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嚴格算起來,清太祖努爾哈赤并不是清朝的“皇帝”,而是後金的大汗。但1636年他兒子皇太極改國号為清,登基稱帝,努爾哈赤就被追尊為太祖高皇帝。從努爾哈赤算到溥儀,清朝共有12個皇帝,這個很多人都知道。

但實際上,清朝十二帝外還有個“皇帝”,雖然他“在位”時間僅有短短3天。同樣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他卻默默無聞,隻因為他的繼位與被趕下來都是一場荒唐鬧劇。這場鬧劇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清末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慈禧太後是葉赫那拉氏,其父親是葉赫那拉·惠征,惠征除了生下這個女兒,還有3個兒子與1個女兒。而被慈禧安了皇帝身份的人,正是惠征的曾外孫,慈禧二弟葉赫那拉·桂祥的外孫,愛新覺羅·溥儁。

也就是說愛新覺羅·溥儁論母親這邊的輩分,可以管慈禧叫一聲姨外婆。不過愛新覺羅·溥儁的父親又是道光帝的孫子,跟慈禧兒子同治是平輩。同治皇帝的一生都很悲催,母親那麼強勢,襯托得他特别弱,居然19歲就早逝,慈禧不得不選了妹妹的兒子光緒。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原本慈禧又算光緒的另一個母親,又算他的姨母,但在皇家,兩人的心根本就使不到一個方向去。1898年9月20日深夜,慈禧太後接到密報,說光緒打算把她軟禁起來。于是慈禧太後先下手為強,反而軟禁了光緒帝,自己臨朝。

兩人的沖突主要源于維新,其間錯綜複雜難以理清。總之慈禧太後深刻認識到,光緒不是一個聽自己話的主。既然不聽話,那就找個聽話的取代他。于是,就有了愛新覺羅·溥儁的隆重登場。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溥儁出生于1885年,比光緒皇帝小14歲,光緒皇帝被軟禁那會他還是個13歲的孩子。但越是年紀小,慈禧就越放心,至于溥儁的素質如何,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溥儁完全是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光知道吃喝聽曲兒、玩拳弄棒、愛看戲,還曾經帶太監跟人打架,結果自己這方大敗。

1899年,慈禧太後釋出旨意,讓溥儁過繼給同治皇帝為嗣,封号“大阿哥”。從此溥儁就在宮裡讀書了,但這位大阿哥的表現,實在不佳。但凡有點不如意的地方,溥儁就在宮裡仰天長嚎,宮女太監怎麼勸都勸不住。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到了1900年正月初一那天,溥儁已經代替光緒帝去大高玄殿、奉先殿行禮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溥儁正式代行皇帝職務。雖然溥儁代行皇帝職務的時間很短,他依然收獲了“保慶帝”名号。但很多大臣包括外國公使都更偏向光緒帝,慈禧太後隻好暫且把登基大典擱置。

清朝十二帝外其實還有個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活到1942年才去世

接着,就發生了義和團與八國聯軍進京的事,慈禧太後急急忙忙逃出京城,溥儁也随着逃走了。沒想到慈禧太後認為溥儁的父親縱容了義和團,是個罪臣,是以溥儁也獲了罪,被廢除那個“大阿哥”名号。

溥儁莫名其妙成了“皇帝”,又莫名其妙失去了身份。他從此與皇位無緣,清朝滅亡後,溥儁把自己的家産都吃空了,隻能潦倒度日,受盡世人冷眼,1942年因為積憂成疾病重去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