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2021年,重慶的蔣女士來到陳某的婚紗店,預定了10月份的婚期,後來婚禮不辦了,蔣女士想要店家退還當時的3500元定金,店家卻表示不能退,蔣女士一氣之下就剪了店内近7萬元的婚紗洩憤。

蔣女士特别委屈,覺得店家在欺負她,她認為不辦婚禮是有原因的,也及時向店家說明了情況,再說,定的婚紗好端端的也沒有損壞,這錢怎麼就不予歸還呢?

結婚本是喜慶的事兒,可最後卻要為一時沖動買單,怒剪32件婚紗,店家一降再降到5萬元,她都不願意賠,人們說她是“瘋子”,這到底該怪誰?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2021年4月份,蔣女士在該店家定了10月份的婚慶,當時店家報價總共8000塊錢,據陳店長講,這筆錢分三部分交。

首先預付3500元的定金,然後在當天婚禮時交3500元,婚禮完事再交1000元,流程清楚明白,蔣女士和家人也都認同,就把定金交了。

可誰曾想,8月份的時候,因受疫情影響,蔣女士所在地被封城了,也就沒法辦酒席了。

于是,蔣女士立刻聯系了店家,問能不能将婚禮延期到明年,等過了這段非常時期再辦,店家也深表了解,就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平安無事地過了幾個月,到了12月份的時候,蔣女士已懷有身孕,家人又覺得改期也不行,一緻認為蔣女士大着肚子不友善辦婚禮,而且如果生了孩子再辦也不行,會讓人笑話的。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俗話說,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可結婚就沒那麼簡單了,重要時刻少不了長輩、家人的出謀劃策。

或許是出于對蔣女士身體的擔憂,也或是怕丢面子的問題,家裡人就決定不辦了,雖然賓客都請了,但也沒辦法。

随後,蔣女士就趕緊和店家聯系,将自己的難處一一告知,想問問能不能把之前交的3500元定金退還,但店家說不能退,但可以幫他們申請,以後辦寶寶宴使用。

蔣女士當時也沒說什麼就走了,又去了婚宴酒店那邊,沒想到酒店的3000元定金倒是很痛快地退還了,這讓蔣女士和家人心裡對婚紗店“堅決不退”的說法很不舒服。

覺得,如果是辦寶寶宴,既不用請主持人,也不用布置現場,根本不需要花這麼多錢,3500元能多置辦出好幾桌呢?酒店都能退,為什麼婚紗不能?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生活不易,想着把錢花在刀刃上,能省則省,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實惠自己卻讓别人買單,不得不懷疑這份“節約”有些許“算計”的味道。

不管是疫情還是懷孕,都不是店家的責任,本就無需退還定金,改期是蔣女士的意思,不辦了也是蔣女士和家人的共同決定,作為理虧的一方,他們應該想想自己的原因。

眼看怎麼說,店家還是不同意,想讓店家多多體諒她這個孕婦,挺着大肚子這麼遠跑來也不容易,但店家依舊照章辦事,蔣女士急了,就報了警。

她認為店家不能出具相關的消費憑證,比如給主持人、化妝師、攝像師的付款記錄,就是在騙她,但警察說他們之間屬于民事糾紛,建議先協商處理。

可交流下來,蔣女士并沒有拿回定金,這讓她很生氣,就沒有考慮後果,徑直下樓買了一把剪刀,上來就一通亂剪,導緻20件婚紗、12件秀禾服損壞不能穿了。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事後,蔣女士也十分後悔,“不知道是不是懷了孕的原因,我當時一個人在那裡特别傷心又郁悶,才沖動剪了婚紗,其實我平時是一個性格特别好的人,也很好說話,不知道當時怎麼了就特别激動”。

都說,成年人最需要學習的是控制情緒,即便别人做得不到位,自己也要克制住發洩,選用其他的緩沖方式解決,畢竟在外面對的不是家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去遷就你。

雖說怪身體不适、孕期有壓力,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但這不能成為胡亂而為的托辭,畢竟人是有理智的,沒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緒而任由放縱,就要有接受懲罰的心理準備。

過後,蔣女士逐漸冷靜下來,她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很蠢,就發資訊向店長陳某道歉。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陳店長說,一開始他們協商賠6萬元,她和老公也同意,但随後又變卦了,再提到賠償金額就閃爍其詞。

說自己家的生意也不好,拿不出這麼多錢,說店裡的婚紗都是舊的,隻願意出3萬元,就當把這些舊婚紗買了。

店家說,能夠了解孕婦蔣女士的情緒波動大,對于她的困境也表示同情,可婚紗壞了就應當賠償,這是蔣女士剪的,就要給店裡一個交代啊。

其實,店家隻要求蔣女士賠付這些婚紗的進價就可以,大約近7萬元,但考慮到蔣女士的處境,願意将價格最後降至5萬元,但每每提及,蔣女士總要讨價還價,要麼出3萬元,要麼免談。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可當時蔣女士在剪婚紗時,光剪貴的,幾千元的毫不手軟,連店家幾萬的鎮店之寶都沒放過,期間考慮到蔣女士是孕婦,手裡有拿着剪刀,店員就沒采取強制阻止,隻是口頭警告“你想清楚了”,而蔣女士卻揚言自己十幾萬也賠得起!

誰知,出口狂言之後,卻連5萬都不想拿。合理訴求被駁回,既沒有違約,又得不到賠償,店家表示實在不行就走法律途徑給自己維權。

如果店家真的起訴了,蔣女士可能會被拘留,據相關規定明示,故意破壞他人物品,金額損失達到或超過5000元就已經觸發法律了,更别提這5萬元的婚紗賠償。

這樣的代價,讓蔣女士看清了事态的嚴重性,最後也不再執拗于3萬元,而是乖乖地賠付了5萬元,與店家握手言和,據她說自己已經和店家“不剪不相識”,成為了朋友,也希望這件事不會影響店家的生意。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寫在最後:

所有的不滿、怒氣、憋屈,如果不懂得合理釋放或調整,就會像炸藥一樣,掀起一場傷己害人的危局,就像這位蔣女士,為了發洩情緒,剪壞了店家的婚紗,不得不賠了5萬塊錢了事。

一個女人夢想中的婚禮沒有了,不管由于什麼原因,都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痛,感覺又得不到店家的諒解,肯定會有委屈和苦悶埋在心裡,無法抒發。

或許這些負面情緒是蔣女士剪婚紗的幕後黑手,不是蔣女士的本意,但事情已經發生,就要敢于直面,對于自己的失态行為,應該積極配合店家完成賠償。

雖說最後圓滿解決了,但我不禁會想,為什麼平時這麼好脾氣的人,卻在最不應該暴怒的時候反而一意孤行不聽勸,以至于釀成大禍。

或許,這不隻是情緒控制的問題,更是思想觀念在作祟。

覺得自己不能吃虧,即便沒有道理,也要想辦法争一争,可越是這麼想,越會對他人生出偏見,更覺得别人在虧欠自己,很容易小事變大事。

重慶一女子,未婚先孕找婚紗店退定金,為何倒賠給店家5萬元?

如果一個人不能理智而開闊的看待問題,就會被湧現的情緒牽着鼻子走,反應過于激烈,無意間就把事情放大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事後回頭一想,無不追悔莫及。如果凡事都能以“旁觀者”的姿态去發現問題,并留有餘地,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興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對這件事,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接着聊。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