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給後人留下的謎團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

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一生強勢,但是臨終的時候丢下這麼一句話。

“去帝号,稱則天大聖皇後”,

以及她的無字碑,強勢的武則天,臨終是參透人生洞悉世界大徹大悟了?還是強勢一輩子最終在立太子的事上拗不過傳統理念,對權力的失望呢?還有作為唯一女皇在個人私生活方面隻有尊重皇權,不可以明目張膽的像男性皇帝設立“後宮”,沒有女權的悲哀(當然則天對于女權概念還沒有)呢?還是五十年的玩弄權術感覺到累了幡然悔悟呢?

一塊無字碑,讓後代評價,自己對自己都不好定位,功過譽毀。是以後代的曆史無論專家還是民間都衆說紛纭。是以我們先從武則天的經曆說起吧。

武則天的能力,謀術、權術、治術。無論從謀術到治術離不開一個“毒”字。

武曌(624年~705年)也就是武則天(後面說說武則天名字的意思)。山西并州文水人。中國曆史上唯一公認的正統女皇。在唐朝也算曆李唐三代,連本身周就是四代。不知道算不算幾朝元老,反正曆史沒有這麼稱呼,無論後宮前庭,對她有的說法挺尴尬,這也許是她臨終的悲哀,或者沒有女權,再強勢也得屈從于傳統。作為中國曆史上的女皇,她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之智,用人之術,也有殺人之手,毀人之毒,為人之欲,做人之累。

1.高宗從感業寺召回武媚娘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高宗和武則天

武則天共侍李唐三代,即李世明,李治,兒子李顯和李旦。

公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武則天出生長安,她的父親武士彠雖然是唐朝貴族,但是祖先并不顯耀,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父親在隋炀帝時期,因朝廷大興土木,順應形勢做木材生意,結果發家緻富,在做生意過程中,官商勾結,和權貴們有利益輸送,也就是資助過唐國公李淵,也得到了一個下級軍官的職務。公元617年,李淵起兵,武則天的父親商人出身,會打理後勤,以軍需官的身份跟随李淵效勞,最後李淵攻克長安,其父武士彠保障後勤有功,論功拜為光祿大夫,封太原公,列入十四名開國功臣行列,成了唐朝新貴。620年武則天之父又娶了隋朝顯貴楊達的女兒,後來生了三個閨女,第二女兒就是武則天。魏晉以來門第觀念相當嚴重,他家的門第從他的父親才開始上升,社會輿論中對他父親這樣的新貴還是存在普遍歧視,雖然同樣是貴族,但由于家世不同身份地位就有所差別,是以武則天從小感覺到這種差別,當她做了女皇,對于歧視過自己的人就開始報複,特别是關隴貴族。貞觀十年即公元636年,太宗長孫皇後病逝,太宗見武則天美貌出衆,招進宮做了“才人”,是很低級的嫔妃的一種,當時隻有十四歲。太宗賜名武媚娘。

唐太宗臨終前,在太宗病榻前認識了太子李治,兩人暗生情愫,并且在溷藩(廁所)之側行苟且之事,649年,太宗病故,入宮13 年的武才人也沒有給太宗生下一男半女,按照慣例,武才人被遣送感業寺出家。

太宗去世,高宗李治繼位,念念不忘已經委身于他的武媚娘,兩年後從感業寺召回武媚娘。

2.武媚娘的謀術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蕭淑妃

武媚娘回宮,當時王皇後和蕭淑妃正在争寵,王皇後鼓動高宗接回武媚娘進宮,做主讓武媚娘蓄發,王皇後就沒有感覺到自己引狼入室。武媚娘也很感激王皇後,對王皇後非常尊敬,侍候的王皇後也很周到。皇帝和皇後都高興了,已經過了風姿綽約年齡的武媚娘,極盡其妖娆,施展女人本領,挑逗高宗潛力,地位上升到了“昭儀”,後宮排名到了第五。武媚娘進宮之後基本上就讓高宗寵愛她一人,前後生了四男兩女,武媚娘她的目标是要做到皇後,不肯居人下,生兒育女之後,地位鞏固,籠絡太監宮女,特别是和蕭淑妃關系不好的人,聯合王皇後,打擊蕭淑妃,最後讓高宗把蕭淑妃廢成庶人,下一目标廢掉王皇後,不惜手段。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嫁禍王皇後

