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近日,大衆汽車公布了其2021年的銷量成績,2021年大衆中國在華傳遞量為330萬輛,同比下降14%,其中上汽大衆甚全年累計銷量為124.20萬輛,同比下滑17.50%,連續三年下滑。一汽大衆在2021年的全年的累計銷量為185萬輛,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曾經的大衆汽車,可謂是不折不扣的神車制造廠,推出一款車型火一款,如今為什麼不靈了,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大衆的公關宣傳,以及口碑下滑的原因。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德系車先入為主

1984年德國大衆和上海汽車集團合作,成立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随後推出桑塔納。其後大衆又和一汽合作,成立一汽奧迪,1996年正式下線奧迪200 V6車型。大衆汽車是進入中國最早的國外汽車品牌,早進入十年,讓大衆赢得了先機,讓大衆先入為主,在國人心目中樹立了标杆。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那十年德系車可謂是春風得意,當時德國公司給出的建議是桑塔納國内售價為8萬元,但是硬生生賣到了15萬。90年代,桑塔納2000賣到了近20萬,高爾夫18萬,捷達15萬,大衆汽車賺的盆滿缽滿,還吸引了一波忠實的精神股東。

大衆的宣傳攻勢

但是随着日系車進入國内,大衆車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2005年,随着CRV和思域的國産,日系車占有率首次超過德國,2008年日系車在大陸乘用車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0.79%的最高峰。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衆汽車坐不住了。于是大衆汽車祭出了以下宣傳攻勢,讓德系車在2012年再次超過日系車。

1、ESP

大衆找到的第一個突破口叫ESP,那時候的國人連ESP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卻在網上掀起了因為部分日系車沒有标配ESP而抵制的熱潮。現在回過頭來,ESP重要嗎?重要,但是它有部分媒體宣傳的那麼重要嗎?顯然是沒有的,更多的還是法規的要求和輿論宣傳的手段。

如今幾乎所有的日系車都标配了ESP,但是日系車不安全的印象在老一輩人的心裡已經根深蒂固。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2、防撞梁

曾幾何時,防撞梁也是大衆水軍攻擊日系車的手段之一。并且将防撞梁和車輛安全性直接挂鈎,但是稍微懂點汽車知識的人都知道,防撞梁影響的是車輛的低速碰撞受損情況,對于車内乘客的安全性影響不大,影響乘員安全的是車身架構和吸能設計。

但是諷刺的是,大衆國内車型的鼻祖桑塔納是為數不多減配後防撞梁的車型,頂棚加強筋的數量也是同級别最少的車型。而豐田威馳、本田飛度這些日系最入門的車型,卻是标配防撞梁的車型,何其諷刺?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3、車門站人+吸能無用論

那幾年,很多大衆4S店為消費者示範車門站人、敲鋼闆等雜耍表演,似乎這樣就能證明汽車的安全性。同時,網上出現了大量攻擊日系車吸能的文章,不乏“吸能把人都吸沒了”,但是無疑這樣的公關是有效果的,很多消費者開始用敲鋼闆、聽關車門聲來判斷車輛的安全性,如果車輛安全工程師知道,可能會氣得吐血。同時,大衆将低速碰撞的經濟性做得很好,好像每次小碰撞都是大衆占優,自然而然營造了大衆車很安全的印象。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但是要順便說一句,汽車吸能設計是奔馳的工程師發明的,目前所有的家用車都在用吸能的設計。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潰縮區做得比A柱還硬,那麼發生事故時,折斷的可就是A柱了。等一下,我似乎明白了什麼。

大衆應對品質問題的态度

1、燒機油問題

在大衆的TSI+DSG的動力組合出現之前,德系車在動力方面對比日系車毫無優勢,既不省油動力也不強。于是,這套被大衆稱之為黃金動力組合的動力系統橫空出世,大衆通過DSG更進階、渦輪增壓更省油動力更強的宣傳,讓很多國人接受了這套動力組合。但是同時,這套系統剛開始問世時是極為不成熟的,嚴重燒機油、變速箱死亡閃爍,有問題不可怕,每家車企都會出現品質問題,但是大衆是怎麼做的呢?仰仗着國内消費者對于大衆的信任,一拖再拖,一直沒有給出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大衆燒機油問題出現以來都沒有采取召回措施。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2、變速箱死亡閃爍

很多精神股東安慰自己,燒機油就是多備幾瓶機油的事,小毛病。但是雙離合死亡閃爍呢?這應該是嚴重影響安全駕駛的把。

早在2009年,大衆汽車就在北美召回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之間生産的總計13500輛搭載DSG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但是在國内拖到2013年才召回。2019年,大衆又召回了一批雙離合車型,而在美國,大衆早就已經以自然吸氣和AT變速箱為主力了,看來大衆真的很看重國内消費市場,把最新的技術都給國人用。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3、斷軸事件

2014年速騰斷軸事件被曝光,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照理說斷軸應該算是嚴重的品質問題了吧,但是大衆采用的方法依然是能拖就拖,召回了563605輛速騰,卻隻是打更新檔,給車輛安裝了一個金屬襯闆,并沒有根本解決斷軸問題,加裝金屬襯闆的速騰之後又出現了斷軸事件,但是在大衆強大的公關宣傳下被壓了下去,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4、帕薩特事件

帕薩特事件其實隻是一個導火索,事實上大衆旗下所有車型,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都表現不佳,但是因為大衆品牌安全性高的固定認知,再加上中保研的影響力有限,都沒有引起消費者太大的重視,但是帕薩特一下子就捅了婁子,20萬的合資中級車,正面25%偏置碰撞成績位列倒數第一,不及幾萬塊的國産車,一下子把大衆苦心經營的安全的謊言戳破,導緻大衆口碑急劇下滑,用38的話說,就是活該。

活該!大衆汽車在國内造的那些孽,也是時候該還了!

都這樣了,很多大衆粉還要營造“陰謀論”,“誰誰誰家車型也斷B柱了,但是攻擊它的文章沒有帕薩特多,一定是有人别有用心。”但是問題是,就像你考了倒數第一,還要罵老師怎麼老罵自己,不罵倒數第十?你說為啥?你可是德系品質,你可是帕薩特,你可是車門能站人,大錘敲保險杠毫發無損的大衆車!捧得越高就摔得越慘,一點不假。

如今已經進入2022年,距離大衆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已經38年了,原先的那套如同精神洗腦般的營銷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國人在購車方面的理性思維已經覺醒,懂得如何去分辨什麼是更好的,大衆在國内能有今時今日的市場地位,與國人的信任是分不開的,但是大衆如果繼續消費和踐踏國人的信任,終究會自己咽下苦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