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換電還是充電,業内又要開始熱烈讨論了。

作者 | 來自鎂客星球的家衡

就在剛剛,甯德時代官宣全新換電品牌“EVOGO”(樂行換電),正式進軍“車電分離”的換電市場。

有甯德時代相關人士透露,該品牌幾乎覆寫全部車企。

要知道在過去,雖有多家企業入局換電模式,但基本保持着各自為政的狀态,僅僅供應給特定客戶。這次甯德時代的加入,無疑會給整個賽道帶來的新的布局。

有意思的是,在甯德時代官方釋出的換電服務宣傳視訊裡,竟然出現了蔚來電動車,要知道“換電”是目前蔚來的特色服務之一,這是在“公然砸場子”?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甯德時代的換電

甯德時代的換電系統構成其實十分簡單,由三大部分組成:換電塊、APP以及快換站。

釋出會的開始,甯德時代介紹了為實作“共享換電”而開發量産的“巧克力換電塊”。

據主持人介紹,該電池基于甯德時代CTP技術(電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超過160Wh/kg,體積能量密度超過325Wh/L,單塊電池可支撐超過200公裡左右的續航,适配大部分純電平台車型。

從PPT來看,這塊電池十分小巧,與之配套的,快換站的體積僅僅占用3個車位的面積,同時可以容納48塊換電塊。

甯德時代聲稱,整套換電解決方案主要有三大特點:一電多車、按需租電、可充可換。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從後續的展示視訊來看,EVOGO不單支援小型私家車,同時支援物流車、貨車等各種類型商業車;車主可根據用車需求自行選擇“換電”電池數量;換電速度上,單個電塊更換速度約為1分鐘。

适配車型上,甯德時代換電站首發支援一汽奔騰ANT,後續會公布更多車型。同時,甯德時代将選擇十個城市率先提供換電服務。

整個釋出會看下來,EVOGO整套換電系統已經十分完善,但在使用者最關心的适配車型上僅僅釋出了一款車型,還是略顯遺憾。

新的風口又一次來到?

據甯德時代介紹,整套換電系統主要為了解決了三大痛點:續航裡程,補電便捷性以及電池成本問題。

但如果單從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的最大差別而言,補電便捷性或許是最該拎出來讨論的話題。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每逢冬季,或是各大節假日,關于“電動車排長隊充電”的新聞就屢見不鮮。單憑這點,就被很多燃油車車主嗤之以鼻,同時勸退一些想入手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

對于這個問題,蔚來汽車CEO李斌從思考造車時就深有體會。

2012年,李斌曾在自己創辦的“易車網”上做過一次“你為什麼不買電動車”的調研,當時有6萬多人參與,排在第一位的答案就是充電沒有保障。其中具體來看,一方面充電速度很難滿足要求,另一方面充電樁的建設布局同樣存在問題。這時候,換電站的優勢就凸顯出來。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資料顯示,一輛電動車充滿400公裡續航電量需要1個多小時,但換電隻需要幾分鐘,如果能完成覆寫,那麼電動車換電也會和燃油車加油一樣便捷。

除了充電快速以外,蔚來進階副總裁沈斐還提到過“換電模式”另外的價值:不用擔心電池衰減,可享受新的電池技術疊代;同時保證電池的安全性。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按照他們的說法,在換電體系内,蔚來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電池的微小瑕疵,并通知車主到換電站更換。普通電動車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畢竟換電池的成本無異于一次召回。

也是以,蔚來逐漸将換電作為與同行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換電站,依然是個坑?

如果仔細向前探究,換電模式其實最先被市場關注。

2007年,換電模式首次登上曆史舞台。夏嘉曦創立Better Place公司,意圖打造一個龐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系統。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很快吸引了資本的目光,通用電氣、瑞銀等資本巨頭向Better Place投資8.5億美元,可謂出道即巅峰。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但到了車企這邊,大部分車企都很難接受标準化電池的要求,此外利潤歸屬問題也很難打動各家車企,最終Better Place僅僅找到一家雷諾日産有意願且有能力與之合作,不過距離其商業模式的要求依舊相差甚遠,最終獨木難支的Better Place被迫于次年5月停止營運。

同樣是2007年,國家電網牽頭展開“換電為主、插電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商業探索,對換電模式進行摸索。

但僅僅數年過去,2012年6月國務院審議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上,換電模式就沒有被提及,被業界解讀為國網推行的“換電為主”模式不被認可。

次年,向車企開放充電站,換電模式一度退出大衆的視野。這之後,隻有少數企業(新能源車企、換電營運企業等)依然在換電這條路上摸索前行。

簡單來說,換電的優點十分明顯,但缺點也同樣緻命:投入太大,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首先就是相較于幾千美元的公共充電樁,一個換電站投資建設成本就高達300-600萬元之間。而這還沒算上營運人工成本和後期的維護費用。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另外,還要考慮單站的利用效率。而換電站的使用率提升,依賴整體換電車型滲透率提升,更關鍵的是充電站所在省份的關鍵位置布局。

從蔚來官網可知,目前蔚來換電站為784座,密度遠遠達不到及時換電的要求。

而它之是以會成功,主要還是因為選擇了換電與充電并存的路線:換電僅僅作為家庭充電的補充,并沒有過分押注。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結語

就甯德時代而言,入局換電賽道算是業務上的一次新嘗試。

從去年的股價就可以看出來,雖然貴為深股市值一哥,但背後其實風險重重:國外锂礦供應緊張、國内主機廠開始自建電池廠、自身動力電池系統毛利率下跌……

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入局換電賽道,“搶風口”還是“入新坑”?

稍有不甚,市場佔有率就可能被比亞迪和一衆二線電池廠拿下。

于是,從去年開始,甯德時代就在新業務上動作頻頻,先是借力“碳中和”概念發力儲能與電池業務,繼而7月份推出鈉離子電池,12月又與貴州省人民政府達成“換電項目”。

反映到資本市場上,甯德時代在12月又一次來到了股價頂峰。

相比于其他廠商,甯德時代的優點在于解決電池标準化的問題。從釋出會來看,新品牌會覆寫所有車企,但還是需要車企的配合,如果順利,這或許可以促進換電模式的普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