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08.01從《環太平洋》看機甲文化

作者:俯身向火焰

從《環太平洋》看機甲文化

昨晚去看傳說中的《環太平洋》,身邊人聲鼎沸,尤其是一幫90後宅男難掩滿臉的興奮之情。其中一個還嘀咕着:“美國的‘奧特曼大戰怪獸’”、“美國版高達”一類的話。

如果我是謝耳朵,肯定會十分欣慰于他們比較準确的定位并上去指正一二,尤其是那句“美國版高達”,但我不是謝耳朵,是以也隻是皺了皺眉。

看完電影出來,我又看到了那幾位宅男,滿臉難掩的失望。這反而讓我對他們另眼相待起來:因為我知道了他們不隻是機甲迷,更多的是影迷了。

是的,如果是純粹的機甲愛好者,那麼《環太平洋》簡直就是幾十年機甲文化,尤其是日本機甲文化的集大成者——從影片後面的緻敬清單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而如果從一個影迷的角度看,其實這并不完全是一部好電影。

13.08.01從《環太平洋》看機甲文化

影片

比如影片一開始,一分鐘不到就把“怪獸來源于哪裡”、“怪獸入侵全球”講完了。這在以往的災難片或者說好萊塢大片中肯定是要花幾十分鐘描寫的——慢慢鋪墊、平靜被打破、怪物入侵、世界恐慌最後救世主出場,而《環太平洋》這種一分鐘講完的做法甚至讓那些晚進場的觀衆到最後也不知道怪獸為什麼會從海底出現。

影片結束後我才明白導演這麼做的原因——《環太平洋》删除了前面這些鋪墊的“文戲”,為的是在後面加入更多的機甲大戰怪獸的“武戲”。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在導演心中也許隻是一件送給日本機甲迷的大禮——這也為影片在美國票房不高埋下了伏筆。

因為美國與日本的機甲文化,本就差異很大。

1958年的日本,漫畫大師橫山光輝創造出了第一部機甲題材的漫畫《鐵人28号》,為今後風行日本乃至全世界半個多世紀的機甲文化開創了先河。

這部漫畫講述了一個少年用手中的無線遙控器操縱一部巨大的機甲守護世界和平的故事。現在看來,這個設定為日本機甲文化做出了一個鐵一般界定:機甲沒有靈魂。

13.08.01從《環太平洋》看機甲文化

靈魂

這也是日本機甲文化與美國機甲文化(如果美國有機甲文化的話)的最大差別,也同樣是《環太平洋》在美國票房失利的一個重大原因。墨西哥裔導演德爾托羅試圖複制《變形金剛》在票房上的成功,采取了同樣的不請大牌明星的做法。但他忘記了擎天柱、大黃蜂、威震天本身就是最大的明星,而《環太平洋》中那些日式機甲沒有靈魂,它們的靈魂仍舊是駕駛員。

直到1972年,永井豪的《鐵甲萬能俠》第一次讓駕駛員坐進了機甲們的頭部,這為日本機甲文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為這種設計實作了機甲與駕駛員的同心化,影響了包括《新世紀福音戰士》、《高達》等一系列作品,甚至也包括《環太平洋》。

而美國則完全不同,他們的文化長久以來追求的是另一條路,那就是機器人的靈魂化。無論是《終結者》、《變形金剛》甚至《黑客帝國》,美國人似乎總是對機器人如果擁有了靈魂會發生什麼感興趣。

當然,近些年我們看到了日本機甲文化對美國的“入侵”,讓美國悄然改變着他們的機甲觀,誕生出了《鐵甲鋼拳》、《阿凡達》一類的影片。同時在《紅色警戒3》中,日本的兵種大多都是機甲。這一點在《環太平洋》中被導演小小的腹黑了一下——日本女生麻子是被美國人養大的——意思就是機甲文化也許起源于你們日本,但發揚光大卻是好萊塢,或者說《環太平洋》……

13.08.01從《環太平洋》看機甲文化

背後

我記得有人說過日本是一個沒有文化或者說畸形文化的國家,說這話的還是個日本人。是以長久以來探讨日本文化的學者似乎比探讨中國文化的還要多一些——原因很簡單,對于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去學習就可以了,而日本文化?則要更多的研究一下它們是從何而來的。

比如日本機甲文化,為什麼日本人會幻想人類操縱着如此巨大的一個人形機器打擊怪物呢?

首先,第一部機甲漫畫《鐵人28》号誕生于1958年,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多年以後,而鐵人28号也被設定為原本是日本在太平洋戰争中準備使用但沒來得及用的武器。

在這一點上,我們清晰地看出日本人對自身建造大型機械能力的驕傲,尤其是船艦。二戰時期,因為貫徹過堅船大炮主義,無論是航空母艦還是各種巡洋艦,作為一個海洋國家的日本确實在這方面有高人一等的能力。也正是憑着這一點,造出大型機甲這個原本還很遙遠的幻想在日本人看來并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而美國“機甲文化”中的機器人有靈魂的設計則同樣是基于一點,那就是美國人對于自身開發計算機代碼能力的高度自信,自信到了他們認為自己總有一天會開發出超越人類頭腦的人工智能——美國人也确實應該驕傲,對于一個發明了計算機的國家來說。

其次,是日本人長久以來的危機感導緻了人形機甲的誕生,這種危機感可以分為國家與個人兩個層面。

從國家角度上說,這個時不時就地震和火山噴發的國家四面環海,他們最怕的莫過于深邃、漆黑的大海裡會冒出什麼巨大的東西來毀掉日本。也正是如此,日本機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對抗來自海裡的怪獸。

從個人角度,經曆了二戰的戰敗,日本人對于自身極限有了嚴重的危機感,冷戰中兩大集團的核對抗讓他們看到了自身的渺小,是以借助巨大的人形機甲,可以從哲學層面讓渺小的人具有“巨人”的力量。

基于以上兩點,可以說日本機甲文化正是來源于此——一種借助自身引以為傲的機械制造能力,讓一個“渺小”的民族做到以小博大。

13.08.01從《環太平洋》看機甲文化

浪漫

在冷戰早已經結束,世界格局早已翻天覆地的今天,我們冷靜地回顧一下機甲文化,卻發現我們視角中的日式機甲擁有的更多是浪漫。

怪獸無處不在,但機甲和它們的駕駛員帶給我們的永遠不是隻是美國超級英雄片中那些救世主的冰冷感覺。

是的,我懷念淩波麗和明日香,懷念鋼鐵身軀下那一片絢麗。

我也懷念帥氣的阿斯蘭與神經兮兮的真飛鳥,他們帶給了我童年時最多的歡樂。

我甚至懷念1985年的《伊庫莎一号》,因為那裡有渡邊宙明的《Wakare》,這首金戈鐵馬的間奏曲我再次聽到時是在《戲說乾隆》裡。

也許這就是我們熱愛日本機甲的緣故吧,雖然鋼鐵的巨人震天撼地,但機甲裡的駕駛員卻是活生生的人。我們愛機甲,是因為在用機器作為身體的延伸時,他們的靈魂仍然保留着人類最美好的東西。

我們愛機甲,是因為人類的極限最終靠我們自己打破,機甲再強大,它們的外表也是人類。

我們至今仍愛機甲,是因為我們擁有一顆永不變老的浪漫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