今天蘇伯斯坎遺址所在,這裡出土的文書殘片有軍士名籍記錄可為佐證。而從“托書至延安府東城蘇百令宅下”“延長縣譚百戶”等信劄殘存文字來看,驿站軍士多是從中原地區的延安府、延長縣等地征調而來,《董解元西廂記》抄本殘片的主人,就是其中之一。
《西廂記》源于唐代元稹《莺莺傳》,後世文人以《莺莺傳》為基礎再創作者衆多,金代董解元即是其中之一,他的《西廂記諸宮調》大概成書于金章宗在位期間(1190年—1208年),僅比這件蘇伯斯坎遺址出土的抄本早80多年。
來自中原的雜劇,跨越時間和空間流傳到塔裡木盆地,說明了中原地區與新疆地區文化的互動交融,彰顯了元朝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區的重要影響;而驿站的設立、駐驿站官兵的活動,都見證了元朝中央政府對于新疆地區的統轄治理。
史話新疆 | 第1集—第18集
來源: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
奎屯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郝婉琳
責編:陳世健 王倩
總編:徐鐘
總監制:張代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