武則天(我們這裡不稱她武媚娘了,應該是武昭儀了,為了友善就稱武則天吧),生下第二胎是個女孩,高宗和皇後都非常喜歡,王皇後有一天去看望女孩,等高宗快要來的時候,王皇後知趣地走了,皇後剛走,武則天知道皇帝快來了,就把女孩掐死,僞裝的蓋好被子,高宗來了,要看女兒,拉開被子武則天失聲痛哭,女兒死了。武則天的痛哭聲中,不知道是不是有點悔恨,畢竟虎毒不食子,何況有血有肉的人呢!權勢讓人喪失理智,最後嫁禍給王皇後。終于在公元655年,高宗永徽五年十月十三日高宗下诏書廢王皇後和蕭淑妃為庶人,六天後冊立武則天為皇後,武則天将二人各打一百杖,砍去雙腳,泡在酒甕裡活活折磨死,也許是為因為上位皇後被自己捏死的女兒報複吧。武則天謀術至此,為了權力,在喪心病狂的武則天這裡,親情在權力面前顯得是多麼的蒼白!從此後宮妃嫔怕的不敢讓高宗寵幸,盡量離得越遠越好。

3.武則天的權術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垂簾聽政

655年,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後之後開始行駛皇後的權力,高宗生性懦弱,是以容易被大臣左右,現在上來一個強勢的皇後自然權力就慢慢過度,加上高宗後期有頭風的毛病,更多的事情由武則天操持。

李治共生了八個兒子:忠、孝、上金、素節、弘、賢、顯、旦。後四個都為武則天所生,長子李忠比武則天生的李弘大十歲。652年,李忠被立為太子,一年後李弘出生,武則天利用許敬宗,推翻了李忠的太子資格,讓李弘成為太子,新太子長大以後,表現出了正直善良果幹,以及對廢太子和蕭淑妃兩個女兒的同情。請求高宗李治對他們釋放,引起武則天的不安。于是武則天悄悄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謀害毒死了。随即又立李賢,20歲的李賢聰明好學,明辨是非,深受高宗喜愛,武則天對李賢嚴于管教,最後還是怕李賢難以駕馭,以李賢好色為借口,讓高宗李治廢去,又讓三子李顯為太子。顯慶五年(660年),高宗病重,目不能視,朝廷大事高宗李治全部交給武則天裁決,武則天辦事很果斷,高宗也滿意。後來武則天手握軍政大權,一意孤行,高宗想收回皇權已經為時已晚,後高宗指使上官儀草诏廢後,被武則天知道訓斥了高宗,武則天讓大臣許敬宗誣告上官儀造反,順便連他們伺候過的太子李忠一同處死。上官儀夷滅三族,隻剩一個孫女上官婉兒,日後在朝廷變故中興風作浪起了關鍵的作用。從此之後高宗臨朝,武則天垂簾,事無大小,一律參與。朝廷大權盡歸武則天。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高宗開始感覺到他治下的朝廷發生了一系列潛在的重大變故,在武則天冊封不到五年的時間裡,朝内重臣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瑷和柳爽遭到流放和死的不明不白。太子忠被廢庶人。年号一再更換,官員官銜都變更,朝堂依舊,體制重新整理。對周圍的人和事越來越陌生了。683年高宗病死,軟弱的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不到兩個月中宗表現出不滿母親的作為。武則天立馬乾元殿召開會議,廢除李顯為廬陵王,幽禁深宮,廢李顯的第二天把兒子李賢也殺了。立四子李旦為皇上是唐睿宗,也就是擺上一個傀儡,所有大小事務由武則天決定,武則天有了做皇上的興趣和欲望。于是重新組閣,改年号。平定徐敬業叛亂。

4.武則天的治術。把一個“毒”字演繹到極緻。

公元690年9月9日重陽節,年逾古稀的武則天改元天授,建立了自己的大周王朝,自稱“聖神皇帝”,同時将唐睿宗降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也降為皇太孫。開啟了中國曆史上另類登基的辦法,普降皇室。

上台後,打擊對象就是李唐宗室,朝廷普遍有反武之心,越王李貞被處死,在狄仁傑的上書要求下,免了六七百家五千餘口被殺。誅殺蕭淑妃生的許王李素節,及其第九子。逼高宗第三子澤王李上金自缢身亡,其子七人被殺。又殺唐高祖第21子李元曉的長子李穎等宗室12人,誅其親黨數百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唐之宗室盡矣”。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使用酷吏整人

