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治為何将自己妹妹以皇後禮下葬?謎團揭開:實在不光彩!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他在位期間,開創了永徽之治,還剿滅了西突厥、百濟和高句麗,使得當時的大唐版圖面積一度達到了巅峰。

李治為何将自己妹妹以皇後禮下葬?謎團揭開:實在不光彩!

可是也發生了一件讓人容易犯迷糊的事:就是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呢?要問原因,隻有五個字的答複:實在不光彩!

李治的妹妹是何許人也

李治的妹妹名曰新城公主,她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幼女,可自古都是“紅顔薄命”,新城公主在去世的時候年僅才三十歲,就連名字也未留下。

她生前一直被李世民視為手中明珠,在新城公主去世之後,他的哥哥唐高宗李治十分傷心,還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下旨要以皇後禮下葬。

這裡就有不少人看不懂了,雖說皇帝的妹妹身份确實尊貴不假,可世人皆知皇後是皇上的唯一正妻,這樣做豈不是違背了天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李治非要用皇後禮來下葬自己的妹妹呢?1000多年後的今天,考古的曆史學家在墓畫中找到了極不光彩的原因,同時深刻發現了李唐皇室的秘密。

李治為何将自己妹妹以皇後禮下葬?謎團揭開:實在不光彩!

新城公主的早年經曆

新城公主自幼就受到了父親及兄長對她的寵愛,可作為這樣的天之驕女,即便自己是擁有着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可還是要忍受長期以來皇室各派勢力之間彼此的勾心鬥角所帶來的麻煩,另外新城公主有過坎坷的情劫,也在不斷折磨着她。

貞觀十七年,為了安撫病危的重臣魏征,李世民便下旨将新城公主許配給了他的兒子魏叔玉,但在這之後,侯君集便謀反了,最要命的一點就是這位侯君集正是魏征所推薦的,這讓生性疑慮的唐太宗懷疑魏征與侯君集互相勾結,意圖謀反以便篡奪皇位,于是幹脆取消了之前與其子定下的婚約。

又過了幾年,這天正好是長孫皇後的生日,于是李世民又打算為女兒擇一門好的親事,便看中了長孫诠。這樣一來兩全其美,既滿足了自己的心願把女兒嫁了出去,又給了長孫家極大的面子,希望兩家結親之後能一直友好下去。

可李世民還沒等到女兒出嫁的那一天就去世了,後來李治登基,也是對她倍加寵愛,在為父親三年的守孝期滿了後,便為自己妹妹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并将她晉封為新城公主,給了不少賞賜。

二人的婚後生活幸福美滿可好景不長,長孫家族不久就在政治鬥争中敗下陣來,慘遭他人誣陷,被罷官流放,由于新城公主忍受不住這般煎熬與屈辱,最終選擇了上吊自殺。

公孫诠死後新城再度改嫁

在李治的瘋狂打壓之下,整個公孫家族已經不複存在,但是也間接害死了自己的妹夫,得知這個消息的新城公主異常悲痛,可是她自己也沒有任何辦法,自己本就是皇室之女,再三思索,開始再無洗漱以此來表達對這件事的怨憤。

李治也感受到了滅長孫家族的無奈,并未妹夫的死而感到深深地愧疚,為了補償自己的妹妹,李治打算為她再選一位丈夫,他相中了在京兆的韋正矩,同時還将韋正矩直接晉升為正三品大官。

李治為何将自己妹妹以皇後禮下葬?謎團揭開:實在不光彩!

新城公主的第二次婚姻災難

但是新城公主第二次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滿,還是始終忘不了公孫诠,便很快患上了相思病,身形日漸消瘦很快就卧床不起。李治聽聞此事之後,便日日到寺廟裡為新城公主祈福,但是在兩個月之後,她還是不幸去世了。

之後的李治内心更是悔不當初,并下旨要用皇後禮下葬,并且由于韋正矩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李治便下旨将他處死,連同其宗族一塊被流放在外。另外,曾經伺候在新城公主身邊的那些侍女也受到了譴責,怪她們沒有照顧好公主。

這真是一段不光彩的曆史啊,李治将自己妹妹新城公主的死都推到了韋正矩和侍女們的身上,但事實的真相果真是如此嗎?

真正害死新城公主的兇手正是李治,他的這種做法無非是自欺欺人而已,為自己謀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如果他不想鞏固皇權而借機打壓長孫家族,公孫诠又怎麼會死?最是無情帝王家,新城公主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動人的三十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