打擊對象還有一種所謂“倒行逆施”的。宰相馮元常、劉祎之、名将黑齒常之、李孝逸、右衛将軍李安靜。都在列。

就這樣,反對她的不光是他的政敵,還有她的親信。不光打擊政敵,還要忍痛割愛親信,不得不使用酷刑,酷吏來俊臣、周興、索元禮就這時候出現在朝堂,使其他大臣退避三舍。獎勵舉報,誣告無罪。株連了很多無辜之人。

4武則天的功績也就隻是在她的政策上

1.推行改革,打破關隴士族控制政局,隋唐兩朝的都是出身關隴貴族,代表人物長孫無忌,褚遂良,都認為武則天出身微寒,沒有資格做太後,以及反對武則天徐敬業,宗室李貞。限制了關隴貴族參政議政,用比較下層的人參與政事。從下層來的庶族官員因為比較務實愛民,對于老百姓發展生産有促進作用。

2.推行科舉制度,重用庶族人士,提高了庶族人參與政治,打破門第觀念,破格錄用人才,可以推薦也可以自薦,名相狄仁傑、張柬之、姚崇等就是這樣上來的,使社會人才廣泛利用,不是關隴地區世襲豪強壟斷權力了。

3.重農桑,發展農業,開墾荒地,有餘糧的州縣長官提拔。怠政懶政的官員處罰,發展了社會經濟,繁榮市場。社會人口從380萬戶,增加到650萬戶。

一代女皇的苦惱,私生活與太子的抉擇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和薛懷義

1.煩惱之一,女皇的私生活,這個話題在這裡是禁區,但是說武則天這個話題是繞不開的,就連《舊唐書》也有記載。是以我們就含蓄點。

武則天雖然做了皇帝,殺伐果斷,權力無邊,但是在封建社會,她依舊沒有跳出男權社會的世俗觀念。這也是她臨終能放下的緣故,看破世界所有事,也感覺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世人黑白分,往來争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出自《三國演義》)的一種豁達。再争下去何必呢?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和張氏兄弟

六十多歲的武則天依然青春不老。幾十年的宮廷鬥争,朝廷争奪,有放縱的心裡,但是男權社會的傳統依舊禁锢着她這位強女人的腳步,一開始隻是偷偷摸摸通過上官婉兒的撺掇,包養了一個健偉豐儀,黑鐵塔似的薛懷義(馮小寶)。釋放了幾十年朝廷鬥争的疲倦,然後為了薛懷義出入友善包裝成一個和尚,被大臣發現多有非議和不滿,皇權“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偏偏在她這裡行不通,如果是男的公開設立制度,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都是天經地義的。之後以太醫之名以及張氏二兄弟這些男寵面首都死于非命。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和面首

還有一個人們熟悉的宋之問,憑借自己的外貌和詩詞以及其它本領,還躍躍欲試想做面首,吃軟飯去。她在行使君權的時候,就不敢沖破傳統改變女權,這也是她最後的歎息之一。終于感覺權力無邊的皇帝也是有所不能。最後想到我還是女人,臨死就做個太後吧。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宰相狄仁傑

2.煩惱之二,太子的抉擇。按說選擇太子是國事,但是參與太子選擇的人多數沒有好下場,因為站位的問題,是以國事往往按皇家的家事處理的。許多人沖破這一禁忌還是要為李家說話,但是武則天的選擇太子選擇姓“李”還是姓“武”,是擺在她面前的一大難事。因為他看到李家日後的權威還比他們武家旺盛。

武則天鞏固了自己的權勢和帝位,但是在皇位繼承問題上一直困擾,左右為難,讓侄子們做宰相,做将軍,免去武姓的徭役賦稅。這也促使他的侄子武承嗣對皇位的欲望。在公元693年,武則天在萬象神宮舉行祭奠大禮,出乎人意料地讓侄子武承嗣為亞獻,武三思為終獻,而正式的皇儲李旦卻被冷落到一邊,非常尴尬。這也是武則天看大臣和皇族的反應放出的試驗局煙霧彈。也是對侄子們準備繼位的公開鼓勵。

但是,武則天的行為還是遭到他視為臂膀的宰相狄仁傑的激烈反對。這讓武則天沖突至極,他想到他百年之後,侄子們扛不住大臣們各方面的壓力,輕則天下大亂,重則他們武家會被夷滅三族。狄仁傑說,即使武家繼承,你也到不了祖廟,曆史以來沒有姑姑入家廟的規矩,因為你是出嫁的閨女,是外人了。如果在立儲李家,你還是正統的則天皇後,無論李顯還是李旦都會給你正統的名号,在重死不重生的封建社會,如果皇位傳給武家什麼也不是。武則天似乎看到了他死後,朝廷失控,皇室操戈,刀光劍影,無疑是天下擁李唐,最後他們武姓被全部趕盡殺絕,夷滅三族。使她想到這些不寒而栗。

武則天傳位的沖突最後還是狄仁傑解了,狄仁傑以自己夢中的征兆說服武則天。同時宰相吉顼也在努力,他對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張易之和張宗昌)說,你們受皇上的寵愛,讓許多大臣讨厭嫉恨,為了保住性命,你們得說服皇上立李家為太子,為儲君出力,日後将功贖罪,二張心裡害怕,利用能夠接近武則天枕邊的便利條件,陳述厲害,終于在698年,武則天把李顯接回洛陽,聰明的李旦主動退出,立李顯為太子。武則天多年的經營,看出了人心還是向着李唐,是以在臨死之際去帝号的原因之一。

一代女皇臨死的寬容

704年年末,武則天終于花容失色,卧倒病床,幾個月不召見宰相,隻有張氏兄弟在左右,擺布朝廷大事。宰相張柬之怕夜長夢多、臨時變故。705年正月帶着中宗李顯發動兵變,誅殺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讓中宗李顯複位,重建唐朝。武則天離開女皇的宮殿,中宗給了她“則天大聖皇帝”的稱号。但是皇權旁落,身體衰弱,武則天在病榻上想到了自己一生的功過是非。想起被自己冤殺的人們。還有自己殺了的子女。心裡不免悲涼。于是赦免了蕭淑妃、王皇後、上官儀、李貞、褚遂良等等被害人後代,不想在陰曹地府與他們為敵。705年,82歲的女皇武則天終于走到生命得盡頭,死前立下遺囑“去帝号,稱則天大聖皇後”。強勢一生,終于在臨死其言也善。“葬在乾陵和高宗合葬”終究是女人,要在死之後去尋找屬于他的愛情,放棄不屬于她的權力。隻許為她立碑,不許為他立傳。“無字碑”的來曆就是這樣的。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武則天的無字碑

武則天最後的遺囑和“無字碑”。是說她鬥争了一輩子累了嗎?也許,為了争權奪利處心積慮确實是累,必須有強大的心裡,似乎在古稀之年還戰鬥力旺盛。最後“去帝号”,其實應該是徹底放下了榮辱觀念,有一種看破紅塵的意思,一生追求,最後也是空空兩手,大徹大悟,人啊,争來争去有什麼意思,百年以後都在一個叫地府的地方相會,無論勝利者還是失敗者,無論高低貴賤,都是最後的一條歸宿,是以在臨死之際,一種是大徹大悟,或者是現實主義。另外就是作為皇帝在個人私生活方面,貴為皇帝也要遭到非議,在立太子的問題上,也看到權力和利劍隻能砍得了人頭,吓不倒人心。是以放棄帝号,總之走了,她是一個勝利者,最後理智戰勝了欲望,受到李唐後代的遵從。一塊“無字碑”,對于自己也許不認知,也許不寬容,但是不用自戕的方式承認錯誤,還是留給後人吧。隻管生前事,管不了身後事。

最後畫蛇添足的話。

前面說了武則天本名武曌,那麼“武則天”是怎麼來的,據說是袁天罡給他起名的,出于《易經》第43卦“澤天夬”卦。

一生嗜權如命的武則天,臨終“去帝号”的遺囑是幡然悔悟了嗎?

《易經》澤天夬卦

“澤天”也就是“則天”,我不會看八卦,但是聽說澤天夬是是陽春三月,命帶桃花。再往下四月就是“乾為天”卦。“澤天夬”卦的爻隻有上六爻,其餘都是九爻,在《易經》裡陰爻就是“六”,陽爻就是“九”,上澤,下天,陰陽結合,交感不錯。“澤”最上的一爻就是陰爻,代表女人,下面五爻都是陽爻,代表男人,“則天”的意思就是一個女人上司衆多男人,或者與衆多男人周旋,從十一月份“地雷複”卦,開始,到四月“乾為天”結束,陽氣上升,陰氣消退,說明武則天最後要被男人代替。

(圖檔均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